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原由蒋介石的训蒙老师兼秘书毛思诚所撰,原题为《蒋公介石年谱初稿》,封面盖有“秘密”字样,是蒋介石亲自审定修改的“原稿秘本”。20世纪30年代以《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为名出版。该书分为三编:**编“韬晦时期”(1887年蒋介石出生至1923年12月);第二编“黄埔训练时期”(1924年1月至1925年12月);第三编“北伐开始时期”(1926年1-12月)。该书根据“原稿秘本”编辑校订,为保持史料原貌,均按原稿照录。对原稿记述上存在的问题,相信读者自有明鉴。
★16开精装,九州出版社出版
★毛思诚为给蒋介石编修《年谱》,收集整理了一批蒋介石家书、日记、来往函电、公文等文献,后依此著有《蒋公介石年谱初稿》
★《蒋公介石年谱初稿》系毛思诚所撰,蒋介石亲自审定修改的原稿秘本,此稿后又几经修改,在1937年3月印行时,改名为《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
★为保持史料原貌,凡蒋介石删改的重要文字,均照录原文并加注说明,残缺部分,则以《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的有关记载补足
★为保持其个人纪年史传的体例,民国纪元前的史事,仍按阴历纪年,民国建立后的史事,按阳历纪年
★ 正文及附录函电被蒋介石全部删去者,一般均照录原文,并于文首加△标明,个别字、句被删去者,则照录的原文件中加〈〉标明
本书系毛思诚所撰,原题为《蒋公介石年谱初稿》,封面上盖有“秘密”字样,是蒋介石亲自审定修改的原稿秘本。全稿分为三编:**编,从1887年蒋介石出生至1923年12月,为“韬晦时期”;第二编,从1924年1月至1925年12月为“黄埔训练时期”,第三编,1926年1月至12月为“北伐开始时期”。此稿后又几经修改,在1937年3月印行时,改名为《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并将原来的编目改为八编:**编,“幼年时期”(1887—1895年);第二编,“少年时期”(1896—1904年);第三编,“留学时期”(1905—1910年);第四编,“光复时期”(1911—1912年);第五编,“违难时期”(1913—1916年);第六编,“韬养时期”(1917—1923年);第七编,“黄埔训练时期”(1924—1925年);第八编,“北伐开始时期”(1926年)。此书与本书秘本内容基本相同,但本书保存着蒋介石删改的亲书笔迹,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对研究蒋介石前期的思想有重要的参考作用。惟本书1888年以前及1926年11月以后的记述残缺,所以我们在编辑时与《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一书互校,凡蒋介石删改的重要文字,均照录原文,并加注说明;残缺部分,则以《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的有关记载补足之,以便读者参考使用。
本书是国内公布的有关蒋介石的重要史料,但由于原撰者的政治局限,存在着对蒋介石的虚美、掩恶以及对共产党人的污蔑之词,希读者善自鉴别之。
杨天石(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蒋介石一生崇拜曾国藩,在很多地方都模仿曾。曾国藩有日记,还有别人替他编辑的《曾文正公日记类抄》。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蒋介石陆续将自己的日记、来往函电、文稿等谢谢资料交给他的老师和秘书毛思诚保管。毛即利用这批资料编辑长编性著作《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氏后人将这批资料藏在夹墙里。“文革”中,红卫兵砸破墙壁,发现这批资料,逐级上报,一直送到公安部。公安部拨交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保存。“文革”后,毛氏后人将这批资料捐献给国家。——《找寻真实的蒋介石1》马振犊(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副馆长、研究馆员):1927年至1939年间,毛思诚为给蒋介石编修《年谱》等个人传记资料,收集保存、抄录整理了一批蒋介石的日记、来往函电、家书公文等文献,后来依此著有《蒋公介石年谱初稿》(即《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一书。因此而形成的数据,如今也已形成了另一类的蒋介石个人档案。蒋介石日记有手稿原本、分类抄本和仿抄本、引录本等几种类型,后三种原本的衍生品,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都有收藏,其中仿抄本从内容到格式都和手稿本相仿,而日记的“分类抄本”是主体,这些由毛思诚所作的“类抄本”,其基本内容均已为毛编入其所著《年谱》中。“日记类抄”与《年谱》成稿后,经过了蒋介石亲自审阅删改,价值更为珍贵。——《<蒋介石日记>原本与毛思诚作类抄、年谱比较初探》
毛思诚(1873—1940),原名裕称,字彩宇,号勉庐,奉化剡源乡岩头村(今属班溪镇)人。早年为秀才。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在村上设学馆,二十八年为蒋介石训蒙老师。
1925年4月,应蒋介石邀,任黄埔军校秘书处少校秘书,兼校史编纂委员会委员。次年任广东潮阳县长,8个月后辞归。1927年后,历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中校秘书、总司令办公厅文书科上校科长、国民革命军战史编纂委员会常委、国民政府主席办公室秘书等职。1934年7月任监察院监察委员,七七事变后归里。1931年为蒋介石编成《自反录》。1940年7月在奉化病逝。
他工文能诗,蒋介石曾将手卷、日记、毕业文凭、公牍等交他收藏,新中国成立后,由其孙毛丁捐献国家,入藏南京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有《蒋公介石年谱初稿》、《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蒋介石大事年表》,另著有《评注国文》、《性灵诗》等。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是集中保管*时期(1912—1949)历届中央政权机关及其直属机构档案的*档案馆。馆藏档案卷帙浩繁,档案形式主要为公务文书,此外还有照片、图片、手稿等。它们不论在史学研究、工作参考还是在文物考证、艺术鉴赏等方面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甲午-120年前的西方媒体观察 本书特色 今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对于这场战争的反思随着更多的史料挖掘而日益深刻和全面。在甲午战争史料挖掘中,本书的两位作...
