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精义》·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元齐德之撰。德之始末未详。惟其结衔称医学博士充御药院外科太医。是编先论后方,於疮肿诊候浅深虚实最为详尽。考《周礼》天官,疡医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劀杀之齐。注曰:劀谓刮去脓血,杀谓以药食其恶肉。又曰:凡疗疡以五毒攻之,注曰:今医方有五毒之药,合黄堥置石胆、丹砂、雄黄、礜石、慈石其中烧之,三日三夜,其烟上著。以鸡羽扫取之,以注创恶。肉破,骨则尽出。又曰:以五气养之,以五药疗之,以五味节之。注曰:既劀杀而攻尽其宿肉,乃养之也。五气当作五穀,字之误也。节,节成其药之力云云。是则古者疡医攻补兼施之明证。后之疡医,惟持攻毒之方,治其外而不治内,治其末而不治本,故所失恒多。德之此书,务审病之所以然,而量其阴阳强弱,以施疗。故於疡科之中,最为善本。书中无一字及李杲,李杲平生亦不以外科著。原本附《东垣十书》之末,盖坊刻杂合之本,取以备十书之数,与所载朱震亨书均为滥入。孙一奎《赤水玄珠》引之,竟称《东垣外科精义》,不考甚矣。
《司牧马经痊骥通玄论》·六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旧本题东原兽医卞管勾集注。有三十九论,四十六说。於马之病源治诀,简
《金匮钩玄》·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元朱震亨撰,明戴原礼校补。中称戴云者,原礼说也。末附论六篇,不刻於目录中。一曰火岂君
《格致馀论》·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元朱震亨撰。震亨字彦修,金华人。受业於罗知悌,得刘守真之传。其说谓阳易动,阴易亏,独
《赤水玄珠》·三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孙一奎撰。一奎字文垣,号东宿,又号生生子,休宁人。是编分门七十,每门又各条分缕析
《普济方》·四百二十六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周定王橚撰。橚有《救荒本草》,已著录。是书取古今方剂,汇辑成编,橚
《御定医宗金鉴》·九十卷乾隆十四年奉敕撰。首为订正《伤寒论注》十七卷,次为订正《金匮要略》注八卷。盖医书之最古者无过《素
《奇经八脉考》·一卷(大学士于敏中家藏本)明李时珍撰。其书谓人身经脉有正有奇,手三阴、三阳,足三阴、三阳为十二正经;阴维
《瑞竹堂经验方》·五卷(永乐大典本)元沙图穆苏撰。沙图穆苏《元史》无传,其事迹不可考。以吴澂王都中二序核之,则其字为谦斋
《外科精义》·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元齐德之撰。德之始末未详。惟其结衔称医学博士充御药院外科太医。是编先论后方,於疮肿诊
《金匮悬解》·二十二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国朝黄元御撰。元御谓张机著《金匮玉函经》以治内伤杂病,大旨主於扶阳气以为运化之
《心印绀珠经》·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李汤卿撰。汤卿不知何许人。是书为嘉靖丁未嘉兴府知府赵瀛所校刊。上卷曰原道统,曰推
《杜天师了证歌》·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旧本题唐杜光庭撰。光庭字圣宾,晚自号东瀛子。括苍人。应百篇举不第,入天台山为道士
《避水集验要方》·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董炳撰。炳字文化,泗州人。是编以常用有验之方,分类裒辑,无所阐发。其所用之药有
《景岳全书》·六十四卷(通行本)明张介宾撰。是书首为传忠录三卷,统论阴阳六气及前人得失,次脉神章三卷,录诊家要语。次为伤
《泰定养生主论》·十六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旧本题元洞虚子王中阳撰。其书论婚孕老幼阴阳气运节宣之宜,并摘录脉证方剂以资调摄
《石山医案》·三卷、《附案》·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陈桷编。桷字惟宜,祁门人。学医於同邑汪机,因取机诸弟子所记机治疗效
《伤寒医鉴》·一卷(通行本)元马宗素撰。宗素始末未详。是书载《河间六书》中,皆采刘完素之说以驳朱肱《南阳活人书》,故每条
《东垣十书》·二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不著编辑者名氏。其中《辨惑论》三卷,《脾胃论》三卷,《兰室秘藏》三卷,实李杲之书。
《铜人针灸经》·七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撰人名氏。按晁公武《读书后志》曰:《铜人腧穴针灸图》三卷,皇朝王惟德撰
《产宝诸方》·一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宋史·艺文志》不载,惟陈振孙《书录解题》有之。自明以来诸家书目,亦罕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