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习着杜甫的诗句,我经常感慨于杜甫坚定不移的报国志向,宽广无边的大爱之心,深挚热切的真诚之情,百折不变的坚毅意志,以及他对自然界中美丽事物及景象敏锐的捕捉能力。本书以杜甫的诗歌为线索,从志向、大爱、真情、意志、美丽五个视角走进诗圣,感悟他厚重的人生。
诵习着杜甫的诗句,我经常感慨于杜甫坚定不移的报国志向,宽广无边的大爱之心,深挚热切的真诚之情,百折不变的坚毅意志,以及他对自然界中美丽事物及景象敏锐的捕捉能力。张英华编著的《诗卷长留天地间--品读诗圣杜甫》以杜甫的诗歌为线索,从志向、大爱、真情、意志、美丽五个视角走进诗圣,感悟他厚重的人生。
当夜走近,会有满天星光照临。当历史成为过往,会有无数俊杰成为天上的星辰,闪烁着仁爱与智慧的光辉。在如此璀璨的俊杰的星海中,有一颗星深深地触动着我心。这颗星被后人称为“诗圣”,而诗圣在人间生活的那些年,只是以“杜甫”的名字走过无数的艰辛。是的,在大唐盛世,在大唐由盛转衰的时期,杜甫只是大唐帝国无数臣民当中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位臣民罢了。可就是这样一位在人世间仅仅走过五十八个年头并且在当时饱尝贫贱之苦的诗人,却成了文学的天空中一颗极为明亮的巨星。沐浴着巨星的光辉,今世的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启迪呢?诵习着杜甫的诗句,我经常感慨于杜甫坚定不移的报国志向,宽广无边的大爱之心,深挚热切的真诚之情,百折不变的坚毅意志,以及他对自然界中美好的事物及美丽的景象敏锐的捕捉能力。“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表白他志向的诗句,是他于天宝七载()困守长安时向当时的尚书左丞韦济赠诗时直接倾诉出来的。时年,他三十六岁。正值心性成熟、智慧明达可以大有作为的壮年时期,却遇不到可以让他一展抱负的圣明之君。其内心的沉重可想而知。然而,此前此后,他的这份忠君报国之志无论遇到怎样的磨折与打击,却总是在他心血凝就的诗句里顽强地显现着,如不倦的海波般澎湃地涌动着,激昂着……他就是有这样一种豪迈高远的志向之人。他的一生颠沛流离。在奔波中感受过“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痛苦,品尝过“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的落魄,体味过“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的不幸。然而,无论他处于怎样困苦的境地,他都不仅仅记挂着自己的悲苦,他宽广而博大的胸襟中还装有多少人世间的悲苦啊。后人以“忧国忧民”来形容诗圣的形象,我却宁愿评价他为有深广博大之爱的诗人。他还是有着深沉凝重的真情的诗人。他的真诚表现在他对朋友深挚的情怀上,“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里融入的是对李白的深深挂念与关切之情;“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里浸透的是对久别重逢的老友卫八处士深厚的感念之情;“长笛邻家乱愁思,昭州词翰与招魂”里深蕴的是对亡友高适深重的缅怀之情。他的真诚表现在他对妻儿兄妹的深厚的情思里,“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在想象中,他让我们看到了夫妻团聚的美好画面;“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喝”,在抒怀时,他让我们感受到了慈父仁爱的包容的情怀;“生别展转不相见,胡尘暗天道路长”,“扁舟欲往箭满眼,杳杳南国多旌旗”,在他于同谷县所做的歌行体诗中,他让我们体会到了思念弟弟与妹妹的真挚的痛苦的情怀。他的真诚还表现在他对受苦的芸芸众生的关爱上。石壕村里夜久幽咽的泣声,新婚之时即别离之初的少妇,青海头无人收埋的森森白骨,普天下没有不漏之房可居的寒士……在在都牵系有他真诚的悲悯之情啊。或许正是因为有了豪迈高远的志向,宽广深厚的大爱,深沉凝重的真情,才使诗人有了百折不挠的意志,无论怎样的病痛、艰辛,无论遭逢怎样的苦痛,他都心心念念不忘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云白风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这些诗句同样见证着他坚韧的意志。他还是有着敏锐的感悟大自然美好事物的心灵的诗人哪。翠绿色的柳枝中鸣啭的黄鹂鸟,蔚蓝的天空中展翅翱翔的一行白鹭,西边远远的山上似乎千秋都不融化的积雪,门外停泊的经行万里的船舶,黄四娘家铺满小路的千朵万朵的鲜花,花上飞舞的似在游戏的蝴蝶……这些美丽的景象也鲜艳于诗人的笔下。也正是这样的大手笔,让这样的美丽光彩永存。本书就是从这五个视角走进诗圣,感悟他厚重的人生。是为情志篇。一己之思,一己之见,不揣浅陋,而竟欲著书立说之故,首先是源于对诗圣深深的敬重,并为其诗作深深触动,此为写作缘由之一。其次,反观我们今天的社会,当不少人被物欲驱使,奔走于利禄之途的时候,当不少人只顾一己之私,漠视大众利益的时候,当不少人被利欲熏心,作出伤天害理之事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够想到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有一位身处艰辛而不忘家国安危,饱受磨折而有悲天悯人情怀的平民诗人曾经在我们这块华夏大地上生存过、行吟过、热爱过、关心过……不是会有一股暖暖的热流从心间滑过么?杜甫是可以作为我们做人、行事的世范的,此为写书缘由之二。一介凡人,也可以成就千古伟业。杜甫不就是这样的人么?杜甫的一生是可以给普通人以深切的激励的,此为写书缘由之三。故将追慕之情化入此书字句之中。是为序。
张英华,文学学士,教育学硕士,中学高级教师,任教于房山区韩村河中学,北京市语文骨干教师。她先以读书为乐,继以教书为乐,现又以著书为乐。实则读书、教书、著书并乐。与刘猛合著《教师的幸福在哪里——四大途径有效提升幸福感》。所负责的“在诗歌教学中提高及评价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得到中共房山区委组织部2012年房山区优秀人才项目资助。
六朝怪谈-另类解读《幽明录》 本书特色 文人之作,虽非如释道二家,意在自神其教,然亦非有意为小说,盖当时以为幽明虽殊途,而人鬼乃皆实有,故其叙述异事,与记载人间...
