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纸里,永远包着我们的火。这本书,讲得是新京报的纸里包着的火,也就是我们做了怎样的报道,可以说展示的是中国都市传媒的*高水准。
8年,成就一份风行京城的权威大报,它的深度报道经常是中央高层决策时候的案头参考,它的时评经常是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这里有熊培云、杨东平、薛涌,还有公众关注、民生诉求,这里有王小山、洪振快、加藤嘉一,还有酣畅点评、讲史论剑,这里有程益中、杨斌、迟宇宙、阿乙、潘采夫、绿茶,还有深度报道、书评周刊……
如今,“新号外”将新京报8年来的辛酸、汗水、成功、喜悦、期望……纸上集结,新京报,为什么是新京报?
我们的纸里,永远包着我们的火。
一套传媒业界和新闻院校师生必读的经验之书,也是普通百姓窥探“舆论喉舌”、“刀锋舞者”生存状态的揭秘之书。
新京报经典报道精选集,回顾改变中国社会进程的大事件;新京报获奖作品集;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深度访问,**流的专家学者阵容。理论和实践结合详解新京报内容特色和采编经验。
这不是枯燥费解的教科书,而是兼具专业精神和阅读趣味的特色书。
张维庆:我的底线是不说假话
六十六岁的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张维庆前日抨击官场不正风气,读者反应强烈。截至昨日十九时,新浪转载本报报道的评论跟帖已经超过六千五百条,网友对他真诚坦率的发言给予了极高评价,称其言论体现了真正的两会精神。
张维庆是新中国*早的一批年轻干部之一。1983年他当选山西省副省长,年仅三十九岁,随后在部级职位上工作,直到2008年3月,他卸任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转为在全国政协任职。
昨日,张维庆接受了本报独家专访,内容依然围绕当前官场风气。张维庆说,作为党的高级干部,他的底线是在任何工作场合都不说假话,但是“看条件说真话”。
现在官员系统少数人以权谋私、公权私用,带来的危害太大了。小平也讲过,经济发展了,强盗横行,这就失去了意义。
发言前没有草稿
新京报:在那场开放的讨论会上,你为什么选择有关批评官场的发言?
张维庆:那天李金华副主席发言说我们政策的落实问题,主要是受到他的启发,我*后讲7)k点意见。我事先也没有什么草稿,边想边说。我会经常思考一些问题,政协的任务是“建睿智之言,想务实之策”。我也一直在想,什么是睿智之言,我想无非就是对当前国家社会面临的问题提出一些积极的建议。
新京报:你从国家计生委主任的职位上退下来之后,就一直在全国政协任职,感觉两者有什么区别?
张维庆:政协是个非常好的舞台,它的任务就是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我来政协以后,感觉大家都是朋友,没有部门之间的权力和利益冲突,所以都能保持一个客观公正的态度来观察问题了解情况,提出一些对党和国家的发展有益的办法措施。
政协听取民意的渠道相对我在权力部门也要好一些,感觉政协这个舞台还是相对宽松的,我参加政协两年,受益匪浅,这个平台上大家都比较敢讲话,而且讲的都是为了让国家搞得更好,让人民福祉不断改善。有些话虽然尖锐,但大家都有对国家、对未来负责任的态度。
会风改善需要一个过程
新京报:那天你还说到了改善会风的问题,中央领导对此怎么看?
张维庆:会风的改善要真正形成氛围,需要一个过程。我感到中央领导确实想了解到真实的情况,想真正听听来自基层的声音。但为什么渠道不畅通,一下也很难说清楚。
我们的决策机制是开会决定问题,要少开会有两个办法,一个是把中央的东西形成法律法规文件制度,形成之后就抓紧落实检查督促,这就会减少一些会议。第二是开会讨论重要问题,*好的办法是让大家充分发表意见。一些真正重要的会议应该更充分地让大家发表意见和看法,提出问题让大家讨论,要结合大家讨论的情况去统一思想。但是,现在领导一讲话,大家就想领导都定了,要是讲不同的看法似乎不太好。
少数人公权私用危害大
新京报:你怎样看待当前自己的干部身份?
