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王力先生主持编写的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通论性经典专著。全书分天文、历法、乐律、地理、职官、科举、姓名、礼俗、宗法、宫室、车马、饮食、衣饰、什物十四个主题论述,半个世纪以来,历经多次重要编写修订,至今仍是认识中国古代文化面貌*重要、*全面的基础参考书。
经典必读
本书是王力教授主持并召集众多专家共同编写的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简明读本。出版半个世纪以来经过数次重要修订,呈现给读者一幅更具趣味性、更准确的中国古代文化生活图景。至今仍然是大众认识中国古代文化面貌*重要、*全面的基础参考书。
集体创作
本书稿编写修订的时间跨度达半个多世纪,经历过1959年、1980年、2004年等数次重要编写修订,倾注了几代编写者的心血,历经千锤百炼,是集体创作的成果
这十四个主题,共同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错落有致的古代文化知识的篇章,完整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面貌,为直接阅读古书扫清了障碍。广泛征引典籍,文献基础扎实,虽名“常识”,却不乏文史深度。此外,语言晓白流畅,趣味隽永。半个世纪以来,数次改谬补漏,愈加完善。
宫乐图
图中宫女的发式、服装和开脸留三白(额头、鼻子、下颌留白不施胭脂)是典型的晚唐时尚。画面正中的桌子与今天的桌子高度接近,但是当时的桌子主要还是用来置物的。桌子和凳子相配、人坐在桌子旁写字是到北宋才流行起来的。
唐代以前没有今天意义上的桌子。唐以前的人坐在席或者矮床上,写字是左手执卷成筒状的纸(或者竹简、木片等等),右手执笔。因为这种和今日迥异的写字姿态,唐和唐以前毛笔写字的笔法也与今日迥异。这就是在后世让大多数人悬隔不知的“转笔”,也就是字的每个笔划在书写时都需要不断捻转笔杆。
传说王羲之十二岁的时候,他看到了前代的写字笔法论集。而这个论集居然是他从自己父亲的枕头里偷偷翻出来的。到了他晚年的时候,他又写了“笔势篇”给儿子王献之,并且叮嘱他“勿播于外,缄之密之,不可示之诸友”。如此月黑风高杀人放火般的揶着藏着,说的其实都是写字时毛笔的笔杆旋转。这种笔法到宋代已经大体失传,只在某些书坛高手家族之中秘密流传。
又比如,唐代欧阳询的字方正险绝,笔划转折之处如斧砍刀削般刚硬挺刮。今人临摹,每每以写到这种位置为苦。其实,这种方硬的转折都是必须捻转笔杆才能写出的。清代法书之首刘墉,在人前写字时大拇指和食指弯成圆圈状握笔(所谓“龙睛之法”),显示自己写字纯用腕力;但是刘墉家的佣人说,当他关起门来写字的时候,手指不断来回搓捻转动笔杆,“笔如舞滚龙”,有时候转笔太厉害甚至毛笔会脱手掉到地上。今人不察,小学老师教学生写毛笔字,只知道讲王羲之妄图从儿子手中抽走毛笔未果,从而表扬孩子握笔好这个故事。实际上,这是个非常白痴也绝对错误的故事。
旧时人写字非常注意所谓“开蒙”,也就是老师如何教小孩写**个字。画家罗工柳晚年以写狂草闻名。沈鹏见到他说:“没听说过你写字,怎么忽然一下子你的字写得这么好?”罗开玩笑说:“给你开蒙的是一个秀才,给我开蒙的是一个举人。咱们两人写字你就差在开蒙的**步上了。”这虽是玩笑,但是也说明开蒙的重要性。开蒙给后学提供的,除了抓笔、运笔、字的间架结构,还有这非常神奇的笔法。回头我们来看今日孩子写不好字,与其说是孩子不用功不认真没天分,还不如说是大多数老师无能,根本没有能力给孩子提供真正意义的“开蒙”。
北京大学王力教授主持并召集众多专家共同编写的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简明读本,出版46年来前后历经4次重要修订。到今天仍然是大众认识中国古代文化面貌最重要、最全面的基础参考书。全书分礼俗、宗法、饮食、衣饰等十四个方面。本书曾在港台地区出版.并被译成日、韩等语言流行于海内外。
王力(1900—1986),中国语言学家,广西博白人。曾就读于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后留学法国,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广西大学、西南联大、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北京大学等学校教授。
王力一生从事汉语教学与研究工作,对汉语语音、语法、词汇的历史和现状研究精深,并兼擅诗文、翻译。著有《中国现代汉语》、《汉语诗律学》、《汉语音韵学》、《汉语史稿》、《中国语言学史》、《同源字典》、《龙虫并雕斋琐语》等学术著作。
《中国人的服饰与礼俗》内容简介:1814年,威廉·亚历山大精选了50幅画作,辅以精彩的文字说明,在伦敦出版。作为海外中国服饰的开
古语文例释-(修订本) 本书特色 本书是王泗原先生研究周秦两汉典籍,继承前修,力图解决古籍古语文疑难,以例释的形式逐条按类排比而成的随笔集。分“古语文魏晋时期有...
