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经异文》·十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陈士元撰。士元有《易象钩解》,已著录。是编考订《五经》文字异同,大抵以许慎《说文》、陆德明《经典释文》为主,而捃摭杂说附益之。所援据颇为寒窘。如《易本义》《坤》初爻《小象》“顺当作慎”,《诗集传》“景,古影字”之类,亦缕载之。又如宋本“恒”之作“恒”避真宗讳,犹“真”之作“贞”避仁宗,讳“慎”之作“昚”避孝宗讳。而於《恒卦》注曰:“,《释文》作恒。”殊为失考。至“雝雍”一字,而於《书》“於变时废”注:“《路史》作时雍”。“睂”、“眉”一字,而於“以介眉寿”注:“吕氏《读诗记》眉作睂”。益可以不必矣。
《松源经说》·四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国朝孙之騄撰。之騄所辑《尚书大传》,已著录。是编皆说经之文。或提举一义,各立篇题。
《六经正误》·六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宋毛居正撰。居正字谊父,或曰义甫。义、谊,父、甫,古字通也。衢州人。免解进士晃之子,
《五经稽疑》·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朱睦撰。睦有《易学识遗》,已著录。据《明史·睦传》,称其万历五年举周藩宗正,领宗学
《古经解钩沉》·三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余萧客撰。萧客字仲林,长洲人。是编采录唐以前诸儒训诂。首为《叙录》一卷,次《
《十一经问封》·五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旧本题“何异孙撰”,不著时代。考其第二卷中论《孟子》彻法、助法,称大元官制承宋职田
《融堂四书管见》·十三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宋钱时撰。时有《融堂书解》,已著录。此编凡《论语》十卷、《孝经》一卷、《大学
《十三经注疏正字》·八十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沈廷芳撰。廷芳字椒园,仁和人。乾隆丙辰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编修。官至
《朱子五经语类》·八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程川编。川字鄜渠,号春昙,钱塘人。乾隆元年荐举博学鸿词。是书成於雍正乙巳,
《四如讲稿》·六卷(福建巡抚采进本)宋黄仲元撰。仲元字善甫,号四如,莆田人。咸淳七年进士。授国子监簿,不赴。宋亡,更名渊
《勉菴说经》·十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齐祖望撰。祖望字望子,号勉菴,广平人。康熙庚戌进士,官至南安府知府。是书凡《读易
《谈经》·九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郝敬撰。敬有《周易正解》,已著录。此书一名《经解绪言》。敬所著《九经解》,凡一百六十五
《五经异文》·十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陈士元撰。士元有《易象钩解》,已著录。是编考订《五经》文字异同,大抵以许慎《说文
《七经图》·七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明吴继仕编。继仕字公信,徽州人。案宋《馆阁书目》载《六经图》六卷,杨甲撰,毛邦翰
《三经附义》·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李重华撰。重华字君实,号玉洲,吴江人。雍正庚戌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是编所说,凡《
《群经补义》·五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国朝江永撰。永有《周礼疑义举要》,已著录。是书取《易》、《书》、《诗》、《春秋》、《
《六经奥论》·六卷(浙闽总督采进本)旧本题“宋郑樵撰”。朱彝尊《曝书亭集》有是书《跋》,曰:“成化中旴江危邦辅藏本,黎温
《群经辨疑录》·三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周洪谟撰。洪谟字尧弼,长宁人。正统乙丑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谥文安。事迹具《明史
《五经绎》·十五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邓元锡撰。元锡有《三礼编绎》,己著录。是书凡《易》五卷、《书》二卷、《诗》三卷、《
《拙存堂经质》·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冒起宗撰。起宗字宗起,如皋人。崇祯戊辰进士,官至湖广布政使参议。是书凡九十六篇,
《九经图》(无卷数,福建巡抚采进本)国朝杨魁植编。其子文源增订。魁植字辉斗,文源字泽汪,长泰人。是书以信州学宫石刻《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