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字道将
生卒:大约生于291年,卒于361年
朝代:东晋
籍贯:蜀郡江原小亭乡(今崇州市三江镇)人
简评:东晋史学家
生平简介
常璩,字道将,东晋蜀郡江原小亭乡(今崇州市三江镇)人。大约生于291年,卒于361年。常璩出生于常家大族,青少年时期广读典籍,掌握了极其渊博的知识。中国十六国时期成国建立者成武帝李雄在四川建立政权后,注意网罗旧家大族,任命常璩为散骑常侍。这是个咨询性质的职务,成天要追随在皇帝左右,随时回答皇帝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
347年,东晋大将桓温伐蜀,军至成都,成汉灭亡。桓温在四川停留期间招募贤才,器重常璩,称他为“蜀之良也”,授以参军之职。入晋后,常璩居东晋都城建康。东晋朝廷重中原故族,轻蜀人。时常璩已老,又受歧视,遂怀愤裒削旧作,改写成《华阳国志》,旨在赞誉巴蜀文化悠远,人才济济,以反抗建康士流对蜀人的轻藐。因资料新颖可靠,叙述得法,文词典雅,而成为名闻中外、影响深远的史学巨著。是研究我国西南地区山川、历史、人物、民俗的重要史料和现存最早的以“志”为名的地方志。
主要著述
晋常璩之《华阳国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志,它不仅记载有从远古至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7),今西南以及陕甘鄂部分地区古代史地、人物的丰富内容,而且在书中弘扬起了“大一统”、“民本”、“旌昭仁贤”等旗帜,这源于常璩高远深邃的史识。常璩不仅在书中高扬“大一统”思想,而且还身体力行,为促使国家统一作出了实际贡献,又在门第森严之际,倡扬“以民为本”,呼吁“选贤任能”。这些无疑超越了时代的拘囿。
《华阳国志》正是融汇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精神,蕴涵了中华民族“民生民本”、“选贤任能”的传统,而发出流光溢彩。
《华阳国志》内容和体例都较完备,被后来的史学家所借鉴。
人物生平 贾谊的一生相当短暂,总共只有三十三个春秋,但他的经历却非常丰富。他的家乡在河南洛阳,从小就博览群书,对儒家经典有过系统的学习,而且颇有心得。 公元前1...
顾恺之(约346—407),字长康,小字虎头,江苏无锡人。东晋安帝义熙年间曾为散骑常侍,精通诗文、书法、音乐,而对绘画最为擅长,以“画绝、才绝、痴绝”而驰名于世...
张昶,字文舒,敦煌渊泉(今甘肃安西县东)人。东汉末年大将张奂之子、书法家张芝季弟。为黄门侍郎。尤善章草,书类伯英,时人谓之亚圣。极工八分,又善隶。其书有《西岳华...
曹喜,字仲则,生卒年不详,东汉扶风平陵人,汉章帝时为秘书郎。工篆、隶,尤以创悬针垂露之法著名。西晋卫恒《四体书势》云:“汉建初中,曹喜善篆,少异于(李)斯,而亦...
陈遵,字孟公,西汉末期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生年不详,约卒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身长八尺,相貌奇伟。略通传记,赡于文辞。平时嗜酒成性,不拘礼...
汉兴,承秦灭学之後,景、武之世,董仲舒治《公羊春秋》,始推阴阳,为儒者宗。宣、元之後,刘向治《穀梁春秋》,数其祸福,传以《洪范》,与仲舒错。至向子歆治《左氏传》...
韩婴,燕人也。孝文时为博士,景帝时至常山太傅。婴推诗人之意,而作内、外《传》数万言,其语颇与齐、鲁间殊,然归一也。淮南贲生受之。燕、赵间言《诗》者由韩生。韩生亦...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
诸葛瑾(174年-241年),字子瑜,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东汉末年三国时期东吴重臣,官至太傅。诸葛瑾是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胞兄,其子诸葛恪也在东吴官至太傅...
胡毋生,齐人也。孝景时为博士,以老归教授。齐之言春秋者多受胡毋生,公孙弘亦颇受焉。 ——摘自“国学宝典”《史记》-卷一百二十一·儒林列传第六十一/百衲本 胡毋生...
赞曰:自古书契之作而有史官,其载籍博矣。至孔氏籑之,上断唐尧,下讫秦缪。唐、虞以前,虽有遗文,其语不经,故言黄帝、颛顼之事未可明也。及孔子因鲁史记而作《春秋》,...
诸葛诞(?~258)三国时期魏将,字公休,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人,诸葛丰之后,诸葛亮和诸葛瑾的堂弟。初以尚书郎为荣阳令,累迁御史中丞尚书,是三国时曹魏后期的...
生平简介 班彪(公元3年~54年),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叔皮,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出生于官宦世家,从小好古敏求。其祖先于秦汉之际在北方从事畜牧业致富...
戴逵(326-396),字安道,谯郡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镇)人,居会稽剡县(今浙江嵊州)。东晋著名画家、音乐家。少负才名,初就学于名儒范宣,画《南都赋》,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