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大陆易帜,百万军队和民众跟随国民党政府迁台,一岁的李黎是这逃难途中的一员。她跟着父母和奶奶,经杭州、上海、福州,渡海到台湾。此后的1950年代,她在高雄凤山成长,读书,学画画,听收音机,好奇地观察周边世界……六十年后,李黎以她细腻的充满画面感的文字,起笔书写她的南台湾记忆,历历往事纷至沓来,父母情缘、家族往事、身世之谜不时进入记忆的河流;半世纪前的老物件、凤山的灿烂阳光,混合着糕饼铺的香气,宛若昨日时光再现;戒严时代台湾社会的氛围、留在大陆的只能悄声提及的亲人们,其实也早在幼小的心灵里刻下了烙印……
1、以1949之变为大历史背景的私人书写:不同于《1949:大江大海》波澜壮阔的宏大叙事,本书以细腻而充满画面感的感性书写刻画1950年代南台湾小镇光阴,透过孩子的眼光向我们勾勒出了似乎全然陌生又有几分熟悉的台湾社会氛围。这既是一位生在大陆、长在台湾,后留学美国、参加海外保钓运动的女作家的个人记忆,也是一九四九之变后两岸离迁的真实历史书写。2、这同时是一本异常感人的亲情之书,一本献给母亲的书,书中充满诸多关于亲人的亲切而美好的记忆。这一切与作者的身世有关:抱她到台湾、养育她长大的父母,实际上是舅父舅妈;她的亲生父母,一直留在大陆……作者说:“给了我生命、带我来到这世间的人,在大陆上。用爱心和耐心的营养浇灌我、养育我长大成人的,是带我来到台湾的人。每当想到自己的身世,就觉得是一个多么巧合的、大时代象征性的缩影。”
2012台北金鼎奖入围作品尉天骢、苏伟贞、骆以军联合推荐我非常非常喜欢这本书。读时,深深被超过我的什么撞击、感动……祝福这么美好的书在大陆出版。——骆以军《信睿》杂志专题文章《李黎的故乡与异乡》(杨在宇文):1968年,是李黎生命的转折点。19岁的李黎因缘际会跟随朋友去温州街巷子底,见到了形同隐居的自由主义者殷海光先生,对殷先生的博学与睿智深深慑服,也开始思索“什么才是理想的制度”。随后,专栏作家柏杨被捕,与她最亲密的干姊以及她最崇拜的小说家陈映真等人也被捕了。幼时学校里不可言喻的晦暗,成了一张真实存在、触手可及的黑网……
李黎,本名鲍利黎,祖籍安徽,1948年生于江苏南京。高雄女中、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后赴美留学,就读普度大学(PurdueUniversity)政治学研究所。1970年代,参与海外保钓运动。曾任编辑与教职,现居美国加州从事文学创作。曾获《联合报》短、中篇小说奖。李黎游历过世界许多国家,也经历过生命的种种转折,数十年来在两岸三地出版作品数十种。著有小说《最后夜车》《天堂鸟花》《倾城》《浮世》《袋鼠男人》《浮世书简》《乐园不下雨》等;散文《别后》《天地一游人》《世界的回声》《晴天笔记》《寻找红气球》《玫瑰蕾的名字》《海枯石》《威尼斯画记》《浮花飞絮张爱玲》《悲怀书简》《加利福尼亚旅店》等;译作有《美丽新世界》。
《2017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设计年鉴》内容简介:如果说一年一度的双十一是阿里的缩影,那么双十一的设计案例也绝对可以让大家窥见阿
战典-红二方面军征战纪实-2 本书特色 《战典2:红二方面军征战纪实》描述了土地革命战争历史时期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的征战过程,记述了南岔赤溪战斗、监利战...
《小亮老师的博物课:不可思议的花草树木》内容简介:《小亮老师的博物课》是“博物君”张辰亮专为5~12岁的小读者们创作的一套科普
祝勇作品集01-旧宫殿 本书特色 在祝勇的所有创作中,《旧宫殿》是*成功的一部。他在这部作品中充分展现了他的游刃有余——他的学术功底、语言优势和驾驭叙事的能力。...
看见与被看见 本书特色 这是一位诗人写就的文集,有异于普通随笔,情感流动于字里行间,思想闪烁于事理境遇,字字珠玑,文采斐然。文字读起来是很带劲的那种。虽然写的是...
黛芙拉·墨菲(1931- ),爱尔兰探险家、旅行作家,双亲是都柏林人。她常以骑自行车或徒步的方式旅行,并定期出版她在四大洲偏远地区的游记长达四十年。此外,她的写...
关于方文山的素颜韵脚诗 内容简介 诗,在这片疆域里,自成王道,自为流派。要用什么接近永恒的方式,来收藏纪念自己的心事,以便多年后还记得自己当时,曾经焦虑、欣喜、...
《法律何为》内容简介: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转型时期的法律与社会公正、乡土社会中的法律与秩序、法治:社会转型时期的制度建构——
《Protel 99 SE印制电路板设计教程》内容简介:本书主要介绍了设计印制电路板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并将其分解到不同的项目和任务中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第二部 本书特色 推荐购买权威定本 人民文学版四大名著推荐购买《红楼望月》(刘心武著)荣登王府井、西单等各大书店排行榜第1名,平民红学大师再...
《何裕民精准饮食抗癌智慧:生了胰腺癌怎么吃》内容简介:我们参考了国内外的权威研究资料,主要着眼于胰腺癌患者如何合理地“吃”
《我知道怎样去爱》内容简介:本书是由伊沙和老G编译的,囊括了俄罗斯最富盛名的女诗人阿赫玛托娃几乎一生的诗歌精品。整本诗集由四
从《国际歌》和《东方红》说起-周修睦杂文自选集 本书特色 《从<国际歌>和<东方红>说起:周修睦杂文自选集》是作者针对社会中的一些问题所作的杂文随感,通过对这些...
东京记 本书特色 田川,北京人,成长于宣武门。纪录片工作者,曾制作《回望梁启超》、《将军一去》、《满江红——抗战珍稀影像全记录》等纪录片。香港《明报周刊》专栏作...
李长吉评传 本书特色 朱氏解长吉,多持“诗”之观念,不同于学者之考据,亦异于汉学家之强说。正是,世事文章,源出苦雨一脉;细笔曲婉,颇得思致美也。 《李长吉评传》...
回望汪曾祺:岂惯京华十丈尘--汪曾祺地域文集·北京卷 本书特色 《岂惯京华万丈尘——汪曾祺地域文集·北京卷》精选了四十多篇优秀作品,分为小说和散文两大部分,其中...
中国经典神话 本书特色 博大的民间,深邃的民间 ——《民间经典文丛》总序 我们常常感叹:当鬼子入侵、政府空缺的非常时期,老百...
韩愈诗文选评 内容简介 本书选录哀祭文三篇。一篇祭古人,两篇祭亲友,都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特别是祭亲友的《祭十二郎文》和《祭柳子厚文》,真是一字一泪,血泪满纸。...
《写作这回事:创作生涯回忆录》内容简介:《写作这回事:创作生涯回忆录》一部分是回忆录,一部分是这位作家的小说课。这本佳的非虚
英华沉浮录-3 本书特色 《英华沉浮录(3)》系董桥上世纪九十年代在香港《明报》的同名专栏文章结集,主要记述作者读中文英文的心得,包括阅读、文物、文化、语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