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骨》·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沈彤撰。彤有《周官禄田考》,已著录。是编取《内经》所载人身诸骨,参以他书所说,胪而释之,中间多所辨正。如谓经筋篇足少阳之脉,循耳后上额角,额字乃头字之讹。谓曲角之角,经文刊本皆误作周,据气府论注改定。谓颔字说文作顄,与颐同训。顄盖自口内言之,如从口外言则两旁为颔,颔前为颐,两不相假,故《内经》无通称者。谓或骨之或乃古域字,引《说文》为证。谓齿数奇当为牡,偶当为牝,《说文》、《玉篇》并以牙为牡齿,恐误。谓曲牙二穴侠口旁四分,王冰以为颊车穴,恐非经义。谓高骨通指脊骨,不专指命门穴上一节。谓膺中有六穴,穴在骨间,则骨当有七。谓张介宾误以胁下为骹。谓骨即肩端骨。谓经脉篇斜下贯胛之胛乃胂字之讹。谓本腧篇肘内大骨,内字乃外字之讹,掌后两骨,骨字乃筋字之讹。谓掌后兑骨非手髁。谓壅骨在鱼际旁寸口前,非掌后高骨。谓楗即髀骨之直者。谓骨空论颏下为辅,下字乃上字之讹。谓刺腰痛论或骨在膝外廉,膝字乃字之讹。其考证皆极精核,非惟正名物之舛,并可以纠针砭之谬。已载入所著《果堂集》,此其别行之本。序称为吴文球讲明经穴而作,则其本旨以谈医而起。今附存其目於医家焉。
《景岳全书》·六十四卷(通行本)明张介宾撰。是书首为传忠录三卷,统论阴阳六气及前人得失,次脉神章三卷,录诊家要语。次为伤
《养生类要》·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吴正伦撰。正伦字子叙,自号春岩子,歙县人。郑若庸尝为作小传,则嘉靖中人也。是书上卷
《素问运气图括定局立成》·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熊宗立撰。宗立字道轩,建阳人,刘剡之门人也。(剡永乐中人,有《四书通义
《志斋医论》·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高士撰。士字志斋,鄞县人。是书作於嘉靖中。上卷专论痘疹,下卷杂论阴阳六气,
《类方马经》·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首有刑部员外郎姚江舒春序,称太监钱公总掌御马监,命本监中官之善於马者,
《卫济宝书》·二卷(永乐大典本)旧本题东轩居士撰,不著名氏。陈振孙《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皆列其目为一卷。世间久无
《医说》·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张杲撰。杲字季明,新安人。其伯祖张扩,尝受业於庞安时,以医名京、洛间。罗愿《鄂州小集》
《脉诀刊误》·二卷、《附录》·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元戴启宗撰。启宗字同父,金陵人。官龙兴路儒学教授。考《隋书·经籍志》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元王国端撰。国端,婺源人。其书专论针灸之法。首为一百二十穴,玉龙歌
《保生碎事》·一卷(大学士英廉家藏本)国朝汪淇撰。是书又名《济阴慈幼外编》,录小儿堕地时至七日内医疗之事。如拭口、断脐、
《长沙药解》·四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国朝黄元御撰。张机《伤寒论》共一百十三方,《金匮玉函经》共一百七十五方,合二书所用
《卫生集》·四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周宏撰。宏始末未详。前有正德庚辰宏自序,复系以五言律诗一章,词颇近俚。其论外感法仲景
《素问入式运气论奥》·三卷、附《黄帝内经素问遗篇》·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刘温舒撰。温舒里居未详。前有元符己卯自序,题
《医开》·七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王世相撰。世相字季邻,号清溪,蒲州人。吕柟之门人也。官延川县知县。是书凡分二十
《简明医彀》·八卷(内府藏本)明孙志宏撰。志宏字台石,杭州人。是书卷首冠要言一十六则,议论亦平正。其馀案门列方,浅显易解
《针灸资生经》·七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旧本题叶氏广勤堂新刊,盖麻沙本也。不著撰人名氏。前有嘉定庚辰徐正卿初刊序,称东嘉王
《医垒元戎》·十二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元王好古撰。好古字进之,赵州人。官本州教授。据好古所作《此事难知》序,盖其学出
《流注指微赋》·一卷(永乐大典本)元何若愚撰。若愚爵里未详。原注有云,《指微论》三卷,亦是何公所作。探经络之赜,原针刺之
《石室秘箓》·六卷(大学士英廉购进本)国朝陈士铎撰。士铎字远公,山阴人。是书托名岐伯所传,张机、华佗等所发明,雷公所增补
《诊宗三昧》·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张璐撰。是书专明脉理。首宗旨,次医学,次色脉,次脉位,次脉象,次经络,次师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