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僧正传》讲述了佛教在中国两千多 年的传承和发展,选取了中国历史上卓有成就,对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起到至 关重要作用的高僧,以他们的生平事迹为线索,对每个人的思想进行解析。《中国高僧正传》观察他们面临的俗世险恶,考察他们在思想 上对前人的继承与突破。
想了解渡流沙凌沧海**次西天取经的高僧法显吗?想更多的知道不畏艰险取经天竺,传播佛教饮誉华夏玄奘吗?还有玄奘之后*著名的唐僧义净、背水砍柴的禅宗祖师惠能、*早测量地球大小的密宗高僧一行……他们是我们民族的精英、祖国的骄傲。李利安所著的《中国高僧正传》融真实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体,既尊重历史事实,又文笔流畅生动,故事情节引人入胜。
法显——渡流沙凌沧海**个西天取经的高僧谢瑞一立誓求法东晋咸康元年(335)。一个春意盎然的日子,平阳郡武阳(今山西省襄垣县)境内的一户农家小院里,人们屏住呼吸,焦急地等待着一个小生命的降生。这家人姓龚,世代务农,忠厚善良,生活十分清贫,老伴身体也很虚弱,以致连个儿子都很难养活。正午时分,随着一声响亮的婴啼,大家悬着的心全都放了下来。因为产妇已年近四十,在这“儿奔生,娘奔死”的时刻就多了几分危险。好在母子平安,何况还是个胖小子,这怎能不让这对中年夫妇喜出望外呢?可这欢喜的心情不久便被忐忑不安的神情所替代。想起自己前面三个儿子相继于童年不幸天亡,夫妇俩终日担惊受怕,夜不能寐,唯恐厄运再次降于怀中的小宝贝。在龚氏夫妇战战兢兢、忧虑重重的担心中,时光已过了三个年头。一天夜里,万籁俱寂,昏暗的油灯下,母亲正在缝制孩子三周岁的新衣服。男主人心事重重地开了口:“孩子他娘,咱儿子过几天就三岁了。三年来,咱们小心翼翼地抚养他,总害怕有个什么闪失,尤其是你为此身心憔悴,头上已白发斑斑了。听人说佛法无边,为求佛主保佑,咱不如将孩子送到附近的寺里,你看如何啊?”妻子放下手中的针线活,借着昏暗的油灯仔细端详着熟睡中的儿子,那张圆圆的略带红晕的小脸蛋此时正在睡梦中绽开一丝微笑。望着这张可爱的小脸,妻子抽泣着说道:“我从心里实在舍不得离开儿子,有时梦中都能听到他唤我时那甜美的声音,这副活泼可爱的模样常使我不由得在半夜挑灯来看,一想起他三个哥哥的厄运我就害怕,有时甚至整宿难眠。”“正因为你疼爱他,我才决定这样做的,一来可求得佛主保佑,使孩子健康成长,二来寺院离咱家也不远,我们可常去看望孩子。”就这样,龚家夫妇为求佛主保佑,将自己心爱的儿子,在其过三岁生日那天送到了附近的佛寺度为小沙弥。说来奇怪,由于孩子幼小,有时也回家小住,可一回家中便患重病,住到寺院便无药自愈,从此便不大回家。十几岁时,父母不幸去世。此后,叔父屡逼他回家,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佛法情有独钟,出家的决心反倒越来越大,于是他在20岁时便受了比丘的具足戒,从而成为一名正式的僧人,法名叫“法显”。在寺里,法显品德正直,头脑聪颖,仪轨肃整,深得寺僧和四方居士的崇敬。尤其是他那精进不息的好学精神,更受到师傅们的赞赏。几年下来,本寺及附近其他寺院所藏佛教经典他都一一认真研读了一遍,可依然不能满足他那强烈的求知欲望。于是,他征得师父的同意,来到了当时佛教十分兴盛的长安。长安远在西周时期就被定为国都,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文化兴盛,民风纯朴。东晋十六国中的前秦王朝即以此城为都。