我们的纸里,永远包着我们的火。这本书,讲得是新京报的纸里包着的火,也就是我们做了怎样的报道,可以说展示的是中国都市传媒的*高水准。
8年,成就一份风行京城的权威大报,它的深度报道经常是中央高层决策时候的案头参考,它的时评经常是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这里有熊培云、杨东平、薛涌,还有公众关注、民生诉求,这里有王小山、洪振快、加藤嘉一,还有酣畅点评、讲史论剑,这里有程益中、杨斌、迟宇宙、阿乙、潘采夫、绿茶,还有深度报道、书评周刊……
如今,“新号外”将新京报8年来的辛酸、汗水、成功、喜悦、期望……纸上集结,新京报,为什么是新京报?
我们的纸里,永远包着我们的火。
一套传媒业界和新闻院校师生必读的经验之书,也是普通百姓窥探“舆论喉舌”、“刀锋舞者”生存状态的揭秘之书。
新京报经典报道精选集,回顾改变中国社会进程的大事件;新京报获奖作品集;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深度访问,**流的专家学者阵容。理论和实践结合详解新京报内容特色和采编经验。
这不是枯燥费解的教科书,而是兼具专业精神和阅读趣味的特色书。
张维庆:我的底线是不说假话
六十六岁的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张维庆前日抨击官场不正风气,读者反应强烈。截至昨日十九时,新浪转载本报报道的评论跟帖已经超过六千五百条,网友对他真诚坦率的发言给予了极高评价,称其言论体现了真正的两会精神。
张维庆是新中国*早的一批年轻干部之一。1983年他当选山西省副省长,年仅三十九岁,随后在部级职位上工作,直到2008年3月,他卸任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转为在全国政协任职。
昨日,张维庆接受了本报独家专访,内容依然围绕当前官场风气。张维庆说,作为党的高级干部,他的底线是在任何工作场合都不说假话,但是“看条件说真话”。
现在官员系统少数人以权谋私、公权私用,带来的危害太大了。小平也讲过,经济发展了,强盗横行,这就失去了意义。
发言前没有草稿
新京报:在那场开放的讨论会上,你为什么选择有关批评官场的发言?
张维庆:那天李金华副主席发言说我们政策的落实问题,主要是受到他的启发,我*后讲7)k点意见。我事先也没有什么草稿,边想边说。我会经常思考一些问题,政协的任务是“建睿智之言,想务实之策”。我也一直在想,什么是睿智之言,我想无非就是对当前国家社会面临的问题提出一些积极的建议。
新京报:你从国家计生委主任的职位上退下来之后,就一直在全国政协任职,感觉两者有什么区别?
张维庆:政协是个非常好的舞台,它的任务就是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我来政协以后,感觉大家都是朋友,没有部门之间的权力和利益冲突,所以都能保持一个客观公正的态度来观察问题了解情况,提出一些对党和国家的发展有益的办法措施。
政协听取民意的渠道相对我在权力部门也要好一些,感觉政协这个舞台还是相对宽松的,我参加政协两年,受益匪浅,这个平台上大家都比较敢讲话,而且讲的都是为了让国家搞得更好,让人民福祉不断改善。有些话虽然尖锐,但大家都有对国家、对未来负责任的态度。
会风改善需要一个过程
新京报:那天你还说到了改善会风的问题,中央领导对此怎么看?
张维庆:会风的改善要真正形成氛围,需要一个过程。我感到中央领导确实想了解到真实的情况,想真正听听来自基层的声音。但为什么渠道不畅通,一下也很难说清楚。
我们的决策机制是开会决定问题,要少开会有两个办法,一个是把中央的东西形成法律法规文件制度,形成之后就抓紧落实检查督促,这就会减少一些会议。第二是开会讨论重要问题,*好的办法是让大家充分发表意见。一些真正重要的会议应该更充分地让大家发表意见和看法,提出问题让大家讨论,要结合大家讨论的情况去统一思想。但是,现在领导一讲话,大家就想领导都定了,要是讲不同的看法似乎不太好。
少数人公权私用危害大
新京报:你怎样看待当前自己的干部身份?
