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通变》·四十卷(永乐大典本)
宋张行成撰。亦所进《易说七种》之一也。其说取陈抟至邵子所传先天卦数等十四图,敷演解释以通其变,故谓之通变。案以数言《易》,本自汉儒。然孟喜之《易》,言六日七分而已。至京房之《易》,言飞伏纳甲而已。费直之《易》,言乘承比应而已。至魏伯阳作《参同契》,借《易》以明丹诀,始言甲壬乙癸之方位。而《易纬是类谋》亦谓冬至日在坎,春分日在震,夏至日在离,秋分日在兑。《易通卦验》又谓乾西北主立冬,坎北方主冬至,艮东北主立春,震东方主春分,巽东南主立夏,离南方主夏至,坤西南主立秋,兑西方主秋分。盖《易》之支流,有此衍说。至宋而陈抟作图,由穆修以递授於邵子,始借儒者之力,大行於世。故南宋之后,以数言《易》者皆以陈、邵为宗。又以陈本道家,遂讳言陈而惟称邵。行成於蜀中作守,籍吏人之家,得邵子所传十四图,因著此书。其自序谓康节之学主於交泰、既济二图,而二图尤以卦气为根柢。参伍错综以求之,而运世之否泰,人物之盛衰,皆莫能外。其自许甚高。其中如人之五脏,亦以易数推之,谓当重几斤几两,殊为穿凿。《李心传》讥其牵合,祝泌谓其发明处甚多,而支蔓处亦甚多。然其说亦自成理。自袁枢、薛季宣以下虽往往攻之,迄不能禁其不传也。此本流传甚少,外间仅有宋刻本及明费宏家抄本。今以《永乐大典》所载参互勘校,录而存之,以备数术之一家。是书之名,《永乐大典》作《易通变》,费宏本作《皇极经世通变》,宋本但题曰《通变》而无易字,亦无皇极经世字。盖原刻其全书七种,此乃其一,故有细目而无大名,不能据以断两本之是非。以《永乐大典》所题在费氏本前,当为旧本,今姑据以著录焉。
《六壬大全》·十二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卷首题怀庆府推官郭载騋校,盖明代所刊也。六壬与遁甲、太乙世谓之三式
《太乙统宗宝鉴》·二十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旧题元晓山老人撰,不知其姓名。前有大德七年自序。钱曾《读书敏求记》,称其家藏
《正易心法》·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旧本题宋麻衣道者撰。凡四十二章,章四句,句四言。又题希夷先生受并消息。《文献通考》载
《演禽通纂》·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撰人姓名。乃以演禽法推人禄命造化之书也。相传谓出于黄帝七玄之说。唐时有《
《玄珠密语》·十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旧本题唐王冰撰。冰有《黄帝素问注》,已著录。《素问》序称词理秘密,难粗论述者,别撰
《禽星易见》·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池本理撰。本理,赣州人。《明史·艺文志》载所著有《禽遁大全》四卷,《禽星易
《寸金易鉴》·(无卷数,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首题西蜀易镜先生撰,不著姓名。后有洪武甲子跋语一则,称其书为日者松山得异
《神机相字法》·一卷(永乐大典本)是书一名《景齐字至理集》。景齐不知何许人。自序称,偶信步山石,忽见一异人,箕踞於盘石,
《海上占候》·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撰人名氏。所记潮汐风雨晴晦日月虹雾之类,皆有定验。乃为泛海占视者而设,故
《洪范图解》·二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韩邦奇撰。邦奇有《易学启蒙意见》,已著录。是编因蔡沈《洪范皇极》内外篇复为图解,
《天文诸占》·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撰人名氏。亦莫详时代。书中杂占,半出抄袭,半出臆断。如所注日影一则,谓用
《参筹秘书》·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汪三益撰。三益字汉谋,贵溪道士。是编采禽遁奇门诸书,裒合成编,以备兵家之占。成於崇
《月波洞中记》·二卷(永乐大典本)案《月波洞中记》见于宋郑樵《通志·艺文略》者一卷。称老君记于太白山月波洞,凡九篇。晁公
《天玉经外传》·一卷、《四十八局图》·一卷(通行本)旧本题宋吴克诚撰,其子景鸾续成之。一名《吴公教子书》。案克诚父子名氏
《白猿经风雨占候说》·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旧本题明刘基注。是书前有洪武四年基自序。案《明史·艺文志·天文类》载
《洪范皇极内篇》·五卷(永乐大典本)宋蔡沈撰。沈父元定,究心洪范之数,未及论著。尝曰成吾书者沈也。沈反覆数十年,然后成书
《玉照定真经》·一卷(永乐大典本)旧本题晋郭璞撰,张颙注。考《晋书》璞传,不言璞有此书。《隋志》、《唐志》、《宋志》以及
《灵城精义》·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旧本题南唐何溥撰。溥字令通,履贯未详。是编上卷论形气,主於山川形势,辨龙辨穴。下卷论
《六壬兵占》·二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不著编辑者名氏。凡六壬百炼金、六壬军帐赋、金凤歌、行军占异为一卷,其兵占自时事休咎
《衍范》·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顾昌祚撰。昌祚号忍园,娄县人。康熙中举人,官江夏县知县,降补莱州府经历。是编附刻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