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补音》·三卷(衍圣公孔昭焕家藏本)
唐人旧本,宋宋庠补葺。庠字公序,安陆人,徙居雍邱,天圣二年进士第一,历官检校太尉、平章事、枢密使,封莒国公,以司空致仕,谥文宪,事迹具《宋史》本传。自汉以来注《国语》者,凡贾逵、王肃、虞翻、唐固、韦昭、孔晁六家,然皆无音。宋时相传有《音》一卷,不著名氏。庠以其中鄯州字推之,知出唐人,然简略殊甚,乃采《经典释文》及《说文》、《集韵》等书,补成此编。观《目录》前列二十一篇之名,详注诸本标题之异同。后列《补音》三卷,夹注其下曰:庠自撰附於末。知其初本附《韦昭注》后。后人以《昭注》世多传本,遂抄出别行。明人刊本,又散附各句之下,间多脱误,盖非其旧。此本犹从宋本录出。其例,存唐人《旧音》於前。《旧音》所遗及但用直音而阙反切者,随字增入,皆以“补注”二字别之。其释正文者,大书其字,夹注其音。其释《韦昭注》者,亦大书其字,而冠以“注”字为别。较陆德明《经典释文》以朱墨分别经注,辗转传写,遂至混合为一者,颇便省览。《自记》称旧本参差不一,最后得其同年宋缄本,大体为详。因取公私书十五六本,与参互考正,以定是编。其辨证最为详核。惜其前二十一卷全佚,仅存此音也。又庠此《音》实全收唐人旧本,而附益其说,故谓之《补》。诸家著录,惟署庠名,殊为失考。今仍标唐人於前,以存其实焉。
《辨苗纪略》·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俞益谟撰。益谟字嘉言,号澹菴,宁夏人,官至湖广提督。康熙四十二年,辰州红苗为乱,
《革朝志》·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许相卿撰。相卿有《史汉方驾》,已著录。是编记建文一朝君臣始末。仍用记传之体,而以门目
《东观奏记》·三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唐裴庭裕撰。庭裕一作廷裕,字膺馀,闻喜人,官右补阙。其名见《新书·宰相世系表
《平蛮录》·一卷(左都御史张若溎家藏本)明王轼撰。轼字用敬,公安人,天顺甲申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谥襄简,事
《南泰纪略》·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尹耕撰。耕字子莘,蔚州人,嘉靖壬辰进士,官至河南按察司佥事。明嘉靖四年,广
《国初事迹》·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刘辰撰。辰字伯静,金华人。太祖起兵之初,署吴王典签。又入李文忠幕府,建文中
《北楼日记》·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考《明史·神宗本纪》,万历二十年,宁夏致仕副总兵哱拜杀巡抚都御史党馨、
《治世馀闻》·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撰人名氏。所记皆明孝宗时事。考《明史·艺文志》有陈洪谟《治世馀闻》四卷。
《事辞辑馀》·(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沈謏撰。前有謏《自序》。其私印一曰“沈謏之印”,一曰“渚椒”。卷首又有“渚椒手
《典故纪闻》·十八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余继登撰。继登字世用,号云衢,交河人,万历丁丑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谥文恪,事迹
《平闽记》·十三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杨捷撰。捷字元凯,镶黄旗汉军,官至昭武将军、江南提督。是编皆其康熙十七年征剿郑成
《战国策注》·三十三卷(衍圣公孔昭焕家藏本)旧本题汉高诱注。今考其书,实宋姚宏校本也。《文献通考》引《崇文总目》曰:《战
《鲍氏战国策注》·十卷(内府藏本)宋鲍彪撰。案:黄鹤《杜诗补注》、郭知达《集注九家杜诗》引彪之语,皆称为“鲍文虎说”,则
《大金吊伐录》·四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其书纪金太祖太宗用兵克宋之事,故以“吊伐”命名。盖薈萃故府之案籍,编次成
《广王卫王本末》·一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宋陈仲微撰。仲微字致广,高安人,嘉泰二年举进士。调莆田尉。咸淳中为兵部侍郎。丙
《避戎夜话》·一卷(两浙总督采进本)宋石茂良撰。案陈振孙《书录解题》,载茂良字太初,其爵里则振孙亦未详,无可考也。是编载
《否泰录》·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刘定之撰。定之有《易经图释》,已著录。初,英宗北狩,也先乞遣报使,景帝不许。
《碧溪丛书》·八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不著编辑者名氏。诸家书目亦不著录。其目凡八,曰《吴武安公功绩记》,记吴玠战功;曰蔡
《守汴日志》·一卷(大学士英廉家藏本)明李光壂撰,光壂,祥符人,崇祯十五年以城守功由贡生议叙知县。是编成於崇祯癸未,光壂
《南城召对录》·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李时撰。时字宗易,号松溪,任邱人,弘治壬戌进士,官至华盖殿大学士,谥文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