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经本义》·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周秦越人撰,元滑寿注越。人即扁鹊,事迹具《史记·本传》。寿字伯仁,《明史·方技传》称为许州人,寄居鄞县。案朱右《扌婴宁生传》曰:世为许州襄城大家,元初,祖父官江南,自许徙仪真,而寿生焉。又曰:在淮南曰滑寿,在吴曰伯仁氏,在鄞越曰扌婴宁生,然则许乃祖贯,鄞乃寄居,实则仪真人也。寿卒於明洪武中,故《明史》列之方技传。然戴良《九灵山房集》有怀滑扌婴宁诗曰:海日苍凉两鬓丝,异乡飘泊已多时。欲为散木留官道,故托长桑说上池。蜀客著书人岂识,韩公卖药世偏知。道涂同是伤心者,只合相从赋黍离。则寿亦抱节之遗老,托於医以自晦者也。是书首有张翥序,称寿家去东垣近,早传李杲之学。《扌婴宁生传》则称学医於京口王居中,学针法於东平高洞阳。考李杲足迹未至江南,与寿时代亦不相及。翥所云云,殆因许近东垣,附会其说欤?《难经》八十一篇,《汉·艺文志》不载。隋、唐志始载《难经》二卷,秦越人著,吴太医令吕广尝注之。则其文当出三国前。《广书》今不传,未审即此本否?然唐张守节注《史记·扁鹊列传》所引《难经》,悉与今合,则今书犹古本矣。其曰《难经》者,谓经文有疑,各设问难以明之。其中有此称经云而《素问》、《灵枢》无之者,则今本《内经》传写脱简也。其文辨析精微,词致简远,读者不能遽晓,故历代医家多有注释。寿所采摭凡十一家,今惟寿书传於世。其书首列汇考一篇,论书之名义源流。次列阙误总类一篇,记脱文误字。又次图说一篇,皆不入卷数。其注则融会诸家之说而以己意折衷之,辨论精核,考证亦极详审。《扌婴宁生传》称《难经》本《灵枢》、《素问》之旨,设难释义,其间荣卫部位,脏府脉法,与夫经络腧穴,辨之博矣,而阙误或多。愚将本其旨义,注而读之。即此本也。寿本儒者,能通解古书文义,故其所注视他家所得为多云。
《伤寒指掌》·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皇甫中撰。中字云洲,仁和人。其书原始《内经》,发明仲景立法之意,於诸家议论独推陶
《痘证理辨》·一卷、《附方》·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汪机撰。前列诸家治痘方法,后引浙中魏氏之说以辨之。自序云,嘉靖庚寅
《御定医宗金鉴》·九十卷乾隆十四年奉敕撰。首为订正《伤寒论注》十七卷,次为订正《金匮要略》注八卷。盖医书之最古者无过《素
《急救仙方》·六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其书《宋志》及诸家书目均未著录。惟焦竑《国史经籍志》载有《救急仙方》十一卷
《格致馀论》·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元朱震亨撰。震亨字彦修,金华人。受业於罗知悌,得刘守真之传。其说谓阳易动,阴易亏,独
《伤寒微旨》·二卷(永乐大典本)宋韩祗和撰。是书《宋史·艺文志》不载。陈振孙《书录解题》载有其名,亦不著作者名氏。但据序
《续素问钞》·九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汪机撰。机有《针灸问对》,已著录。是编因滑寿《素问钞》采王冰原注太略,因重为补录
《病机气宜保命集》·三卷(两淮盐政采进本)金张元素撰。元素字洁古,易州人。八岁应童子举。二十七试进士,以犯庙讳下第。乃去
《伤寒悬解》·十五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国朝黄元御撰。是书大旨,谓汉张机因针灸刺法已亡,而著《伤寒论》以治外感之疾。其理
《医方选要》·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周文采编。李时珍《本草纲目》引作周良采,字之讹也。其里贯未详。是书乃其为蜀献王椿侍
《博济方》·五卷(永乐大典本)宋王衮撰。衮,太原人。其仕履未详,惟郎简原序称其尝为钱塘酒官而已。此书诸家书目皆著录,惟《
《药镜》·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蒋仪撰。仪,嘉兴人。正德甲戌进士,其历官未详。是编前后无序跋。惟凡例谓医镜之镌,骈车海
《医旨绪馀》·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孙一奎撰。大旨发明太极阴阳五行之理,备於心身,分别脏腑形质手足经上下宗气卫气荣气三
《素问注证发微》·九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马莳撰。莳字仲化,会稽人。其说据《汉志·内经》十八篇之文,以《素问》九卷、《灵
《太医局程文》·九卷(永乐大典本)宋时考试医学之制也。其命题有六,一曰墨义,试以记问之博;二曰脉义,试以察脉之精;三曰大
《医开》·七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王世相撰。世相字季邻,号清溪,蒲州人。吕柟之门人也。官延川县知县。是书凡分二十
《长沙药解》·四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国朝黄元御撰。张机《伤寒论》共一百十三方,《金匮玉函经》共一百七十五方,合二书所用
《千金要方》·九十三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唐孙思邈撰。思邈,华原人。《唐书·隐逸传》称其少时,周洛州刺史独孤信称为圣童。及
《疮疡经验全书》·十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旧本题宋窦汉卿撰。卷首署燕山窦汉卿。而申时行序乃称汉卿合肥人,以疡医行於宋庆历
《产宝诸方》·一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宋史·艺文志》不载,惟陈振孙《书录解题》有之。自明以来诸家书目,亦罕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