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1946年由上海世界书局初版,1947年2版,1948年3版;原书名为《诗》,1986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再版时改名为《论诗》。现在我们将其纳入“通识书系?重拾民国经典”系列图书,重新予以编排出版。此次出版,在文字上,我们以1948年版为底本,同时参考1986年版本,对书稿进行校订加工。编校过程中,除了纠正书中个别明显错讹,还对原书与现行标点符号规范用法不同的少量标点符号作了改动。
诗,在中国文学史甚至中国文化史中的重要性不容置疑。《论诗》从诗的起源讲起,对中国诗的发生、演进及不同时代的诗所具有的特点及代表性的诗人与他们的诗做了系统的介绍。本书为读者开启了了解中国诗歌以及诗歌中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的大门。
这是一套给年轻读者编选的民国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学术、文化普及读物。她着眼于将民国那些虽经岁月沉浮,仍不掩其辉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文化普及图书汇而成集,精编细校,统一装帧,以丛书形式陆续重印、推出,目的在于使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非专业读者都能够体验民国学术的趣味,感受民国学者的治学风范。人文社科学术普及读物和学术专著虽然在专业性、受众面等方面有较为明显的区别,但二者对学术积淀、学科发展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并无高下之分。相对于学术专著而言,普及读物更带有“通识”的性质,尤其是那些兼具思想性、学术性和可读性,易于为社会公众理解和接受,凝聚着一代学界名流学术素养和研究心血的文化精品,其价值更是自不待言。有鉴于此,注重选题的科学与文化内涵,突出选题内容的可读性和普及性,自然成为贯穿于这套“通识书系?重拾民国经典” 丛书出版全程的编辑思想和出版理念。当然,出版这样一套涵盖众多重要或传统学科门类的丛书,无论是作者、书目、版本的选定,文字的校勘,抑或用当今读者熟悉的简体字横排方式整理、排版,都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何况厘清民国相关出版物的出版脉络、寻找民国相关图书的底本或线索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我们由衷期望能够得到更多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朋友对我们这项工作的关心、指导和帮助,鞭策我们把这套丛书做好。我国已故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周谷城先生在他生前,即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主编的“民国丛书”(民国学术著作影印版大型丛书)序言中曾经这样写道:“民国时代,中西文化交流,新旧思想冲突,产生了许多学术著作和历史资料。'五四'时期及其后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几乎变成了世界学术的缩影,各种主义、党派、学派、教派纷纷传入,形形色色,应有尽有。一个时间,中国历史上出现了春秋战国以后的又一次百家争鸣的盛况。在学术思想界、文化教育界,产生了许多前所未有的代表人物和代表著作,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我们期许,收入“通识书系?重拾民国经典”中的这些作品,能够成为当今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接近乃至步入经典、了解历史与文化的桥梁,成为领略民国时期学术文化风景的窗口。
蒋伯潜(1892—1956),著名学者、教育家。1915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1919年毕业。先后在浙江省立第二中学、第一中学、第一师范、女子中学诸校任教,为当时浙江之名师。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上海市立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主任。1948年出任杭州师范学校校长。蒋伯潜先生文思敏捷,于经学、文学,均有很深造诣,所著《十三经概论》、《经学纂要》、《校雠目录学纂要》、《诸子通考》、《诸子学纂要》、《文字学纂要》等,颇为学界所重。
蒋祖怡(1913—1992),蒋伯潜之子。1937年毕业于江苏无锡国学专科学校,历任中学国文教员,上海世界书局编辑、编审,1946年任上海市立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副教授,1947年转入国立浙江大学中文系任教。蒋祖怡先生存学深思,勤于笔耕,著有《文章学纂要》、《史学纂要》、《诗歌文学纂要》、《王充卷》、《文心雕龙论丛》、《文则》、《罗隐诗选》、《钟嵘诗品笺证》、《全辽诗话》等。
蒋伯潜、蒋祖怡父子合著的著作计有《经与经学》、《诸子与理学》、《骈文与散文》、《小说与戏剧》、《论诗》、《词曲》、《章与句》、《字与词》、《体裁与风格》等十余种。
中国现代人道主义文学思潮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从四个阶段梳理了人道主义思潮在中国现代文学领域中的曲折发展过程,其中主要介绍了中外思想史、文学史上人道主义思想发生和...