庐山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用现代地球科学的新理论及旅游地学的新观点,在对前人资料收集判研的同时对庐山的旅游地学资源进行了实地系统的调查研究,在自己20多年来已存...
文章读本-三岛由纪夫文学讲义 本书特色 ★《假面的自白》《金阁寺》作者三岛由纪夫的“文学自白”,简体中文版首引进!★ 著名日本文化专家李长声作序,台湾作家杨照、...
从王维到苏轼-诗歌与禅学交会的黄金时代 本书特色 收录当代港台知名学者关于国学或传统文化的论文、专著等,作品兼具学术性与文学性,集学者一生之精粹,彰显人文社科研...
Aninspirationalstoryofadventureandbravery,ofayoungwomanlivingaprimitive,nomadicl...
民族主义:历史遗产与时代风云的交汇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力求以唯物辩证法和实事求是的立场,在翔实地占有资料的基础上,从历史性和时代性有机统一的角度出发,对近代以来...
在线阅读本书FromtheRevolutiontoourowntime,freedomhasbeenAmericasstrongestculturalbonda...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二十辑) 目录 竹书与诗学竹书《孔子诗论》刍议庄子与文论从时代背景看《逍遥游》本义及其对中国艺术精神的唤醒庄子逍遥义的历史演变说《庄子》之“...
文案:本书更收录该系列1-4部:第一部假面贵妇人第二部阿尔维安的骑士上第三部阿尔维安的骑士下第四部爱维哈德的公主在大国法连公
新文学评论-2015/1 VOL.4 NO.1 本书特色 黄永林、阎志、张永健主编的《新文学评论》为新文学学会主办的文学评论集刊,设有多个专题,如“作家语录”、...
瓶梅闲笔砚(梅节金学文存) 目录 牟言梦梅馆校本《金瓶梅词话》前言《金瓶梅》成书的上限《金瓶梅词话》成书于万历的新材料《金瓶梅》词话本与说散本关系考校从套用、窜...
その日暮らしの譲は、かつてお金持ちの家のお坊ちゃんだった。住んでいた屋敷が、自分の世話係だった岩瀬のものになっていると知
笑书神侠 本书特色 《百家讲坛》著名坛主为您讲述金庸小说的别样侠骨与柔情亦正亦邪 亦俗亦雅当北大醉侠与金庸狭路相逢语言幽默而犀利,于自嘲中又杂有对世事人情的冷...
赫西俄德:神话之艺 本书特色 赫西俄德是古希腊*重要的神话诗人之一。如果说荷马史诗为希腊文明提供了历史传奇的镜子,那么,赫西俄德的作品——《神谱》、《劳作与时日...
汽车营销实战:掌握工作方法与技巧的捷径 本书特色 本书针对汽车流通领域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汽车销售的实际案例,从汽车品牌营销管理和区域营销管理两个方面,介绍我...
清代扬州徽商与东南地区文学艺术研究(以“扬州二马”为中心) 内容简介 这部书所讨论的主要是“扬州二马”与当时文学艺术发展的关系,涉及到商业文化与文学的互动。马日...
民国洋房 内容简介 《民国万象》系列图书,不是一套严谨的史学著述,不是一套翔实写真的新闻报道,也不是一套时间线索分明的编年体记录,更不是一套抒发感怀的文学写照,...
走近名家:《读书》主持人周晓丽采访手记 目录 代序自序爱心点燃小橘灯——读《冰心全传》访吴青、卓如春晖滋润寸草心——读《傅雷家书》访傅敏犹记人间四月天——读《林...
大国寡民 本书特色 一瓶浓硫酸把武芳变成了“鬼”,惨绝人寰:1988年4月26日,悲惨之夜。大门敞开,多人参与施暴,集体围观不救。.司法机关办案不力,开脱罪犯,...
明清文学史讲演录 本书特色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在名师们手中,这门艺术往往呈现出丰富的色彩,放射出迷人的光芒。在当下的中国,学术著作往往呈现出严肃的面孔,给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