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过程的性质及法律的成长》的作者卡多佐将法官决断疑难案件时运用的方法和力量具体归纳为逻辑的方法、历史的方法、习惯的方法和社会学的方法四类。一是逻辑的方法,也称做类推的规则或哲学的方法。即以法律为大前提,后以事实为小前提,再运用形式逻辑推理得出判决结果。=是历史的方法,也称做进化的方法,即法律原则沿着历史发展趋势发挥功能。三是习惯的方法,也称做传统的方法,即法律原则按照社会的传统或习惯路径发挥功能。四是社会学的方法,即法律原则按照正叉、伦理和社会福利、当时的社会风气发挥功能。
目前对国内外文学作品的简写或改编的尝试较多,也较为成功,而对于人文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名著的简写或改编的尝试比较少,如我们这样成规模重新译改还未见到。一年多来,我们和众多专家学者一起,经过难以想象的艰苦努力,终于迎来了丛书面世的一天。我们不敢奢望像康德和休谟自己改写的那样使普及本也成为经典,但我们确实希望这套“经典通读”丛书,能够祛除普通读者对一些经典作品的望而生畏之感,真正实现对学术经典的轻松“悦” 读。书目选编上,我们在广泛征求有关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精选几十部经典学术名著书目,组织一批学有专长的青年学者编译了全新的普及本,推出这套丛书,俾使普通读者也能来共同领略经典名作的思想精髓,从而达到丰富知识和充实、提升自我的目的。我们这里所谓“通读”的意思就是,经过普及本的通俗化,普通读者也能轻松通读经典,而不至于让经典只是成为装点门面的摆设,或成为催眠的道具。在内容方面,我们力求普及本既能化繁为简,提炼出原著精华,又能平朴流畅,使原著的内容通俗易懂。同时在封面、版式设计上,彻底改变传统学术著作的固有风格,力求生动活泼,从而使普通读者能把握要旨,轻松阅读。一方面对于没有能力或没有时间“啃”原著的大众读者来说,它有“替代”原著的作用,能满足大家增长知识,了解原著的基本需要;另一方面,对于想认真阅读原著的读者而言,它也有引导入门和辅助补充的作用。
**讲引论、哲学方法
一法官判决是一个"化合物"
每一天,法官们都在进行着裁判案件的工作,这在我国数百个法院中无一例外.但是,如果让法官们将自己这种日常性工作是如何具体完整地描述出来,却很难做到.这在很多外行人看来或许不可思议,但是事实的确如此.也许有人执意想要法官对此说个明折,但他会发现,法官在这个话题上不会持续太久就将转向其他话题,理由或许冠冕堂皇: "司法过程涉及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即使告诉你,你作为没有受过法律专业训练的人,也是听不明白的."人们可能会将法官的这种说法理解为:法官为了掩饰自己解释不了的尴尬而找的借口,当然也不排除其故弄玄虚的用意.不过,即便人们认定此二者,也还是很难在"法官是如何裁决案件"的问题上就此止步,毕竟,谁都有好奇心,加之司法关乎社会正义,人们很难在判决出台的前前后后上停止追问.因此,一旦法官们用所谓高深莫测的理由打发不掉那些执著于此问题的非专业人士,就必然要面对这一问题.
……
卡多佐是美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法律家和法学理论家之一。1870年5月24日,他出生于纽约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岁时,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专业是文学和哲学,接着进入耶鲁法学院,两年后(未毕业)就离校,获律师资格并在纽约开业。然而,他的满身“书生气”使他很不适宜从事这种“如果想正直就无能为力”的行当,但是,法官却常常从他的辩论中感到他的论点的说服力。1913年,尽管他对政治并不感兴趣,并很少为圈外人知晓,却作为独立的改革派候选人当选为纽约最高法院的法官,次年成为纽约上诉法院法官,1926年他又被提名和选举为该法院的首席法官。在他任职纽约期间,由于他出色的司法意见,对全国各州法院司法都有很大影响,纽约州法院因此是最受各州尊重的法院。他因此也被称为“英语世界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上诉法院法官之一”。
**讲引论、哲学方法
一法官判决是一个"化合物"
每一天,法官们都在进行着裁判案件的工作,这在我国数百个法院中无一例外.但是,如果让法官们将自己这种日常性工作是如何具体完整地描述出来,却很难做到.这在很多外行人看来或许不可思议,但是事实的确如此.也许有人执意想要法官对此说个明折,但他会发现,法官在这个话题上不会持续太久就将转向其他话题,理由或许冠冕堂皇: "司法过程涉及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即使告诉你,你作为没有受过法律专业训练的人,也是听不明白的."人们可能会将法官的这种说法理解为:法官为了掩饰自己解释不了的尴尬而找的借口,当然也不排除其故弄玄虚的用意.不过,即便人们认定此二者,也还是很难在"法官是如何裁决案件"的问题上就此止步,毕竟,谁都有好奇心,加之司法关乎社会正义,人们很难在判决出台的前前后后上停止追问.因此,一旦法官们用所谓高深莫测的理由打发不掉那些执著于此问题的非专业人士,就必然要面对这一问题.
