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精选了我国现代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鲁迅的名作,如《故乡》《一件小事》《孔乙己》《祝福》等等。鲁迅的杂文被世人称为“史诗”,他艺术地运用史笔,生动形象地引据事实,表达自己的是非爱憎,针砭时弊,论证古今。通过杂文,鲁迅显现出他不屈不挠与旧势力战斗到底的革命形象。本书为适合9-12岁儿童阅读的中国现代文学大师作品选集,让这些文学大师循循引导孩子们到深邃的成人精神世界里遨游,一定会使孩子们收益良多。
“好孩子.桂冠国文堂”丛书编辑推荐这是一套专门为少年儿童精心编辑的丛书,收入丛书的作家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璀璨明星。家长们也许要问,这些作家的书不是应该给成人读的吗,为什么要把它当成儿童文学来编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任何一位优秀的作家都是为儿童写作的。一般人总认为,儿童文学就要用简单稚气的语气来说话。但是不能否认,每个孩子在成长中都对成人世界充满着好奇,许多孩子喜欢读“大人书”。优秀作家的经典作品中那些适合儿童阅读的篇目,就是*好的儿童文学。这套丛书就是按照这个理念来编辑,并推荐给小读者们的。丛书中收入冰心、叶圣陶、鲁迅、丰子恺、老舍、朱自清等现代文学大师的作品,相信孩子们读了它,会受到正义、崇高、智慧的熏陶,懂得什么是爱,什么是美。
鲁迅(1881—1936)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先驱。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母亲鲁瑞,农民的女儿,品格高尚,对鲁迅影响很大。七岁入私塾“三味书屋”,读诗书经传,但他更喜欢野史、杂记,同时又喜欢美术和民间文艺。十三岁时,祖父因科场案被捕入狱,父亲又患了重病,家庭由小康而坠入困顿。十六岁那年,父亲去世,家里“几乎什么也没有了”。家庭经济地位的变化,使鲁迅饱尝了世态炎凉的况味,看到了封建社会的腐败和封建道德的虚伪。鲁迅幼年及祖父下狱后常住外婆家,使他有机会接触农民的孩子,了解农民的痛苦生活和勤劳朴素的品质。所有这些,对鲁迅后来的思想和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1898年5月鲁迅入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后转入江南矿务铁路学堂。在南京四年,鲁迅从维新派变法中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和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使他接受了达尔文的进化论,相信“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的社会发展观。1901年12月鲁迅从矿路学堂毕业,怀着“救国救民”的信念决定去日本留学。次年1月入东京弘文书院学习。为了表示与满清统治斗争到底、献身祖国解放事业的决心,鲁迅毅然剪掉象征种族压迫的辫子,并存照题诗,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庄严誓言。1904年鲁迅到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以为“日本维新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想借此走“科学救国”的道路。但严酷的现实使他醒悟到改变“愚弱的国民”的精神尤为重要。于是弃医从文,立志以文艺来唤起民众。1906年6月,鲁迅回到东京,积极参加反清爱国的革命活动,翻译与介绍了具有反抗精神的外国小说。1907年,他写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文章,站在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以进化论为主要武器,对形形色色的反动思潮进行猛烈的批判,提出改革中国社会的政治主张。
1909年夏,离日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教书。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鲁迅非常兴奋,热情地欢迎、支持这一革命。1912年1月,孙中山领导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鲁迅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请,赴南京教育部任职,后随部迁往北京,先后任社会教育司科长、佥事。他亲眼看到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的丑剧,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他在寂寞和苦闷的心情中抄写碑帖,整理古籍;同时考察中国的历史,思索中国的前途。《唐宋传奇集》和《嵇康集》等大多是这个时期辑录整理的。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正在沉思、探索的鲁迅以强烈的震动,使他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和人民革命的希望。“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使鲁迅的革命精神更加振奋。从1918年起,鲁迅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这一年四月,鲁迅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揭露封建制度和孔孟之道的吃人本质,发出“救救孩子”和推翻这个社会的号召。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鲁迅“一发而不可收”,接连发表了《孔乙己》、《药》等优秀短篇小说和大量匕首投枪式的杂文,以彻底反封建的思想和犀利冷峻的艺术风格,显示文学革命的实绩。
1920年秋天开始,鲁迅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教中国古典文学,并坚持文学创作。《中国小说史略》就是根据教课讲义整理成的文学史专著。1921年12月鲁迅写成著名小说《阿Q正传》。作品通过雇农阿Q这个典型,鞭挞封建制度对农民的残酷压迫和精神奴役,深刻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这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现代文学史上一座丰碑。1923年和1926年相继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呐喊》和《彷徨》,展示了辛亥革命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广阔的生活画面。散文诗集《野草》也是这个时期的作品。