优越的地理条件再加上建都的缘故,大批文人墨客纷纷前往,到了后秦姚兴时期,这里更是人文荟萃,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姚兴登上皇帝宝座后,不忍再睹战场上的残忍厮杀,倡导广行善事,遍积善德,于是极力崇奉佛教。上有皇室奉行,百姓竞相仿效,一时间,长安的寺院香火极盛,拜佛布施的群众络绎不绝,寺中僧人也因此数量大增,深受四方居士的供养,外地的和尚也纷纷来此云游挂单。法显正是在这时来到长安的。与别的云游僧人相比,法显更珍视这一大好形势,他博览群书,如饥似渴,加之思想敏锐,善于思索,学识增长很快。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在大量涌入寺院的僧人中,也有鱼目混珠之辈,而在佛法i藏(即经藏、律藏、论藏)中有关戒律问题的律藏仅有寥寥的二三种,而且词句艰涩难懂,律义暗昧不明。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律藏的传译不畅,从而形成与经、论二藏的大量传人极不平衡的局面呢?带着这些疑问,法显遍访名师,寻求答案。当时蜚声长安、专攻戒律的昙摩侍(又作野摩持)大师自然成为法显求教的*合适人选。这一天,法显来到大师所在的寺院,拜见求学。待法显说明来意后,昙摩侍大师开口言道:“我乃西域僧人,托明君之福,来中土弘扬佛法。道安大师让我和竺佛念、慧常等一起翻译关于僧尼轨范及其他清规戒律方面的典籍,如今虽然已经作了一些工作,但还很不够啊。”法显听到这里,喜出望外,忙搭言:“那太好了,这正好可以弥补中土律藏方面的不足。”“只可惜我们翻译所依之本均是来自西域诸国的胡本,辗转而来,未免失之偏颇,且数量极其有限,现在我们译出的《十诵比丘戒本》、《比丘尼大戒》仅能弥补中土戒律未传之不足。”昙摩侍大师惋惜地说。法显略思片刻说:“与其翻译西域所传经法,不如直接翻译天竺所传之真经。”“如此当然很好,可从天竺来的僧人大多只重视经、论二藏,所带律本不多,怎么去传译呢?”“那我们自己去取律本回来!”看到法显那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昙摩侍大师露出了赞许的微笑。从此,一个震惊佛门的伟大设想在法显的心中诞生了。一天,他将自己的打算说给同门好友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他说:“当今皇上下诏,组织专人翻译经典,实乃佛门盛事。然佛经源于天竺,中土僧人却不懂梵文,又无梵文之原本,所译经典多是经西域迂回而来,内地僧人不懂西域诸国语言,西域僧人又不善汉文,因此,所译经典往往不易理解,难以成诵,如此下去,我担心中土所诵佛典将失去佛经本色。”在场的其他四位同门深觉法显言之有理,都不由自主地点头称是。“再说佛法有三藏,律藏为数甚少,我想戒律被单独列为一藏,说明它与其他二藏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然而中土律藏数量甚少,表明还有许多律藏经典仍在天竺未被取回,因此,我决定亲赴天竺取回真经。”法显这一敏锐的洞察能力,在七年之后被佛经翻译大家鸠摩罗什所印证。公元401年后秦皇帝姚兴从西域迎来鸠摩罗什,拜为国师,并敕令在自己的御苑——逍遥园内翻译经典。通过几年的翻译实践,鸠摩罗什于405年深有感触地说:“既览旧经,意多纰谬,皆由先度失旨,不与梵本相应。”且说就在法显将“亲赴天竺,取回真经”的决定刚说出口,其他四个人均表现出震惊的神情,其中年纪*轻的慧景说道:“师兄有此壮志,我非常钦佩。只是此去天竺之国,茫茫万里之遥,既要途经无边的沙漠,还要翻越冰封高峻的葱岭,而且西域诸国连年征战,白骨遍野。如此恶劣的环境,对于年近花甲的您来说实在是太难了。”
……
可歌可泣的诗篇-毛泽东与东北抗日联军 本书特色 张洪军所著的《可歌可泣的诗篇(毛泽东与东北抗日联军)》遵循“以史为鉴,资政育人”的原则,从全新视角揭示了毛泽东对...