张维庆:作为一个党培养起来的高级干部,权力是属于人民的,我也一直思考怎样为人民掌好权。现在官员系统少数人以权谋私、公权私用,带来的危害太大了。小平也讲过,经济发展了,强盗横行,这就失去了意义。我们希望国家文明复兴目标能够实现,但要实现,必须正视存在的若干矛盾和问题,这样才能前进,如果我们自己的事情做不好,那么*终是站不住的。中国社会发展到新的阶段,需要新的思想解放,需要真正的内部改革,特别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改革的核心就是公权力的法制化。首先还是加强民主,改进作风,风气变好,社会风气就会变化。
——牟新生
牟新生:有干部想说真话不敢说
近日,全国政协常委张维庆发言时,对一些地方的用人不正之风、不讲真话、难听到真话的会风等问题逐一批析,见诸媒体后引发网民强烈共鸣。
六十七岁的牟新生以直言而闻名。为了说真话,他付出了不少代价。到全国人大**次发言就捅了娄子,在三鹿奶粉事件中“放炮”。
昨日,本报围绕“说真话”对其进行了专访。
说真话我一直比较敢讲真话
为何真话少、官话多?中国几千年的皇权意识作怪,官本位的思想太厉害了。
……
新京报传媒研究院,是新京报社成立的从事传媒研究机构,由本社一线传媒业者与外聘专家组成。
如果没有科举,或许中国会完全不同!“当今世界上读过最多八股文文章的人”对科举制度的重量级分析之作!海外学者有关明清中国科举研究领域第三本标志性著作!如数家珍般地...
《中国青年》2005年佳作 本书特色 阳光是上天的礼物,无论春夏秋冬,阳光的品格就是普照大地万物,不会给你多照一点,给他少照一点。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在享受阳...
★ 自由主义仅是英美特有的政治传统吗?★ 自由主义的核心是个人权利吗?★ 本书反思和还原被扭曲的自由主义的完整历史★ 破除流传甚广的错误认知★ 重新思考自由的价...
韬奋文录 本书特色 《中国文库·哲学社会科学类:韬奋文录》所编录的文字,是发表在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三七年间韬奋先生所主编或参加编辑的《生活》周刊、《大众生活》、《...
启功全集-第七卷 本书特色 《启功全集》包括文论与书画两大部分,较全面地收录了启功先生撰写的专著、论文、诗词、题跋、书信、日记、讲学及口述历史,并选辑启功先生创...
电视写作教程-第2版 本书特色 《电视写作教程(第2版)》:21世纪电视文艺编导专业系列教材电视写作教程-第2版 目录 **章 电视媒介与电视写作**节 电视写...
彭彭:·90后知性美少女·漫画家·中国版“高木直子”·心灵文字作家·旅游绘本女王已出版《一个人的旅行手册》《走,一个人去旅行》《艺术生那些事儿》《一封写给影子先...
《克雷洛夫寓言》内容简介:本书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栏目的配套读物。精选世界三大寓言家之一克雷洛夫脍炙
远逝的光华:白银时代的俄罗斯文化 内容简介 远逝的光华:白银时代的俄罗斯文化远逝的光华:白银时代的俄罗斯文化远逝的光华:白银时代的俄罗斯文化远逝的光华:白银时代...
个中滋味 人类学家的田野饮食故事 本书特色 饮食人类学,是对饮食进行研究的人类学分支学科。本书是学术文化普及类图书,主要通过人类学家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对所遇见的别...
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三十周年学术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卷 本书特色 《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三十周年学术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卷》是由方志出版社出版的...
在北大听讲座:第五辑:思想的灵光 本书特色 我自以为爱好探求真理,我感到一种对知识的贪婪渴求,一种对推动知识进展的不倦热情,以及对每个进步的心满意足。我一度以为...
作品目录绪论 第一章 宗教的起源与商人图腾崇拜的遗迹 第一节 宗教的起源 第二节 商人宗教的起源——图腾崇拜的遗迹 第二章 上帝
人文主义与民主批评 本书特色 萨义德生前*后一本完整的书,为他惟一的信念——人文主义辩护……传统的人文主义教育已经被攻击了很多年。在这本萨义德*后的著作中,他论...
《摄影杂谈》内容简介:摄影圈中一直有些热门话题困扰着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人们总是在争论,却总也说不清。知名摄影家、摄影器材
谢尔盖·格奥尔格耶维奇·卡拉-穆尔扎1939年生于莫斯科。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化学系。从事化学研究工作,化学博士,教授,1968年起开始研究历史和方法科学...
生命的解码:墓志铭 本书特色 李阳著的《生命的解码(墓志铭)/西方社会文化生活丛书》是研究西方墓志铭的一本专著,作者通过厘清反映西方社会文化生活的一扇窗口——西...
《投机者的扑克:操盘18年手记(第2版纪念版)》内容简介:本书通过作者自身18年的交易实践,探讨了股票、期货的投机哲学,内容发人
《最后一百天:希特勒第三帝国覆亡记》内容简介:现在应该做的是揭露,而非控诉。二十一个国家的亲历者,数百次采访,数千份第一手
太湖文化:第二辑 本书特色 在上古时期,“太湖文化”就在“长江文化”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并在与中原、西北、东北、岭南、西南等文化区域的传播交融中起着重大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