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字伯英
生卒:?~约公元192年
朝代:东汉
籍贯:敦煌酒泉(今甘肃安西县东)
成就:书法家,有“草圣” 之誉
张芝,生年不详,约卒于汉献帝初平三年(约公元192年),字伯英,敦煌酒泉(今甘肃安西县东)人,东汉大书法家,有“草圣” 之誉。张芝出身官宦之家,为家中长子,其父张奂曾任太常卿。《后汉书·张奂传》中记载长张芝与其季弟张昶并善草书。
《草圣张芝》王天一
张芝善章草,后脱去旧习,省减章草点画波磔,成为“今草”。 从中国书法史发展轨迹看,从甲骨文到篆成熟于秦,始出隶体,西汉隶书盛行,但已有草书,可谓篆、隶、草、行、真各体具备,但此时行笔迟缓且有波磔的隶书和字字独立带有隶意的章草都已不能满足人们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代之而兴的是书写起来快捷而流美的“今草”,社会上形成了“草书热”。张芝从民间和杜、崔那里汲取了草书的艺术精萃,创造了跨时代的大草,即有别于章草的“一笔书”,当时亦称“今草”,一时名噪天下,学者如云。张怀瓘《书断》称他“学崔(瑗)、杜(操)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转精其妙。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
张芝的草书影响了整个中国书法的发展,为书坛带来了无与伦比的生机,被誉为中国书圣的王羲之,对汉、魏书迹,惟推钟(繇)、张(芝)两家,认为其余不足观,并自认为草书不如张芝。狂草大师怀素也自谓草书得于“二张”(张芝、张旭)。草书大家孙过庭在其《书谱》中也多次提到他一生是将张芝的草书作为蓝本的,称“张芝草圣,此乃专精一体,以致绝伦”。
张芝刻苦学习书艺以至如醉如痴的精神也令人叫绝。西晋卫恒《四体书势》中记载:张芝“凡家之衣帛,必先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后人称书法为“临池”,即来源于此。其书“为世所宝,寸纸不遗”。
张芝的墨迹见《淳化阁帖》,收有五帖三十八行。张芝著有《笔心论》五篇,可惜早已失传。
《终年帖》局部
生平简介 公孙龙(约前320~前250),字子秉,战国末期赵国人,为名家代表人物之一。名家是活跃于战国中后期,提倡“正名实”学说的流派,即要“正彼此之是非,使名...
季梁是春秋早期的随国贤大夫,生活在“中国哲学结胎的时代”,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还是伟大的哲学家。从文献上看,有关季梁的记载并不多,《左传》仅二处,《...
许慎(约58—约147),字叔重,汝南召陵万岁里(今河南省郾城县东),东汉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语言学家,中国文字学的开拓者,有“字圣”之称。师事贾逵,曾任太尉...
生平简介法藏(643——712),字贤首,生于唐贞观十七年,俗姓康,因此也常被人称康法藏、康藏、康藏国师等。他是康居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撒马尔罕一带)人。对...
顾恺之(约346—407),字长康,小字虎头,江苏无锡人。东晋安帝义熙年间曾为散骑常侍,精通诗文、书法、音乐,而对绘画最为擅长,以“画绝、才绝、痴绝”而驰名于世...
生平简介 臧荣绪(公元414~488年),南朝齐东莞莒(今山东莒县)人,出生在官宦之家,祖父奉先曾任建陵(今江苏泰县)令,父庸民曾任国子学助教。荣绪幼年丧父,靠...
赞曰:自古书契之作而有史官,其载籍博矣。至孔氏籑之,上断唐尧,下讫秦缪。唐、虞以前,虽有遗文,其语不经,故言黄帝、颛顼之事未可明也。及孔子因鲁史记而作《春秋》,...
管仲所处的时代正是列国并峙,互相征战不休。当时在黄河下游比较活跃的大国有齐、鲁、郑、宋、卫;小国有邢、遂、谭、纪、杞。大国又分两派,一派是郑、齐、鲁,一派是宋、...
公孙弘,菑川薛人也。少时为狱吏,有罪,免。家贫,牧豕海上。年四十馀,乃学《春秋》杂说。 武帝初即位,招贤良文学士,是时,弘年六十,以贤良征为博士。使匈奴,还报,...
周公旦(公元前十一世纪)名姬旦,亦称叔旦,周文王第四子。他的采邑在周,故称为周公旦。周公旦是西周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同时也是著名诗人、学者、音...
张衡(78-139),字平子,汉族,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文学家、学者,在汉朝官至尚...
张芝,生年不详,约卒于汉献帝初平三年(约公元192年),字伯英,敦煌酒泉(今甘肃安西县东)人,东汉大书法家,有“草圣” 之誉。张芝出身官宦之家,为家中长子,其父...
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嶽,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於吕,或封於申,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後苗裔也。本姓姜氏,从其...
生平简介 萧子显(公元487年537年),字景阳,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齐高帝萧道成孙。历任太子中舍人、国子祭酒、侍中、吏部尚书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