我的精神自传 本书特色 《我的精神自传》既是一部个性化非常鲜明的思想学术人生自传,更是一部结合个人身心创痛和研究心得来总结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思潮的变迁和中国经...
威震八方:忽必烈有话对你说 本书特色 《威震八方(忽必烈有话对你说)/开国皇帝有话对你说系列》编著者姜若木。 《威震八方(忽必烈有话对你说)/开国...
李叔青医生 本书特色 吴秀良教授治清史、近代中日关系史,及近代中国基督教史多年,功力深厚,触角敏锐,见解独到。先前已经完成了女布道家余慈度的传记,现今又撰成《李...
周恩来交往纪实 本书特色 《周恩来交往纪实》以“还原历史真实面目,讲述伟人传奇人生”为宗旨,以详实可靠的资料,认真客观的编写,严谨科学的体例,为您全面、...
战将陶勇 本书特色 勇敢的陶勇,打了英国兵舰,以后就叫他干海军吧! ——毛泽东陶勇是精通军专业,又能亲自出海的海军将才。——周恩来陶勇是我军身经百战的高级将领。...
山西首富孔祥熙 本书特色 “蒋家天下陈家党.宋氏姐妹孔家财”。 孔子第七十五代玄孙——孔祥熙,走出太谷城;...
诗家毛泽东 本书特色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思想家、革命家、政治家、战略家,又是卓越的军事家、外交家、哲学家、史学家、诗人和书法家。他是...
袁世凯其人,人民从教科书、小说和传说等不同渠道熟知了他。不过,成就并不一定全是事实。奔书向读者展示各个时期袁世凯鲜为人知
蒋廷黻回忆录-增补版 本书特色 蒋廷黻作为一个有着特殊经历和身份的“重要人物”,其回忆录有着较为重要的史料参考价值。本书系作者退休后在哥...
华尔街英雄 本书特色 有英雄,有恶棍,他们共同成为现代金钱体系的奠基人。《人性的弱点》是作者卡耐基、现代经济世界中*杰出的天才凯恩斯、华尔街中惨重失败者伟大政治...
西南角-民国文人抗战年月的那些事 本书特色 为保存中华民族文化、教育之国脉,十几所院校和研究机构战时先后迁入云南,昆明一时间人文荟萃,成为中国大后方的文化重镇;...
历史上的父子宰相:张英 张廷玉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张家原籍之谜、张家的先世之谜、明清之际的张家之谜、方家之谜、张秉文、张秉彝兄弟之谜、张英崛起之谜、明朝灭...
马一浮研究 内容简介 《中华文化研究集刊:马一浮研究》主要内容:智者不惑,仁者无忧。在近现代西湖新学的滥觞下,*能自守家底,贞定得信,而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体贴精至...
陈明忠一九二九年一月二日出生于台湾高雄冈山,著名社会运动家、社会主义理论家,是台湾“统左”阵营的代表性人物。在“戒严”时
政坛败将史迪威在中国战区实录-王朝柱精选文集 本书特色 战场上的血与火是锤炼军事家的熔炉,战争幕后的角逐则是各国政治家大显身手的舞台。《政坛败将——史迪威在中国...
藤原彰是日本著名的进步历史学家,被学界誉为近现代日本军事史的开拓者、奠基人。1941年他被征入伍。本书是他根据亲身经历所写的
梦回汉唐-李梦阳传 本书特色 作者通过饱含思想感情的描绘写出了传主志壮才雄、忧国忧民、清廉正直、执法严峻、嫉恶如仇、坚韧不拔的性格及目短一世,为争文坛领袖地位不...
医林怪杰张炳厚 本书特色张炳厚主编的《医林怪杰张炳厚(中医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上卷介绍全国名老中医张炳厚教授的中医学术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医的理论性、实践性及灵...
雍正传 本书特色 雍正的形象,在人们的心目中,至少在一部分人的印象里,是一个篡位者,屠戮功臣、施行特务统治的残忍的暴君,又是有着重大事迹的帝王。本书作者在检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