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收录《私语》《烬余录》等颇具张爱玲自传性的散文,《童言无忌》《姑姑语录》《公寓生活记趣》等有助于了解张爱玲家人、生活的散文,以及《自己的文章》《关于倾城之恋的老实话》等能更好地理解张爱玲创作的文章等;并首次收录*新发现的散佚作品《炎樱衣谱》《寄读者》。
读《小团圆》,不能不看张爱玲散文
全新修订,华丽上市!
散佚作品《不得不说的废话》等七篇首次收录,*新增补《炎樱衣谱》《寄读者》两篇文章。
读《小团圆》,对于不了解张爱玲的人来说,很难真正理解。谈到该书,张爱玲说:“看过《流言》的人,一望而知里面有《私语》、《烬余录》(港战)的内容,尽管是《罗生门》那样的不同。”可见,要想读懂《小团圆》,必要熟悉张爱玲散文。张爱玲的所有散文,主人公都是张爱玲自己,这里有她一生的经历与感受。
读了《小团圆》,再去读她的散文作品,如此才能真正体会张爱玲不同时期的人生体验与艺术追求。而且不光是《私语》、《烬余录》,还有《华丽缘》、《对照记》……张爱玲的所有散文,主人公都是张爱玲自己,这里有她一生的经历与感受。——止庵
张爱玲的文学生涯是从创作散文起步的。哪怕她没有写过一篇小说,她的散文也足以使她跻身二十世纪中国*优秀的散文家之列。——陈子善
夏志清:张爱玲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凡是中国人都应当阅读张爱玲的作品。
陈克华:世界上有华人华文的地方,就有人谈论张爱玲。
白先勇:张爱玲的写作风格独树一格,不仅是富丽堂皇,更是充满了丰富的意象。
南方朔:许多人是时间愈久,愈被遗忘,张爱玲则是愈来愈被记得。
木心:她称得上“活过”“写过”“爱过”。
侯孝贤:创作者最大的希望,是像张爱玲一样创造出可以留传下来的不朽作品。
蒋勋:张爱玲以诅咒的方式让一个世代随她一起死去.像一个大上海的幽魂,活在许多爱她的人的心中,她是那死去的蝴蝶,仍然一来再来,在每朵花中寻找它自己。仿佛因为她的死,月光都像魂魄了。
贾平凹:与张爱玲同活在一个世上,也是幸运,有她的书读,这就够了。
李碧华:“张爱玲”三个字,当中粉红骇绿,影响大半世纪。是一口任由各界人士四方君子尽情来淘的古井,大方得很,又放心得很——再怎么淘,都超越不了。
王安忆:她有足够的情感能力去抵达深刻,可她没有勇敢承受这种能力所获得的结果,这结果太沉重,她是很知道这分量的。于是她便觉攫住自己,束缚在一些生活的可爱的细节,拼命去吸吮它的实在之处,以免自己再滑到虚无的边缘。
叶兆言:她的大多数读者恐怕都和我们一样,或是觉得张应该一心一意写小说。天知道这世界上有多少痴心人在白白地等待她的下一部小说。
王德威:五四以来,以数量有限的作品,而能赢得读者持续支持的中国作家,除鲁迅外,只有张爱玲。
杨照:她的时代感是敏锐的,敏锐得甚至觉得时代会比个人的生命更短促。
苏童:我读张爱玲的作品,就像听我喜欢的音乐一样,张爱玲的作品不是古典音乐,也不是交响乐,而是民谣流派,可以不断流传下去的。
李渝:时间过去,运动过去,再看张爱玲,必须认可她的优越性。
余秋雨:她死得很寂寞,就像她活得很寂寞。但文学并不拒绝寂寞,是她告诉历史,20世纪的中国文学还存在着不带多少火焦气的一角。正是在这一角中,一个远年的上海风韵犹存。
李昂:这个女人好像替我及我们许多女人都活过一遍似的。
艾晓明:谁说张爱玲是避世的呢?她难道不是一直藉作品对读者推心置腹吗?那么,我们又怎么能说斯人已逝?在生活中、在作品中、在文学史中,我们注定还会时时遇到她,谈到她——张爱玲。
刘川鄂:女人大都不珍惜自己的才华,以男人的喜好为喜好,以男人的价值为价值,张爱玲是一个难得的例外,她顽强地活在她自己的世界里,处处有她的“此在”。
蔡康永:迷张爱玲的人,大多是贴身的迷、贴心的迷。
张爱玲(1920-1995),中国女作家。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1943年开始发表作品,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倾城之恋》、《金锁记》、短篇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和散文《烬余录》等。1952年离开上海,1955年到美国,创作英文小说多部。1969年以后主要从事古典小说的研究,著有红学论集《红楼梦魇》。已出版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传奇》、散文集《流言》、散文小说合集《张看》以及长篇小说《十八春》、《赤地之恋》等。
老成都记忆 本书特色 这里有原汁原味的成都民俗;这里有地道的川腔川韵;这里有浓厚的成都情结;这里是成都,有一种难以忘却的老成都记忆。老成都记忆 内容简介 成都是...
