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牖闲评》·八卷(永乐大典本)
案《瓮牖闲评》,《宋史·艺文志》及晁公武、陈振孙诸家俱未著录。惟李焘《续通鉴长编考异》内间引其书,明代《文渊阁书目》亦有此书一部一册,而均未详姓名时代。《永乐大典》散载入各韵中,亦不题撰人。今考袁燮《絜斋集》,有所作其父墓表云,先公讳文字质甫,四明鄞人。幼喜读书,不汲汲於科名,而惟务勤学。有杂著一编曰《瓮牖闲评》。《又燮集》载其曾祖知随州,曾祖妣石氏臂痛,其祖延医修佛及其父诸轶事,皆与是编所纪相合,则为袁文所撰无疑也。其书专以考订为主,於经史皆有辨论,条析同异,多所发明,而音韵之学尤多精审。凡偏旁点画,反切训诂,悉能剖别於毫厘疑似之间,其所载典故事实,亦首尾完具,往往出他书所未备。虽徵引既繁,不无小误,如谓《汉书》叙传称袁盎为子丝,疑传中字丝为脱文,不知叙传以四言为句,故加子字以成文。如《史记·项羽本纪》称字羽,而自叙亦作子羽,是其例也。又谓古人日暮倚修竹,佳人殊未来,所称佳人乃贤人。考日暮倚修竹乃杜甫佳人诗,云非妇人已谬。佳人殊未来乃江淹拟休上人怨别诗,合为一篇,尤非。至於不知腹犹果然出《庄子》,不知鼠姑为牡丹,不知屠蒯杜蒯乃声之转,如包胥之为勃苏,亦均失之眉睫之前。而大致该洽,实考据家之善本。惜其在宋世已罕流传,迄明遂佚,藏书家至不能举其名。又文之子燮,孙甫,史皆有传,而独不及文,其行事亦几不可考。今幸从沉埋剥蚀之馀,复加厘订,排比成编,使其姓名学问不致终没於来世,亦可知显晦之自有其时矣。原书卷帙不可考。今所辑者尚四百馀则,条目颇为纷杂,谨依类诠次,分为八卷。一卷论经,二卷论史,三卷论天文、地理、人事之类,四卷专论小学,五卷论诗、词、书、画之类,六卷论饮食、衣服、器用、宫室之类,七卷论释、道、技术、物产之类,而以杂论因果怪异及自记之语终焉。
《明百家小说》·一百九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旧本题明沈廷松编。廷松号石闾,未详其爵里。前有自序,题甲戌小寒日,当为崇祯七年
《仙愚馆杂帖》·七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黄元会撰。元会字经甫,太仓人。万历癸丑进士。是书多剽掇佛、老浮谈,而於服食修炼尤
《湛园札记》·四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国朝姜宸英撰。宸英有《江防总论》,已著录。是书皆其考证经史之语,而订正三礼者尤
《三一子》·(无卷数,检讨萧芝家藏本)明程德良撰。德良字凝之,号云连,云梦人。万历癸未进士,官崇信县知县。《云梦县志》载
《瓶花斋杂录》·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明袁宏道撰。宏道有《觞政》,已著录。此书多记闻见杂事,及经验医方,间及书传,持论
《碧湖杂记》·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陶宗仪《说郛》载之,题曰宋谢枋得撰。然《宋志》及诸家书目皆不著录,未
《刘子》·十卷(内府藏本)案《刘子》十卷,《隋志》不著录。《唐志》作梁刘勰撰。陈振孙《书录解题》、晁公武《读书志》俱据唐
《进善集》·(无卷数,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张天柱撰。天柱字孟高,号擎菴,秀水人。康熙丙申,天柱寄迹南京,见风俗奢汰,因为
《二十九子品汇释评》·二十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题曰翰林三状元会选,前列焦竑、翁正春、朱之藩三人名。其书杂录诸子,毫无伦
《扪虱新话》·十五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陈善撰。善字敬甫,号秋塘。史绳祖《学斋佔毕》称字子兼,盖有两字。善,罗源人。《学
《寓简》·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沈作喆撰。作喆字明远,号寓山,湖州人。绍兴五年进士,以左奉议郎为江西漕司幹官。据书中所
《枕谈》·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陈继儒撰。仅寥寥数条。自跋谓读古人书,往往承袭讹谬,因取目前常用之语而考据之。然亦各有
《汲古丛语》·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陆树声撰。树声有《平泉题跋》,已著录。是书论阴阳五行之理,多以《周易》为言,然皆参
《类说》·六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曾慥编。慥字端伯,晋江人。官至尚书郎,直宝文阁。奉祠家居,撰述甚富。此乃其侨寓银峰时
《事物考辨》·六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周象明撰。象明有《七经同异考》,已著录。是书自七经诸史至昆虫植物,凡分四十六
《吕氏春秋》·二十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旧本题秦吕不韦撰,考《史记·文信侯列传》,实其宾客之所集也。太史公自序又称不韦迁
《元明事类钞》·四十卷(湖北巡抚采进本)国朝姚之骃撰。之骃有《后汉书补逸》,已著录。是编盖摘取元、明诸书分门隶载,亦江少
《食色绅言》·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旧本题明皆春居士撰,不著名氏。考明本《瀛奎律髓》有成化丁亥新安守龙遵叙,自称皆春居士
《书隐丛说》·十九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袁栋撰。栋号漫恬,吴江人。是书杂抄小说家言,参以己之议论,亦颇及当代见闻。原序
《中说》·三卷(永乐大典本)元敖撰。,古文渊字,见夏竦《古文四声韵》。其爵里皆无可考。是书大旨,本乎图书,杂以佛、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