1925年,围绕“女师大风潮”,鲁迅同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自由派进行尖锐的斗争。1926年1月,在大革命高潮声中发表著名杂文《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提出“打落水狗”彻底革命的口号。在“三·一八”惨案中,面对反动军阀的血腥暴行,鲁迅愤慨地指出:“血债必须用同物来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同年八月,因受反动军阀的迫害,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执教,著有《汉文学史纲要》和优秀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五篇。这些散文笔调优美、含蓄,感情深沉、激宕,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1927年1月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发表了著名文章《庆祝沪宁克服的那一边》,热烈赞颂革命,发出“永远进击”的号召。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血腥屠杀共产党员和进步学生,鲁迅因营救中山大学学生无效,愤而辞去该校一切职务。血的事实使鲁迅“轰毁”了进化论思想,认识到“青年必胜于老人”的偏颇,向共产主义的思想飞跃。
1927年9月底,鲁迅到上海定居。从此专门从事文学创作和文艺运动。在1928年文学论争中,鲁迅比较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深刻地进行自我解剖,确信“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长期阶级斗争的磨炼和艰苦的自我教育,使鲁迅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成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
鲁迅最后的十年,在党的领导下,在新文学的战场上,冲锋陷阵,浴血奋战。他参加“左联”的领导工作,并先后参加了革命互济会、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他还主编和与人合编过《语丝》、《奔流》、《前哨》等革命刊物,倡导过文艺大众化运动和新兴木刻运动,培养了不少革命作家。他以杂文为武器,同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文人进行英勇、坚决的斗争,揭露他们充当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走狗的丑恶嘴脸。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鲁迅怀着极大的喜悦,向中共中央和毛主席发了贺电,表达了对党和毛主席的崇敬和热爱。
鲁迅为革命为人民鞠躬尽瘁,积劳成疾,但谢绝到国外就医。“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坚持在中国战斗到最后一息。1936年10月19日在上海逝世,终年五十六岁。鲁迅的“治丧委员会”由毛泽东、蔡元培、宋庆龄、茅盾等人组成。上海各界敬献的“民族魂”旗帜,覆盖着他的遗体。中共中央从延安发来唁电,谨表哀悼。当鲁迅遗体在虹桥公墓安葬时,成千上万的群众赶来送殡。解放后,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主席亲书“鲁迅先生之墓”六个大字,出版了《鲁迅全集》二十卷,《鲁迅书信集》和《鲁迅日记》各两卷。鲁迅著作已被译成五十多种文字广为传颂,为世界各国人民所热爱。
我和我的小情人 本书特色 台湾著名散文家郑明娳与爱子*真实动人的故事。 一位悲愤的单亲妈妈,一个萎靡、乖僻、自卑的问题儿子,如何从僵尸般的冷酷...
《网络空间治理前沿(第一卷)》内容简介:《网络空间治理研究》是由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网络空间法专业委员会、重庆邮电大学网络空
周有光百岁隽语 本书特色 周有光先生一生工作有三个阶段:五十岁前是金融工作,期间也教书;五十岁后,是语言文字工作;八十五岁之后是研究人类史、文化史、文明史。三个...
《逐陆记4·现代卷》内容简介:本书全景式地描写了闻名世界战争史的美日太平洋战争,生动逼真地还原了一场欲望的搏杀与毁灭。从偷袭
毕淑敏散文-中华散文珍藏版 本书特色 毕淑敏编著的《毕淑敏散文(中华散文珍藏版)》系中华散文珍藏版丛书之一种,精选了作者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散文佳作62篇, 这些...
远行 本书特色 两年森林中的冒险猎奇之旅,一场肉体与灵魂的视觉盛宴!*特立独行、逍遥自由的梭罗,用绝美文字和浪漫深情给尘世浇一捧清凉的湖水!远行 内容简介 18...
本书是加里·斯奈德最重要的一部诗集。1955年斯奈德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生院学习东方语言,并选修了艺术系开设的水墨画课程
《大题小作》内容简介:我投入文学写作已三十年。回顾身后这些零散足迹,不免常有惶愧之感。以我当年浓厚的理科兴趣和自学成果,当
《迷路的广告人》内容简介:从毕业后横跨欧亚大陆的漫游、初入职场的迷茫和烦恼,到亲人离世的生活变故,再到获奖后刚刚进入事业上
尼采诗歌精选 内容简介 弗里德里希·尼采,这位19世纪下半叶的德国怪哲,不仅在德国国内,而且在世界上都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他又不仅在哲学领域带来极大的震撼和冲击,...
《风吹在水上:致宋淇书信集》内容简介:★他是文学史上的一个传奇,却被掩埋得像一个传说——吴兴华,继陈寅恪、钱锺书之后的第三
弗朗索瓦丝·萨冈Françoise Sagan(1935—2004)法国天才女作家,一代人的青春同义词。拥有漂亮的外表、敏感的心灵和避重就轻的天赋,喜欢写作、赛...
文学肖像 本书特色真正的文学就像菩提花一样。往往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闻到它的清香,感觉到它不朽的美。如果时间能熄灭爱情的火焰和人类所有其他感情,正如能消灭对一...
新编古春风楼琐记:第拾叁集 本书特色 《古春风楼琐记》是海峡两岸新闻界的前辈高拜石先生的著作,原文曾在台湾《新生报副刊》连载,历时十余年,先后两次结集出版,影响...
甜蜜与痛苦:王立新诗选 本书特色 ★王立新诗选!献给我爱和爱我的人尤其是王晓波女士!王立新的诗歌热烈而激荡不回避时代命题因而具有深切的力量;他的言说既是个人情感...
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荀子全译 目录 一 劝学二 修身三 不苟四 荣辱五 非相六 非十二子七 仲尼八 儒效九 王制十 富国十一 王霸十二 君道十三 臣道十四 ...
THEPASTBackattheUniversityofBerkeley,thecommitmenttodedicatehislifetomissionaryw...
喑哑的声音 本书特色 短篇小说集,收录作者十五篇短篇小说。李洱的短篇小说中常常出现悬铃木的意向。李洱小说中纯粹的景物描写很少,可是他却给了悬铃木很大的地盘,他的...
西湖梦寻 本书特色 《西湖梦寻》对杭州一带重要的山水景色、佛教寺院、先贤祭祠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按照总记、北路、西路、中路、南路、外景的空间顺序依次写来,把杭...
白刃的海 本书特色 “看与不看之间,肉与森林有根本的不同,为了被听见,火车重新燃起松木,世界正丧失信心,既非瞬间也并不漫长,背剑者只能赶在**场雪之前爱国”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