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纸里,永远包着我们的火。这本书,讲得是新京报的纸里包着的火,也就是我们做了怎样的报道,可以说展示的是中国都市传媒的*高水准。
8年,成就一份风行京城的权威大报,它的深度报道经常是中央高层决策时候的案头参考,它的时评经常是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这里有熊培云、杨东平、薛涌,还有公众关注、民生诉求,这里有王小山、洪振快、加藤嘉一,还有酣畅点评、讲史论剑,这里有程益中、杨斌、迟宇宙、阿乙、潘采夫、绿茶,还有深度报道、书评周刊……
如今,“新号外”将新京报8年来的辛酸、汗水、成功、喜悦、期望……纸上集结,新京报,为什么是新京报?
我们的纸里,永远包着我们的火。
一套传媒业界和新闻院校师生必读的经验之书,也是普通百姓窥探“舆论喉舌”、“刀锋舞者”生存状态的揭秘之书。
新京报经典报道精选集,回顾改变中国社会进程的大事件;新京报获奖作品集;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深度访问,**流的专家学者阵容。理论和实践结合详解新京报内容特色和采编经验。
这不是枯燥费解的教科书,而是兼具专业精神和阅读趣味的特色书。
张维庆:我的底线是不说假话
六十六岁的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张维庆前日抨击官场不正风气,读者反应强烈。截至昨日十九时,新浪转载本报报道的评论跟帖已经超过六千五百条,网友对他真诚坦率的发言给予了极高评价,称其言论体现了真正的两会精神。
张维庆是新中国*早的一批年轻干部之一。1983年他当选山西省副省长,年仅三十九岁,随后在部级职位上工作,直到2008年3月,他卸任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转为在全国政协任职。
昨日,张维庆接受了本报独家专访,内容依然围绕当前官场风气。张维庆说,作为党的高级干部,他的底线是在任何工作场合都不说假话,但是“看条件说真话”。
现在官员系统少数人以权谋私、公权私用,带来的危害太大了。小平也讲过,经济发展了,强盗横行,这就失去了意义。
发言前没有草稿
新京报:在那场开放的讨论会上,你为什么选择有关批评官场的发言?
张维庆:那天李金华副主席发言说我们政策的落实问题,主要是受到他的启发,我*后讲7)k点意见。我事先也没有什么草稿,边想边说。我会经常思考一些问题,政协的任务是“建睿智之言,想务实之策”。我也一直在想,什么是睿智之言,我想无非就是对当前国家社会面临的问题提出一些积极的建议。
新京报:你从国家计生委主任的职位上退下来之后,就一直在全国政协任职,感觉两者有什么区别?
张维庆:政协是个非常好的舞台,它的任务就是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我来政协以后,感觉大家都是朋友,没有部门之间的权力和利益冲突,所以都能保持一个客观公正的态度来观察问题了解情况,提出一些对党和国家的发展有益的办法措施。
政协听取民意的渠道相对我在权力部门也要好一些,感觉政协这个舞台还是相对宽松的,我参加政协两年,受益匪浅,这个平台上大家都比较敢讲话,而且讲的都是为了让国家搞得更好,让人民福祉不断改善。有些话虽然尖锐,但大家都有对国家、对未来负责任的态度。
会风改善需要一个过程
新京报:那天你还说到了改善会风的问题,中央领导对此怎么看?
张维庆:会风的改善要真正形成氛围,需要一个过程。我感到中央领导确实想了解到真实的情况,想真正听听来自基层的声音。但为什么渠道不畅通,一下也很难说清楚。
我们的决策机制是开会决定问题,要少开会有两个办法,一个是把中央的东西形成法律法规文件制度,形成之后就抓紧落实检查督促,这就会减少一些会议。第二是开会讨论重要问题,*好的办法是让大家充分发表意见。一些真正重要的会议应该更充分地让大家发表意见和看法,提出问题让大家讨论,要结合大家讨论的情况去统一思想。但是,现在领导一讲话,大家就想领导都定了,要是讲不同的看法似乎不太好。
少数人公权私用危害大
新京报:你怎样看待当前自己的干部身份?