汪曾祺人生漫笔 内容简介 汪曾祺,1920年生,江苏高邮人,肄业于西南联大中文系。解放前当过中学教员,历史博物馆职员,解放后长期担任编辑工作,后在一个京剧团任编...
● “中国姓氏文化”少年小说开创之作!● 中宣部优秀儿童文学奖、金陵文学奖、《儿童文学》擂台赛大将作者范先慧精心创作!● 著名儿童文学家谭凤霞、黄蓓佳、汤汤、顾...
要走就要够狠 内容简介 多明尼卡·巴兰是个金发的哈佛女生,她是家中的独生女,也是个女性主义者。可她居然一个人背着旅行包,闯入*男性主义的社会。由波士顿到伊斯坦堡...
《绝代兵圣》内容简介:1972年春天,山东省临沂市银雀山发现了一座汉代古墓,一批竹简随之破土而出。这批宝藏的面世,揭开了新中国
2013-最佳纪实文学-中国好文学 本书特色 纪实文学是文学的“轻骑兵”,强调对现实的参 与和对生活的干预,是经世致用的活文学。由丁晓原 编著的《2013*佳纪...
英华沉浮录-五 本书特色 董桥:“我要求自己的散文可以进入西方,走出来;再进入中国,再走出来;再入……总之我要叫自己完全掌握得到才停止,这样我才有自己的风格。”...
《神秘硅谷》内容简介:这本回忆录记述着安娜(Anna Wiener)在硅谷工作的日子,看上去只是一本纯粹的工作回忆录,但安娜描述得富含文
2017-散文-21世纪年度散文选 本书特色 《2017散文》精选2017全年各文学刊物和报纸副刊上的散文40余篇,既有名家,也有新秀;既有汉族作家,又兼顾少数...
作者简介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1834—1896),英艺术家、诗人、翻译家、家具和纺织设计师,也是活动家、革命者。他是复兴英国传统纺织艺术...
奈良手记 本书特色 本书是奈良美智在1999-2000年记下的日记集。在那段时间里,他旅居德国,进行了大量创作,也同时在日本各地做了大小的展览,逐渐打开名气,后...
浮生杂记 本书特色 《辛酉全集》分三卷,分别是诗歌、随笔和小说,分别命名为《辛酉全集·诗歌卷:旅途中的月光》、《辛酉全集· 随笔卷:浮生杂记》、《辛酉全集·小说...
亲爱的日子 内容简介 何立伟能文能画,《亲爱的日子》是作者*新创作的散文和漫画集。文字部分分“远近”、“面孔”、“随忆”、“日常”四辑。“面孔”一辑里一律以人名...
严复书评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严复全部20多万言的书评文字。严复长于书评实践,没有系统的书评理论,其书评大部分是以按语形式写出的,小部分是完整的书评文章。严复的...
名家·名译--牛虻 本书特色 艾捷尔·丽莲·伏尼契*肖楠译的《牛虻(全译 本名家名译)(精)》讲述了:单纯幼稚的爱国青年亚 瑟因受忏...
我们彼此相互需要-劳伦斯散文选 本书特色 收录了数篇劳伦斯散文创作中的精品,主要分为对文明的反思、讨论文学和艺术、对两性关系的分析和对自己的评述几大部分。他对文...
如果天空不死 内容简介 历史的每一瞬间,都有无数的历史蔓展,都有无限的时间延伸。我们生来孤单,无数的历史和无限的时间因而破碎成片断。互相埋没的心流,在孤单中祈祷...
《鲁达基海亚姆萨迪哈菲兹作品选》旨在汇总世界文学创的精华,全面反映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文学的最高的成就,为读者提供世界第一
岁月满屋梁 本书特色 民国是一座惹人流连的戏台。星斗辈出的西南联大,实乃一折压轴。那时的才子风流多情,才女清高却难得,登场唱罢,一众公子名媛做着新浪潮的梦。然而...
大家小辑: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精装插图版) 本书特色 《给青年诗人的信》,辑录里尔克在一九○三至一九○八年间写给渴望成为诗人的青年卡卜斯的十封信。这些信是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