新文学评论-(二十二) 本书特色 本书为新文学学会主办的文学评论集刊,本期设有“作家语录”、“文学新势力”、&l...
东线祭殇:极度冻馁中的厮杀 本书特色 上个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历时三年零一个月。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生的规模*大的一次战争。如今...
名联鉴赏辞典-(第2版) 本书特色 苏渊雷编写的《名联鉴赏辞典》本书收录名联一千余首。根据内容分为名胜、题赠、喜庆、哀挽、行业、谐巧等六部分。本书所选对联作者,...
军干子弟 本书特色 望着几位长眠于地下的至亲好友,在海南经济特区打拼了十几年,现任“京梦”集团董事长的杨元朝已然泪流满面,站在他旁边的有英子、李小岚、陈童、吴小...
神墓 7 死亡之地 本书特色 《神墓7:死亡之地》以主角辰南寻找万年前爱人雨馨、追索神魔灭亡遗秘的行迹为线索,引出浩茫六道、天地棋局,演绎出一部充满热血、壮烈、...
瑟谷學校是美國第一家「學習自主學校」,至今已有三十年歷史;是一所比夏山學校更自由的學校,其前衛的教育理念,三十年來的成功
养生诗词谚语 本书特色 中国的养生哲学,具有独特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于人们世世代代颐养天年、健康长寿可以说有着巨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本书以诗词、谚语、格言...
实现消除贫困和千年发展目标中的社会性别主流化:政策制定者和利益相关者指导手册 本书特色 《实现消除贫困和千年发展目标中的社会性别主流化:政策制定者和利益相关者指...
胡适.鲁迅.莫言-自由思想与新文学传统 本书特色 自由思想既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敏感话题,还是一种思想方法。本书通过阐释20世纪中国文学*具代表性的人物胡适、鲁迅、...
阿Q正传 本书特色 《阿Q正传六十图》是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阿Q正传》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农村小镇未庄为背景,塑造了一个以“精神胜利法”为主要特征的流浪汉...
新文学的民间传统-五四至抗战前的文学与民间关系的一种思考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六章,包括“民间”的现代价值、意义发现与审美认同、启蒙文学对“民间”的双重想象、文...
《浸食1》:在PUB唱歌的贝贝为了认识红茶,在搭讪时被红茶泼了一身热红茶,然后第二天就跑到红茶家与他同居。因为红茶的妻子是叛
文艺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 本书特色 本书试图对文学人类学和各具体门类的艺术人类学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综合探讨,展示全貌,并自然形成对其异同的比照和区分。全书共分九章,...
思和文存:第二卷:文学史理论新探 本书特色 陈思和编著的这本《思和文存(第2卷)》分民间文化形态、共名与无名、潜在写作、世界性因素四辑,内容包括:民间形态与现代...
人间词话 内容简介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的代表作,是百年来中国影响力至高的一部词话著作和美学经典。王国维用传统的词话形式及传统概念、术语和思维逻辑,融进了新的观...
文学理论中的重要概念-(第2版) 本书特色 《文学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涉及精神分析、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等文学和文化研究的热门领域,从中精选了*重要的...
野草/鲁迅吴冠中文学艺术笔记 鲁迅 黄山书社9787546136745 本书特色 《鲁迅·吴冠中文学艺术笔记》是融鲁迅经典著作、吴冠中插图为一体的高品位文学艺术...
这是一段尘封四十年的历史,当年的幸存者散落在各个角落,没有人问过他们到底发生了什么,当年的死难者早已化为白骨,连他们的后
这本书固然说的是一个年轻姑娘与她的家庭的事,但也属于一个时代,一个地方,在最终意义上,属于一个民族。这民族与我们西方人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