……
卡多佐是美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法律家和法学理论家之一。1870年5月24日,他出生于纽约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岁时,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专业是文学和哲学,接着进入耶鲁法学院,两年后(未毕业)就离校,获律师资格并在纽约开业。然而,他的满身“书生气”使他很不适宜从事这种“如果想正直就无能为力”的行当,但是,法官却常常从他的辩论中感到他的论点的说服力。1913年,尽管他对政治并不感兴趣,并很少为圈外人知晓,却作为独立的改革派候选人当选为纽约最高法院的法官,次年成为纽约上诉法院法官,1926年他又被提名和选举为该法院的首席法官。在他任职纽约期间,由于他出色的司法意见,对全国各州法院司法都有很大影响,纽约州法院因此是最受各州尊重的法院。他因此也被称为“英语世界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上诉法院法官之一”。
卡多佐是美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法律家和法学理论家之一。1870年5月24日,他出生于纽约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岁时,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专业是文学和哲学,接着进入耶鲁法学院,两年后(未毕业)就离校,获律师资格并在纽约开业。然而,他的满身“书生气”使他很不适宜从事这种“如果想正直就无能为力”的行当,但是,法官却常常从他的辩论中感到他的论点的说服力。1913年,尽管他对政治并不感兴趣,并很少为圈外人知晓,却作为独立的改革派候选人当选为纽约最高法院的法官,次年成为纽约上诉法院法官,1926年他又被提名和选举为该法院的首席法官。在他任职纽约期间,由于他出色的司法意见,对全国各州法院司法都有很大影响,纽约州法院因此是最受各州尊重的法院。他因此也被称为“英语世界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上诉法院法官之一”。
《俱舍论》(全称《阿毗达磨俱舍论》),是古印度佛学大师世亲尊者(5世纪人)所造。全书由《本颂》(六百颂)和《释论》(八千颂)组成,是佛教重要论书之一。本论综合佛...
中医防治医源性疾病 内容简介 本书客观的阐明了中华医学早已重视医源性疾病的防治及对当今临床上中西医所致医源性疾病的防治。中医防治医源性疾病 目录 上篇中医重视医...
英国费顿出版社“设计经典”系列之一联合 50 位业内知名专家共同撰写500 篇图鉴浓缩 400 年来产品设计史精华可随身携带的设计博物馆◎ 编辑推荐☆《设计之书...
川端康成Kawabata Yasunari(1899-1972)日本新感觉派代表作家。代表作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古都》《山音》《睡美人》等,以细腻的笔触表...
Publisher Comments:The highest standards in editing and production have been app...
《夸父逐日——方成传》内容简介:本书为“大家丛书”之一。它介绍了我国著名天体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方成在炮火硝
学生成语大词典(彩色本) 本书特色《学生成语大词典》是一部中型成语词典,收录成语8000余条,其中大部分是运用广泛、为人熟知的成语,同时也酌收了少量熟语。该词典...
王天顺,1942年12月生,陕西省西安市人。早年从事新闻工作,年届不惑始研习中国史学史,宁夏大学教授,创办西夏研究所(今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中心前身)。先后与人合...
MATLAB深度学习在《MATLAB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神经网络与人工智能》深入浅出的指导方式下,开启MATLAB深度学习与人工智能之旅吧!《MATLAB深度学习...
这本文选,收入了陈云同志自一九五六年九月至一九八五年九月的重要著作共五十六篇,其中大量篇幅是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执政党的思想、作风、组织建设的论著。这些著作,...
留香阁医案集-临证传奇-贰 本书特色 本书为《临证传奇》系列的第二部,收录了王幸福(古道瘦马)老师近年来诊治的上百例病案,其中既有心、肺、胃、肠等内伤杂病,又有...
埃莉诺·霍奇曼·波特(1868-1920)生于美国新罕什尔州。她曾在波士顿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学习音乐,后到田纳西州居住,最后定居纽约市。《波莉安娜》于1913年出...
马拉拉•尤素福扎伊:1997年生于巴基斯坦,11岁时便在BBC网站发表文章,讲述她及家人朋友在塔利班组织控制下的地区学习、生活和争取儿童和女性受教育权利的情况,...
8月,我们如期而至。。。“咨询的天空”倾力之作上海人民出版社权威出版2009上海书展推荐书籍《高端应聘——咨询行业求职面试全攻
内容简介很久很久以前,有位慈爱的父亲给他的女儿们讲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故事,故事里有辫子上拴着气球的女孩、丢失了尾巴的蓝狐狸、能带来幸运的热狗老虎、佩着月亮锤的玉米...
这是一部人物传记,也是一位历史学家经历的20世纪全景。●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英国前首相布莱尔说他影响了整整一代政界和学界要人,巴西前总统卢拉赞誉他是20世纪尤...
编辑推荐1.“大屠杀历史里程碑之作”2.从犹太人视角讲述大屠杀历史的文字汗牛充栋,但本书却以施暴者的立场描述集中营的生活、战后的去纳粹化历程及奥斯维辛罪行审判过...
隐士,顾名思义:隐者,藏也:士者,知识人也。 可是,知识人为什么要藏起来呢? 作者法朗士通过梳理隐士的传统,为我们呈现了历史的镜框中封存的一幅幅隐士的精神画像。...
Thisvolumeisacollectionofthemainlecturesoverabroadspectrumofrheologicalmodelswit...
ThefirstbookofOvids"Metamorphoses"containsaninterestingvarietyofmaterial.Itbe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