张维庆:作为一个党培养起来的高级干部,权力是属于人民的,我也一直思考怎样为人民掌好权。现在官员系统少数人以权谋私、公权私用,带来的危害太大了。小平也讲过,经济发展了,强盗横行,这就失去了意义。我们希望国家文明复兴目标能够实现,但要实现,必须正视存在的若干矛盾和问题,这样才能前进,如果我们自己的事情做不好,那么*终是站不住的。中国社会发展到新的阶段,需要新的思想解放,需要真正的内部改革,特别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改革的核心就是公权力的法制化。首先还是加强民主,改进作风,风气变好,社会风气就会变化。
——牟新生
牟新生:有干部想说真话不敢说
近日,全国政协常委张维庆发言时,对一些地方的用人不正之风、不讲真话、难听到真话的会风等问题逐一批析,见诸媒体后引发网民强烈共鸣。
六十七岁的牟新生以直言而闻名。为了说真话,他付出了不少代价。到全国人大**次发言就捅了娄子,在三鹿奶粉事件中“放炮”。
昨日,本报围绕“说真话”对其进行了专访。
说真话我一直比较敢讲真话
为何真话少、官话多?中国几千年的皇权意识作怪,官本位的思想太厉害了。
……
新京报传媒研究院,是新京报社成立的从事传媒研究机构,由本社一线传媒业者与外聘专家组成。
阿兰·杜卡斯(Alain Ducasse),世界最著名主厨,三次荣获米其林三星(最高等级),出版过多本烹饪图书,曾入选过美国《福布斯》杂志最具影响力100人。
《蒋锡培管理日志》内容简介:蒋锡培,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副会长,2008CC
金枝(上下)巫术与宗教之研究 詹姆斯.乔治.弗雷泽著(英) 本书特色 准确地说,《金枝》是现代人类学的奠基之作。自它问世以来,就受到了来自各方的质疑,但它出色地...
中央国家机关强素质 作表率读书活动主题讲坛周年读本-3 本书特色 高水平的、精彩纷呈的讲座给现场听众留下的无疑是美好的记忆,是奇妙的精神享受。而错过这样的讲座,...
幸福离我们有多远-通向强盛之路 本书特色 幸福到底是什么?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如果被记者当街追问,恐怕就更不容易说出真心话了。不过,德国人的幸福是...
今日传媒:大众传播学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mass communication 本书特色 《今日传媒》是了解美国传媒业的组织、经济和发展趋...
人文社科卷-世界名著博览 目录 哲学老 子《道德经》孔 子《论语》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政治学》 培 根《学术的进展》 《新工具》笛卡尔《哲学...
世界经典环境保护名著精华绘图本丛书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 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寂静的春天》直接推动了世界"地球日"的形成,被誉为坚强的"现代环境运动...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古籍影印书目 目录 中华再造善本经部史部子部集部丛书自(新)编丛书传记文献史籍史料书目版本文学艺术地方志与边事资料哲学宗教金石文献综合文献其他图...
高桥哲哉出生于1956年。在东京大学大学院修读完博士课程后到南山大学担任讲师,后又回到东京大学大学院综合文化研究科任教授。其主要著作有由未来社出版的《逆光的宇宙...
★ 与现代对话的“朝鲜评传”★ 出版发行之后,备受学术界好评和普通读者的喜爱★ 在韩国国内掀起朝鲜王朝文化史研究的一波热潮朝鲜王朝是一个什么样的王朝?由太祖李成...
1993-2002-解码中国形象-《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中国报道比较 本书特色 《解码中国形象(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中国报道比较1993-2002)》:中国报...
贫困不是穷人的错 本书特色 刘奇编著的《贫困不是穷人的错》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经济学读物,一本面向大众读者普及中国现实经济问题的好书。没有艰深晦涩的经济学术语,也没...
《Keynote设计本真》内容简介:本书作者陈天舒,网名SkyChen,TeamMax创始人,致力于将优秀产品设计所带来的魅力分享给他人,让人获
宗教·教育·社会-吴梓明教授荣休纪念文集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中国的基督教乌托邦为什么会解体——与《牛津基督教史》中一个观点的商榷;私人信仰与社会结构的变迁...
文化经纬-王学泰自选集-读点大师 本书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科学精神,凝结着古圣先贤的智慧结晶,主要体现在注重和谐、兼收并蓄、经世致用三个方面,在历...
吾曹不出如苍生何-梁漱溟晚年口述 本书特色 《这个世界会好吗》之姐妹篇,梁漱溟留给世界*后的声音,访谈二十余年后首次面世!梁漱溟先生畅谈民国风云,自述行止交游,...
当你把一盒不要的东西扔在当地的旧货店时,这些东西的去向如何?本书作者亚当·明特横跨五洲四洋,对全球知名回收公司与旧货市场进行了田野考察式的跟踪采访,探寻二手商品...
德国精神 内容简介 舒绍福先生编著的这本《德国精神》,既向我们展示了德国民族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的一面,激发我们发奋图强的动力,也向我们揭示了那些我们不太熟悉的其他...
摇滚年代 本书特色 摇滚乐的存在,有好一段时间了,以往,我们称之为节奏蓝调,当时它便已是绝妙的玩意儿,如今,越来越棒。然而,人们却说它带坏了年轻人。对我而言,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