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济宝书》·二卷(永乐大典本)
旧本题东轩居士撰,不著名氏。陈振孙《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皆列其目为一卷。世间久无传本,惟《永乐大典》内尚有其文,并原序一篇。称予家藏《痈疽方论》二十二篇,图证悉具,可传无穷,故记之曰《家传卫济宝书》。序中具述方论之所自来,而复言凭文注解,片言只字,皆不妄发云云。然则是书所载,本以经验旧方裒辑成帙,惟中间注语乃东轩居士所增入耳。又别有董琏序一篇,纪其得此书於妻家汪氏始末。中有乾道纪年,知东轩居士尚当为孝宗以前人,特其姓名终不可考。至徐文礼不过校正刊行,而所作后序,亦有举诸家治法集成一书之语,乃当时坊本售名欺世之陋习,不足信也。其书首列论治诸条,皆设为问答之词。原序以为传之不老山高先生,其说颇荒诞不可稽。而剖晰精微,深中奥妙,实非有所师授者不能。其后胪列诸方,附以图说,於药物之修制,针灸之利害,抉摘无遗,多后来医流所未见。谨因其旧文,掇拾排比,析为上、下二卷,著之於录,以备医家之一种。其乳痈、软疖二门,则别系之卷末,俾各从其类焉。
《医史》·十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李濂撰。濂有《祥符人物志》,已著录。是编采录古来名医,自《左传》医和以下,迄元
《经验良方》·十一卷(通行本)明陈仕贤编。仕贤字邦宪,福清人。嘉靖壬戌进士,官至副都御史。其书首载医旨脉诀药性,别为一卷
《灵枢经》·十二卷(大理寺卿陆锡熊家藏本)案晁公武《读书志》曰:王冰谓《灵枢》即《汉志·黄帝内经》十八卷之九,或谓好事者
《尚论篇》·八卷(通行本)国朝喻昌撰。昌字嘉言,南昌人。崇祯中以选贡入都,卒无所就。往来靖安间,后又寓常熟,所至皆以医术
《传信适用方》·二卷(两淮监政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宋史·艺文志》载此书,亦不云谁作,而别有刘禹锡《传信方》二卷。考此
《避水集验要方》·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董炳撰。炳字文化,泗州人。是编以常用有验之方,分类裒辑,无所阐发。其所用之药有
《瑞竹堂经验方》·五卷(永乐大典本)元沙图穆苏撰。沙图穆苏《元史》无传,其事迹不可考。以吴澂王都中二序核之,则其字为谦斋
《外科理例》·七卷、《附方》·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汪机撰。是书成於嘉靖辛卯,凡分一百四十七类,又补遗七类,共为一百五
《保婴撮要》·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薜铠撰。铠字良武,吴县人。弘治中官太医院医士。是编分门纂辑,於幼科证治最为详悉。其
《如宜方》·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元艾元英撰。元英,东平人。始末无考。此本为三山张士宁所刊。前有二序,一为至正乙未林兴祖
《医方选要》·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周文采编。李时珍《本草纲目》引作周良采,字之讹也。其里贯未详。是书乃其为蜀献王椿侍
《伤寒心镜》·一卷(通行本)一名张子和《心镜别集》,旧本题镇阳常德编。德不知何许人,亦不详其时代。考李濂《医史》张从正传
《释骨》·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沈彤撰。彤有《周官禄田考》,已著录。是编取《内经》所载人身诸骨,参以他书所说,胪而释
《痘证理辨》·一卷、《附方》·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汪机撰。前列诸家治痘方法,后引浙中魏氏之说以辨之。自序云,嘉靖庚寅
《长沙药解》·四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国朝黄元御撰。张机《伤寒论》共一百十三方,《金匮玉函经》共一百七十五方,合二书所用
《医开》·七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王世相撰。世相字季邻,号清溪,蒲州人。吕柟之门人也。官延川县知县。是书凡分二十
《张氏医通》·十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张璐撰。璐字路玉,号石顽,吴江人。是编取历代名家方论,汇次成编。门类先后,悉依
《志斋医论》·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高士撰。士字志斋,鄞县人。是书作於嘉靖中。上卷专论痘疹,下卷杂论阴阳六气,
《内外伤辨惑论》·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金李杲撰。杲字明之,自号东垣老人,真定人。尝以纳赀得官,监济源税。案元砚坚作《东
《伤寒舌鉴》·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张登撰。登字诞先,吴江人。是书备列伤寒观舌之法,分白胎、黄胎、黑胎、灰色、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