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本义述蕴》·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姜兆锡撰。兆锡字上均,丹阳人。康熙庚午举人,乾隆初荐充三礼馆纂修官。是书取名《述蕴》者,盖取《通书》“圣人之精画卦以示,圣人之蕴因卦以发”之义。大旨恪遵朱子《本义》,如解《屯卦》六二“匪寇婚媾”句,解《否卦》“否之匪人”句。舍《本义》而从程《传》、孔疏者,亦偶有之,非其通例也。其《经》、《传》之次第,则於卦画之后继以《彖辞》、《彖传》,於《彖辞》、《彖传》之后继以《象辞》、《象传》,而《乾》、《坤》二卦则又割《文言传》为二段,分缀於《彖》、《象》二传之下。其以《大、小象传》列《彖传》后者,自谓用今本《乾卦》之例。列《彖传》於《彖辞》后者,自谓用今本《坤卦》之例也。然割裂《文言》,又用何例乎?既非今本,又非古本,殊为进退无据。又既解《本义》之九图,而《卦变》一图其说与《本义》互异者,置不一言,亦为疏漏。至订定《杂卦》《大过》以下八卦,本蔡渊之说而小变之,以《渐》、《归妹》、《既济》、《未济》四卦相次为隔句韵体,亦殊勇於改《经》也。
《像钞》·六卷(内府藏本)明钱一本撰。一本有《像象管见》,已著录。是书虽以“像”为名,实则衍陈抟之数学。凡《卦图》二卷,
《周易读翼揆方》·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孙梦逵撰。梦逵字中伯,常熟人。乾隆壬戌进士,官至宗人府主事。是编不取陈抟《先
《周易乾凿度》·二卷(永乐大典本)案《周易乾凿度》,郑康成注,与《乾坤凿度》本二书。晁公武并指为仓颉修古籀文,误并为一,
《易数钩隐图》·三卷、附《遗论九事》·一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宋刘牧撰。牧字长民,其《墓志》作“字先之”,未详孰是,或有
《周易蛾术》·七十四卷(户部尚书王际华家藏本)国朝倪涛撰。涛字崐渠,钱塘人。其书於每卦中分《尚辞》、《尚变》、《尚象》、
《周易私录》(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明王樵撰。樵字明逸,号方麓,金坛人。嘉靖丁未进士。官至刑部侍郎,改南京都察院右都御
《易小帖》·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毛奇龄说《易》之语,而其门人编次成书者也。奇龄所著经解,惟《仲氏易》及《春秋传》二
《周易感义》(无卷数,两江总督采进本)此书为未刻稿本,中多朱墨涂乙。其撰人姓名,墨笔题“东海衲民岳岚墨山氏述”,盖所自书
《易经说意》·七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陈际泰撰。际泰字大士,临川人。崇祯甲戌进士。官行人司行人。《明史·文苑传》附见《
《易疑》·三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陈言撰。言字献可,号东涯,海盐人。嘉靖丁酉举人。其书用《周易》注疏本,题《上经》曰“
《砚北易钞》·十二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国朝黄叔琳撰。叔琳字昆圃,大兴人。康熙辛未进士,官至詹事府詹事。乾隆辛未恩加吏部
《日讲易经解义》·十八卷康熙二十二年,圣祖仁皇帝御定。《易》为四圣所递传,则四圣之道法、治法具在於是。故其大旨在即阴阳往
《洗心斋读易述》·十七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潘士藻撰。士藻字去华,号雪松,婺源人。万历癸未进士。官至尚宝司少卿。事迹附见
《易经告蒙》·四卷、《图注》·三卷(侍讲刘亨地家藏本)国朝赵世回撰。世回字铎峰,湘潭人。是书凡例称遵仿《本义》分卷,然其
《易学启蒙小传》·一卷、附《古经传》·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税与权撰。与权始末未详。据其《自序》,知为魏了翁门人。据书
《易传义》·十二卷(内府藏本)不著编辑者名氏。取程子《易传》、朱子《易本义》合为一书,冠以《图说》、《纲领》各一篇。皆从
《杨氏易传》·二十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宋杨简撰。简字敬仲,慈溪人。乾道五年进士。官至宝谟阁学士,大中大夫。事迹具《宋史
《看易凡例图说》·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龙子昂撰。子昂,泰和人。嘉靖庚子举人。官知县。是编不标书名,前列《读易凡例》共
《读易近解》·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汤秀琦撰。秀琦号弓菴,临川人。顺治中以岁贡生官鄱阳县训导。是编取《周易图说》为之
《易辰》·九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贺登选撰。登选号澹馀,鄱阳人。崇祯甲戌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是书以三百八十四爻取象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