中国古钱石刻 本书特色 钱币是五彩缤纷的艺术文化殿堂中的一员,把具有各个历史时期主要特征的钱币,运用石刻艺术手段汇集一起,是个创举。每一种钱币,都有其特定的神韵...
1900-1949-20世纪中国史学编年-(全二册) 本书特色 《20世纪中国史学编年:1900~1949》(上下册)以20世纪前50年中国史学重要事件和...
《财务分析那些事儿》内容简介:本书从财务分析师的视角阐述了Power BI在日常财务工作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搭建财务模型、制作分析报
辽、金、西夏史:大字版 本书特色 辽宋夏金是中国历史的转型期,中国经济重心的转移以及由此带来一系列的变化,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等都空前突出,纷纭复杂,《辽...
像史学家一样逛北京:Ⅱ 本书特色《像史学家一样逛北京ii》继承了《像史学家一样逛北京》的风格,着眼于北京名胜古迹的厚重历史,在首部的基础上,仍旧以游览北京时首选...
中日恩怨两千年:精华本:第一部:日出日落 本书特色 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隔海相望。两千多年来,在这片狭长的海域里,无数人怀揣着友好、仇恨、好奇、敬仰,乘风破浪...
女儿山的贵族后裔-蒗蕖纳人的亲属制度 内容简介 蒗蕖纳人(nahing)是生活在中国云南省宁蒗县的族群。蒗蕖纳人与永宁纳人颇具渊源,后者因为独特的走访制度而闻名...
《超图解未来简史》内容简介:21世纪,数据算法以及人工智能必将掀起一股人类社会的变革风暴,巨变之下,人类将如何自处?本书对人
《论欧洲》内容简介:当托尼·朱特谈论欧洲的时候,欧美各国政要、学者、社会精英都会认真聆听!什么是欧洲?欧洲将何去何从?欧洲
本书视角独特,在近几年中国大陆出版的民国/辛亥题材书中,这恐怕是唯一的一部从辛亥“失败者”的角度、深入探讨“清遗民”们的政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学著作之一。《决策的本质》原作以独特的视角审视了冷战时期的关键事件。此经典著作的第二
《高中生必背古诗文72篇(必练版)》内容简介:本书与《高中生必背古诗文72篇(必背版)》相呼应。为满足师生练习巩固古诗文的需求
中国明清以来6个世纪人口的发展一直是从事历史学、经济学、人口学的学者及思考中国人口与历史、中央地方政权体制运作、人口与土地
通向义宁之学-王永兴先生纪念文集 本书特色 《通向义宁之学:王永兴先生纪念文集》由中华书局出版。通向义宁之学-王永兴先生纪念文集 内容简介 本文集是对王先生人生...
《细节决定成败》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塑造良好职业习惯和揭秘职场晋升奥秘的书。身在职场,每一个人都想出人头地,获得职场成功。而
世界简史-(英文版) 本书特色 1. 威尔斯的《世界史纲》、《世界简史》等书自上个世纪40年代由著名学者林徽因等译介过来,在中国一直拥有*广泛的读者,不光一般人...
开国将帅的非常岁月-红墙知情录-二 本书特色 本书不是共和国的完整历史,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正史,但绝非野史。它聚焦了共和国风云人物的跌宕命运,特写了共和国重大事...
清代禁毁书目题注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前身)出版★ 作者施廷镛,民国时期著名的图书馆学家、文献学家,也是南京大学文革后第...
斯坦因西域盗宝记 内容简介 《西域考古记》是斯坦因许多作品中*重要的一部。它不仅字数*多,学术性也*强,在东西方的东方学研究以及东方的西域、中亚研究中,受到了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