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门事亲》·十五卷(大学士英廉家藏本)
金张从正撰。从正字子和,号戴人,睢州考城人。兴定中召补太医,寻辞去。事迹具《金史·方技传》。从正与麻知几、常仲明辈讲求医理,辑为此书。刘祁《归潜志》称,麻知几九畴与之善,使子和论说其术,因为文之,则此书实知几所记也。其例有说有辨,有记有解,有诫有笺,有诠有式,有断有论,有疏有述,有衍有诀,有十形三疗,有六门三法,名目颇烦碎,而大旨主於用攻。其曰《儒门事亲》者,以为惟儒者能明其理,而事亲者当知医也。从正宗河间刘守真,用药多寒凉,其汗吐下三法当时已多异议,故书中辨谤之处为多。丹溪朱震亨亦讥其偏,后人遂并其书置之。然病情万状,各有所宜,当攻不攻与当补不补厥弊维均,偏执其法固非,竟斥其法亦非也。惟中间负气求胜,不免过激。欲矫庸医恃补之失,或至於过直。又传其学者不知察脉虚实,论病久暂,概以峻利施治,遂致为世所藉口。要之未明从正本意耳。
《难经本义》·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周秦越人撰,元滑寿注越。人即扁鹊,事迹具《史记·本传》。寿字伯仁,《明史·方技传》称
《针灸大全》·十卷(内府藏本)明杨继洲编。继洲万历中医官。里贯未详。据其刊版於平阳,似即平阳人也。是书前有巡按山西御史赵
《东垣十书》·二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不著编辑者名氏。其中《辨惑论》三卷,《脾胃论》三卷,《兰室秘藏》三卷,实李杲之书。
《薛氏医案》·七十八卷(通行本)明薛己撰。己字立斋,吴县人。是书凡十六种。己所自著者为《外科枢要》四卷,《原机启微》三卷
《伤寒论注》·十卷、附《伤寒明理论》·三卷、《论方》一卷(内府藏本)《伤寒论》十卷,汉张机撰,晋王叔和编,金成无己注。《
《脾胃论》·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金李杲撰。杲既著《辨惑论》,恐世俗不悟,复为此书。其说以土为万物之母,故独重脾胃。引经
《妇人大全良方》·二十四卷(大学士英廉家藏本)宋陈自明撰。自明字良父,临川人。官建府医学教授。是编凡分八门,首调经,次众
《全生指迷方》·四卷(永乐大典本)宋王贶撰。案《书录解题》,贶字子亨,考城人,名医宋毅叔之婿。宣和中以医得幸,官至朝请大
《外台秘要》·四十卷(通行本)唐王焘撰。焘,郿人。王珪孙也。《唐书》附见珪传。称其性至孝,为徐州司马,母有疾,弥年不废带
《本草乘雅半偈》·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卢之颐撰。其说谓《神农本经》三百六十五种,应周天之数,无容去取。但古有今无者居
《濒湖脉学》·一卷(大学士于敏中家藏本)明李时珍撰。宋人剽窃王叔和《脉经》,改为《脉诀》,其书之鄙谬,人人知之,然未能一
《产育宝庆方》·二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宋史·艺文志》以为郭稽中撰。考陈振孙《书录解题》,称濮阳李师圣得《产论
《汤液本草》·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元王好古撰。曰汤液者,取《汉志》汤液经方义也。上卷载东垣药类法象、用药心法,附以五宜
《局方发挥》·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元朱震亨撰。以《和剂局方》不载病源,止於各方下条列证候,立法简便,而未能变通,因一一
《仁斋直指》·二十六卷、附《伤寒类书活人总括》·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杨士瀛撰。士瀛字登父,仁斋其号也。福州人。始末无
《痊骥集》·二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前载通玄三十九论。病分五脏治之,各有方论,复附杂病诸方。今世疗马之剂,其源大
《铜人针灸经》·七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撰人名氏。按晁公武《读书后志》曰:《铜人腧穴针灸图》三卷,皇朝王惟德撰
《外科理例》·七卷、《附方》·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汪机撰。是书成於嘉靖辛卯,凡分一百四十七类,又补遗七类,共为一百五
《杂病治例》·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刘纯撰。纯有《玉机微义》,已著录。是书成於永乐戊子,末附兰室誓戒四则,叙其
《河间六书》·二十七卷(通行本)明吴勉学编。勉学字肖愚,歙县人。是编裒辑金刘完素之书,凡《原病式》一卷,《宣明论方》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