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向读者展示了嬴政从质子之子到归国登基、横扫六国统一华夏民族,直到秦帝国因种种劣行而必然走向灭亡的激荡过程。
秦帝国造就了始皇帝,始皇帝开创了大一统的封建社会制度文化。带着十年邯郸梦踏上王者之路,挥剑扫六合、创建新世纪。以荒谬的五次巡游为标志,注定了帝国的暴亡。《始皇帝与秦帝国》一书,作者历史和文学功底深厚,在表达方式上,干净利落、幽默风趣,每每读起来令人啼笑皆非,而后感慨不已。《始皇帝与秦帝国》是近年不多见的优秀历史人物传记巨著。
金大业,回族,男,生于1943年,大学毕业,曾经做工,当兵;在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做过编辑。1982年调到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工作,当过副总编(前进音像出版社)。从1982年出版《世界屋脊》和《乐府故事》以来,共编写小册子22本,计260多万字。这些小册子写的主要是人物传记,如《穆罕默德》、《歌德》、《秦始皇》、《黑格尔》、《尼采》、《阿基米德》、《伽利略》、《安徒生》和《卡斯特罗》等。并参与编写《30天环游中国》、《可爱的祖国丛书》、《百家姓书库》、《中外历史人物丛书》、《世界大人物丛书》和《中华人物故事全书》。其中,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主编、参与编写的《中华人物故事全书》(社会英杰卷和文豪艺杰卷)获得第二届国家图书奖(提名),第十届中国图书奖。
《皇帝腓特烈二世的故事(套装共2册)》内容简介:现实版“权力的游戏”。盐野七生“中世纪的故事”压轴之作。乱世精英的生存法则。
茅盾传 目录 **章 地灵人杰第二章 学生时代第三章 为新文学奠基第四章 当新郎第五章 参与建党第六章 文学骁将第七章 在罢工洪流中第八章 大革命风暴第九章 《...
女主天下-女性视角下的女皇武则天-上册 本书特色 一直以来,在写武则天的书籍中都是以男性的视角来写,就算有些女作家,她们的作品往往也不由自主地按照男人的观...
《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内容简介:本书以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约半个多世纪的中国为主要舞台,以这一时期知识分子的思想
塔列朗(1754~1838)法国政治活动家和外交家。出身贵族家庭,当过主教。1789年大革命时期,为三级会议和制宪会议代表。1792年奉命
群星闪耀时:安切洛蒂自传平凡天才的美丽比赛 本书特色 安帅*喜欢两样东西——足球和美食,他说:“如果一定要选一样更喜欢的,我...
《一怒之下》内容简介:一部关于D.H.劳伦斯的非学术著作。它既像传记又不是传记,既像小说又不是小说,既像游记又不是游记,既像回
韩非子-大家精要 内容简介 韩非(约前280~前233),世称韩非子,生活在战国未期,是先秦诸子中*后一位思想大师,法家理论的集大成者。他博采众家之长,创立了法...
大人物-12位伟大的教育家 本书特色 《大人物·12位伟大的教育家》是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大人物-12位伟大的教育家 内容简介 为阿尔伯特·哈伯德赢得文学史...
季羡林评传 本书特色 季羡林,中国语言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精通12国语言。1956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哲学与社会科学学部委员。曾任北京大学副校...
戴维·苏特是美国最高法院最为低调、神秘的大法官。他几乎不用任何电器;中午永远只吃一个苹果、一杯酸奶;从不接受采访,拒绝外
杰斐逊自传 本书特色 《世界名人传记丛书:杰斐逊自传》是他在77岁高龄开始写的,他写这个自传的目的是供自己参考,并让家人知晓。这部著作忠实、富有启发性并饶有趣味...
曾国藩家族 本书特色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倍受争议的政治人物,他的家族也因些倍受关注。像曾国藩家庭这样有用人才之多,分布行业之广,影响之大,在中国历史上是罕...
他们奠基西南联大 本书特色 别样说风云人物,另眼看民国往事。大师是这样炼成的他们奠基西南联大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梅贻琦:清华的“终身校长”、蒋梦麟:为...
康熙后妃子女传稿 内容简介 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后一个封建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清王朝从太祖努尔哈赤(后金)、太宗皇太极(后金、大清)算起,共历12...
毛泽东与林彪 本书特色 本书用历史事实生动叙述了毛泽东与林彪两人关系变化的过程,从毛泽东与林彪初相识,到彻底决裂,跌宕起伏,颇有可读性。此书披露大量历...
名女性的生活 内容简介 在克莉奥佩特拉和西奥多拉的时代,伟大的男人是半野蛮的人,伟大的妇女并不比男人更加野蛮。今天,伟大的男人试图成为半个神人,伟大的妇...
宗白华评传-(上下册) 本书特色 1.国内外**部美学大师宗白华的传记2.二十多年来引用次数*多的美学经典著作之一 宗白华评传-(上下册) 内容简介 作者邹士方...
开在乱世的芬芳-柳如是-附柳如是诗词选集 本书特色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中国文人*爱的红颜知己——一代名妓柳如是的诗词、爱情和信仰开在乱世的芬芳...
少不读鲁迅 老不读胡适(全新修订版) 本书特色 《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编辑推荐:我的看法是在读书中发端的,也是在阅读《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的过程中完善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