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字长孙
生卒:东汉初年
朝代:东汉
籍贯:苍梧郡广信县人
简评:岭南经学家
生平简介
陈元,字长孙,陈钦之子,继承父业,对《左传》做了广博精深的考证与注释,著有《左传异国》(已佚)。
东汉初年,光武帝即位后,恢复了中央官学,设立了《五经》博士,古文经学被排斥于官学之外,引起古文派和今文派的冲突。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的论争再度掀起,重点放在是否设立《左传》博士的问题上。
建武四年(公元28年)正月,尚书令韩歆提出设立《左氏传》(《左氏春秋》只有古文经学,不象其它诸《经》皆有今、古两派)博士的建议。光武帝命群臣讨论。今文派学者反对,其代表人物范升奏“《左氏》之失凡十四事”,及“《左氏春秋》不可录三十一事”。陈元上疏皇帝,反驳范升提出的四十五条。陈钦指出范文的自相矛盾和谬误之处,并说《左氏》学是“至宝”,不应受抑制,请求“分明白黑,建立《左氏》”。此疏的意见十分尖锐强烈,光武帝再令群臣讨论。陈元与范升互相辩难达十余次之多,最后陈元辩胜。《左氏》学获光武帝允立。当时由太常提出一个《左氏》学博士候选名单,陈元列在第一。可是光武帝偏不用陈元而指定李封,于是议论哗然。正在这时,李封死,立《左氏》学之事遂干脆作罢。这实际上是与光武帝本人偏爱今文经学而与具有反谶纬倾向的古文经学格格不入有关。
《左氏》不立,博士未当成,陈元的经学知识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直至建武七年,他才被大司空李通辟用于司空府。据《经典释文·序录》说,他在司空府是担任南阁祭酒之职。陈元在司空府时,曾上疏皇帝,反对以司隶校尉督察三公的措施,提出:“人君患在自骄,不患骄臣;失在自任,不在任人”。不宜“夺公辅之任,损宰相之威”。这是针对光武帝不信用大臣、收相权而发的。限制相权正是光武建国后的一贯政策,这种悖光武帝做法的意见当然不被采用。建武十五年,著名今文学家欧阳歇为大司徒。欧阳龢又辟陈元入司徒府。陈元在司徒府时,又“数陈当世便事、郊庙之礼”。但仍未被光武帝采纳。同年十一月欧阳龢下狱死,陈元乃“以病去”。他辞归时已年老,不久卒于家。
陈元作为古文经学派代表,对《左氏春秋》的研究达到最高水平,与桓潭、杜林、郑兴齐名,在全国的学术界有着相当大的影响。据《后汉书·儒林传》说,“东汉初年,陈元在京城洛阳,以授徒为业,传《春秋左氏学》”。
陈元的著作,有《左氏同异》一书,早亡;《隋书·经籍志》有司徒椽《陈元集》一卷,亦注明为亡书。今所存陈元的文字仅有《后汉书·陈元传》中的两篇疏议。这是历史上岭南人最早撰述的文字记载。
评 价
陈钦、陈元父子作为岭南学术上有重大成就的学者,不但为同时期学者所承认,而且载入史册。《广东通志》、《广西通志》把陈氏父子列在首位,称“陈元独能以经学振兴一时,诚岭海之儒宗也。”现代著名史学家罗香林高度评价陈氏父子:“如《春秋左氏传》,广东最先倡导的人就是广信的陈元及其父陈钦。《春秋左氏传》由来已久,但不经陈元的研究和鼓吹,未必能立于官学。自此之后,《左传》在学术上的地位日益显著,对中国学术思想,影响很大,这是陈元的贡献。
生平简介 萧子显(公元487年537年),字景阳,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齐高帝萧道成孙。历任太子中舍人、国子祭酒、侍中、吏部尚书等职。...
生平简介 袁宏,晋成帝咸和三年(328年)出生于一个世族家庭。七世祖袁滂曾任东汉灵帝时的司徒,六世祖袁涣任过曹魏的郎中令,其后“袁氏子孙世有名位”。然而在袁宏年...
赞曰:自古书契之作而有史官,其载籍博矣。至孔氏籑之,上断唐尧,下讫秦缪。唐、虞以前,虽有遗文,其语不经,故言黄帝、颛顼之事未可明也。及孔子因鲁史记而作《春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按:车,古文;舆,今字。车又音居,是故,子舆、子车、子居,皆孟子之字也)。战国时期邹国人...
周文王,姓姬名昌,季历之子,汉族,西周奠基人。季历死后由他继承西伯侯之位,又称伯昌。又称周侯,周季历(周朝建立后,尊为王季)之子,姬姓,名昌。先秦时期贵族有姓有...
云“昔殷纣使师延作靡靡之乐”以下,皆《史记·乐书》之文也。言卫灵公之时,将之晋,至於濮水之上,舍,夜半之时,闻鼓琴之声,问左右,皆对曰:“不闻。”乃召师涓,听而...
乱世奇僧佛图澄是晋代的一位高僧。竺佛图澄,本姓帛,西域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人。他很小就出家了,勤奋好学,诵习佛经数百万字,擅长讲解文义。他未读过中国的儒家经典...
京房字君明,东郡顿丘人也。治《易》,事梁人焦延寿。延寿字赣。赣贫贱,以好学得幸梁王。梁王共其资用,令极意学。既成,为郡史,察举补小黄令。以候司先知奸邪,盗贼不得...
叔孙通者,薛人也。秦时以文学徵,待诏博士。数岁,陈胜起山东,使者以闻,二世召将即反,罪死无赦。愿陛下急发兵击之。”二世怒,作色。叔孙通前曰:“诸生言皆非也。夫天...
仓颉,原姓侯冈,名颉,号史皇氏,相传汉字的发明者,也是道教中文字之神,俗称仓颉先师 、制字先师、仓颉至圣等,被后人尊为中华文字始祖。 仓颉生有“双瞳四目”,纬书...
弃皇位,求佛法 安清,字世高,安息国(今伊朗高原东北部,西方典籍中称为帕提亚国)的王子。因汉时常在外国人名前冠以其所在国名作为姓,所以他就被称为安世高。他虽然居...
戴逵(326-396),字安道,谯郡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镇)人,居会稽剡县(今浙江嵊州)。东晋著名画家、音乐家。少负才名,初就学于名儒范宣,画《南都赋》,使...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中期哲学家,庄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汉族,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又说河南商丘)人。做过宋国地方漆园吏。庄子是我国先秦(战...
生平简介 裴松之士族官僚家庭出身,祖父裴昧官居光禄大夫,父裴圭曾任正员外郎。裴松之从小喜爱读书,8岁时已熟知《论语》、《诗经》诸书。后博览典籍,学识日进。晋孝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