张维庆:作为一个党培养起来的高级干部,权力是属于人民的,我也一直思考怎样为人民掌好权。现在官员系统少数人以权谋私、公权私用,带来的危害太大了。小平也讲过,经济发展了,强盗横行,这就失去了意义。我们希望国家文明复兴目标能够实现,但要实现,必须正视存在的若干矛盾和问题,这样才能前进,如果我们自己的事情做不好,那么*终是站不住的。中国社会发展到新的阶段,需要新的思想解放,需要真正的内部改革,特别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改革的核心就是公权力的法制化。首先还是加强民主,改进作风,风气变好,社会风气就会变化。
——牟新生
牟新生:有干部想说真话不敢说
近日,全国政协常委张维庆发言时,对一些地方的用人不正之风、不讲真话、难听到真话的会风等问题逐一批析,见诸媒体后引发网民强烈共鸣。
六十七岁的牟新生以直言而闻名。为了说真话,他付出了不少代价。到全国人大**次发言就捅了娄子,在三鹿奶粉事件中“放炮”。
昨日,本报围绕“说真话”对其进行了专访。
说真话我一直比较敢讲真话
为何真话少、官话多?中国几千年的皇权意识作怪,官本位的思想太厉害了。
……
新京报传媒研究院,是新京报社成立的从事传媒研究机构,由本社一线传媒业者与外聘专家组成。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虚无主义批判文选 本书特色 中国社会科学院编*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虚无主义批判文选》收录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辨析、研究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方面的...
樊鹏,1980年出生,山东郓城人,中共党员。北京大学法学硕士,香港中文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
弗雷德里克·巴斯夏,法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生于1801年,卒于1850年;早年研究哲学、文学,后受亚当·斯密等人的影响,发表一系列宣传自由经济观点的著作,代表作...
《棱镜透视法国中世纪》内容简介:本书聚焦于法国中世纪的历史,摒弃枯燥地记录时间、地点、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编写方式,通过亲善的
基于Copula理论和GPD模型的金融市场风险度量研究 本书特色 《基于Copula理论和GPD模型的金融市场风险度量研究》综合运用金融计量学和数理统计学的理论...
世界广播电视发展史-视听传媒的历史变迁 本书特色 《世界广播电视发展史:视听传媒的历史变迁》:新闻与传播学应用系列丛书世界广播电视发展史-视听传媒的历史变迁 目...
星星点点-中外名家系列讲座集萃8 内容简介 任何一项有价值的事业,都必须有信心自辟春秋,不惧万壑潆洄,方能灼灼其华。处在一个新的发展拐点,本系列讲座意在“长驱直...
旧京书影 本书特色 《旧京书影:1933年北平图书馆善本书目》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旧京书影 内容简介 《旧京书影:1933年北平图书馆善本书目》是拍摄于八十年...
转型中国的社会正义问题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文集是邓正来主持的复旦大学985工程整体推进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转型中国的社会正义问...
《替身》内容简介:他向前倾身,俯视着她—— “我并不是针对你,我只是想看看变成尸骨需要花多长时间。一只小猫用了七个月,你觉得
丛林.性别与澳大利亚历史的重构 本书特色 《丛林性别与澳大利亚历史的重构》是澳大利亚女性主义学者凯萨琳?谢菲近几年的重要论文集:前五篇论文研究的是澳大利亚的历史...
中国人,你缺了什么 本书特色 ☆ 二十年思考结晶,超值收藏:著名作家梁晓声思想随笔精选,收录1993到2013年二十年间随笔43篇,追问中国,思考社会。☆ 文学...
华南两大族群文化人类学建构-重绘广府文化与客家文化地图 本书特色 谭元亨所著的《华南两大族群文化人类学建构——重绘广府文化与客家文化地图》可以说是华南两大族群的...
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 本书特色 知识分子是理念的守门人,也是意识形态的启蒙者。理念的人虽然屡遭拒绝和歧视,却依然在很多世纪中成为西方思想史上的开路先锋。本...
奏疏.公移-王阳明全集-简体注释版 本书特色 本套全集以1934年商务印书馆的《王文成公全书》为底本,同时参考了上海古籍出版社和浙江古籍出版社的《王阳明全集》。...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本书特色 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历史发展和社会时尚嬗替的标志之一。该书内容充实,文字清丽,斐然可读,插图丰富且多为珍品,诚为研究中...
社会形态学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研究社会形态学。按涂尔干的定义,它是对各种社会物质形式的研究,将社会事实看作“事物”一样进行研究。社会形态学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广义...
刘玲芳,大阪大学言语文化研究科博士毕业,现 任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日本学术振 兴会特别研究员(PD),研究领域为东 亚文化、服饰文化学、比较文化学。
转型期中国社会福利研究(社会学文库) 内容简介 《转型期中国社会福利研究》从经济全球化、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中国市民社会的发育、第三条道路理论、社会质量理论...
我们时代的思想姿态 本书特色 《我们时代的思想姿态》:同济·欧洲文化丛书,德意志文化系列我们时代的思想姿态 目录 自序**编 哲学与时代在何种意义上讲哲学是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