在北大听讲座第11辑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北大听讲座”第十一辑,所收文章皆为专家、教授、知名学者、社会名流在北大的精彩演讲。文章深入浅出,简练朴素,既有引人深思...
何谓日本人 看东方日本社会与文化(2008/1) 目录 译者前言I何谓日本人日本式的事物日本的艺术风土——精神上的对外开放与传统的继承从外部看到的日本——关于日...
隋唐卷-中国民俗史 节选 bsp;第 四 章 人生礼仪民俗 人生礼仪关系到传宗接代和人类自身的繁衍,自古至今为社会各个阶层所关注,受到民俗学、人...
一九四六年生,浙江人。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经由教育文化界的多次民意测验和专家推举,成为当时中国大陆最年轻的高校校长,并任上海市中文专业教授评审组组长,兼艺...
认知与汉语语法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收集作者近十年来的14篇文章,是作者多年来从认知的角度研究汉语语法的成果,按各篇发表年份的顺序排列。认知与汉语语法研究 目录 ...
中国古代太监-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人物系列 本书特色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国古代太监》共分两大部分。**部分简要介绍了太监的产生与演变,以及太监制皮的来龙去脉、...
《思维导图创意应用百科》内容简介:本书分为六个部分,分别从思维导图的绘制基础、读书笔记、文章笔记、会议记录、创意笔记、练习
張小嫻◎香港文壇的愛情天后,華文出版界最暢銷的女作家之一。◎張小嫻近年來停掉了所有的散文專欄,將全部心力集中在小說創作上,除了她一貫擅長的都會愛情小說外,也開始...
中国古代幕僚 本书特色 《中国古代幕僚/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幕僚从兴起、发展、高潮到结束的过程;此外,还列举了各个朝代的知名幕僚,以拓展读者的...
中国文化地理概述-(第四版) 本书特色 胡兆量、韩茂莉、阿尔斯朗、琼达等编著的《中国文化地理概述(第4版)》是在《中国文化地理概述》(第三版)的基础上修订完成,...
告别洪荒:人类文明的演变 内容简介 《告别洪荒——人类文明的演变》一书所展现的,正是这样一种宏观的和长程的文化视野。它对人类各大文明体系发生、发展的嬗变机制的说...
厭倦了水泥叢林的單調生活嗎?快來體會自然庭園的魅力吧!看完本書,即使是小小的陽台一隅,也能讓您的想像具現成一座夢幻的庭園。◎Welcome To My Gard...
北京不为人知的人间烟火 本书特色 贾云峰是中国**位驾车穿越世界的电视制片人,畅销书作家,作品获国务院对外宣传*高奖——“金桥奖”和全国多个奖项、发表文章过百万...
中国神话与民间传说 本书特色 丰富多彩的神话与民间传说是远古历史的回音,是中华民族天真烂漫的童年,它真实地记录了我们民族在成长时期的瑰丽幻想、顽强抗争以及步履蹒...
也无风雨也无晴-语之可-03 本书特色 这本连续出版物取名“语之可”,由《作家文摘》·语可书坊策划。书名受启发于孔子所言&...
中国古代科举-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政治经济制度系列 本书特色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政治经济制度系列:中国古代科举》风格独特,内容丰富,脉络清晰,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棔柿楼杂稿 本书特色 扬之水致力于先秦文学和古代名物的研究,成绩斐然。收在这里的是一堆“杂拌儿”,有为《读书》诸师友的画像---作者认为没有写出诸家风采---是...
细读黄帝内经 本书特色 “细读国学经典丛书”精选国学文化中*代表性的经典著作,并邀请业内权威专家结合时代需求进行精细、精确解读,力求以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