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斋语录》·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宋过源撰。卷末有源行实一编,称源字道源,号浩斋,其先浙东人。至高祖徙於临川。源生有异徵,笃志圣贤之学,以斯文自任。嘉祐间召为国子直讲,不赴。卒於崇宁丙戌九月。并载所著述甚富,今皆不传,惟此书仅存上卷,为其门人永新龙图所录。下卷为其门人白城章伟所录,而其从孙勖刊之。然所列书名,《宋史》及诸家书目皆不著录,其中疑窦尤多。如行实称源生於丙子,不著年号,以召於嘉祐,卒於崇宁推之,当生於仁宗景祐丙子,则卒时年七十一,召时年二十馀,是於邵、周、张、程皆为行辈。当时所称,不过曰尧夫、茂叔、子厚、伯淳、正叔而已。诸家之书可考,而此曰邵子、周子、张子、程子,非同时语也。李焘《长编》凡所有徵召,如胡瑗、孙复、常秩之类,无不具书。源见徵既在嘉祐中,何以嘉祐首尾八年,《长编》皆不见其事?伊川《易传》据杨时跋,则临没以稿授张绎,至政和初时乃排比成书。源卒於崇宁五年,在伊川前。其时《易传》未出,何以论程传之得失?自朱子以前,无以《大学》为曾子作者,故攻朱子者以《章句》为口实,此书乃已称曾子,何以自北宋以来无人引及?《大学》、《中庸》自二程子始表章其书,於《礼记》中取出别行,后人辨难者惟引梁武帝有《中庸义疏》,宋仁宗尝书《大学》赐进士,以为先於程子而已。此书乃先有《大学》定本、《中庸》定本,又何以宋儒无一语及之耶?观其论乐以黄钟为三寸九分,是《吕氏春秋》之文李文利不得其解,衍为异说者也。万历以前,安有是僻论乎?其跋称有秦观、谢无逸二序。观《淮海集》具在,实无此文。无逸《溪堂集》虽佚,而诗文散见《永乐大典》中,今已裒辑成帙,亦无此文。其依托可以概见。又末附其从孙勖祖光赋,称宣和乙巳,余在辽阳。乙巳为靖康前一年,两国兵交,信使且艰於往来,游学之士安能越国至是?其伪尤不问而知矣。
《三立编》·十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国朝王梓编。梓字琴伯,郃阳人。官崇宁县知县。是编取明王守仁著述,分类编辑。以讲学者为
《温氏母训》·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明温璜录其母陆氏之训也。璜初名以介,字於石,号石公。后以梦兆改今名,而字曰宝忠。乌
《说理会编》·十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季本撰。本有《易学四同》,已著录。本为王守仁门人。自序谓亲闻姚江之传,而同门之士
《张子抄释》·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吕柟撰。是编摘录张子之书。以《西铭》、《东铭》为冠,次《正蒙》十九篇,次《经学理窟
《学案》·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王甡撰。甡字无量,金坛人。是编大旨主於救姚江末流之失。首录四书之文,列为孔子、颜子、
《日言》·一卷(衍圣公孔昭焕家藏本)明孔承倜撰。承倜字永冠,曲阜人。先圣六十代孙。官保定县知县,终於荆王府长史。是书乃承
《性理图说》·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徐中撰。中字成中,鄱阳人。是书分无极、天道、性命诸类。语多陈因,无足采录。
《浩斋语录》·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旧本题宋过源撰。卷末有源行实一编,称源字道源,号浩斋,其先浙东人。至高祖徙於临川。源
《知非录》·一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邓锺岳撰。锺岳字东长,号悔庐,聊城人。康熙辛丑进士第一。官至礼部左侍郎。是编盖其晚
《近取编》·二卷(陕西巡抚采进本)明胡缵宗撰。是编取《朱子要语》厘成二卷,名曰《近取》者,谓取诸切近日用,以救宗金谿者之
《读书录》·十一卷、《续录》·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薛瑄撰。瑄字德温,河津人。永乐辛丑进士。官至礼部右侍郎,入阁预机
《心学宗》·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方学渐撰。学渐有《桐彝》,已著录。是书专明心学,自尧舜至於明代诸儒,各引其言心之语,
《白鹿洞规条目》·二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王澍撰。澍有《禹贡谱》,已著录。是编取朱子《白鹿洞规》为纲,而分类条析,证
《性理备要》·十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王三极撰。三极号少墩,仙游人。是书成於万历丁亥,取《性理大全》,摘其要语,以便诵
《大儒粹语》·二十八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顾栋高撰。栋高字季任,又字未馀,吴江人。是书摘录周子、二程子、张子、杨时、谢
《心经附注》·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程敏政撰。敏政有《宋遗民录》,已著录。其书以真德秀《心经》仅《书》一条,《诗》二条
《上蔡语录》·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曾恬、胡安国所录谢良佐语,朱子又为删定者也。良佐字显道,上蔡人。登进士第。建中靖国
《陆子学谱》·二十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李绂撰。是编发明陆九渊之学。首列八目,曰辨志,曰求放心,曰讲明,曰践履,曰定宗
《明良交泰录》·十八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尹直撰。直有《名臣赞》,已著录。是编为其致仕以后所作。成於弘治十七年,而表上於
《通言》·一卷(永乐大典本)宋吴沆撰。沆有《易璇玑》,已著录。此书亦语录之类。如曰不求过於人而人不能及之者,善道也。不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