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牖闲评》·八卷(永乐大典本)
案《瓮牖闲评》,《宋史·艺文志》及晁公武、陈振孙诸家俱未著录。惟李焘《续通鉴长编考异》内间引其书,明代《文渊阁书目》亦有此书一部一册,而均未详姓名时代。《永乐大典》散载入各韵中,亦不题撰人。今考袁燮《絜斋集》,有所作其父墓表云,先公讳文字质甫,四明鄞人。幼喜读书,不汲汲於科名,而惟务勤学。有杂著一编曰《瓮牖闲评》。《又燮集》载其曾祖知随州,曾祖妣石氏臂痛,其祖延医修佛及其父诸轶事,皆与是编所纪相合,则为袁文所撰无疑也。其书专以考订为主,於经史皆有辨论,条析同异,多所发明,而音韵之学尤多精审。凡偏旁点画,反切训诂,悉能剖别於毫厘疑似之间,其所载典故事实,亦首尾完具,往往出他书所未备。虽徵引既繁,不无小误,如谓《汉书》叙传称袁盎为子丝,疑传中字丝为脱文,不知叙传以四言为句,故加子字以成文。如《史记·项羽本纪》称字羽,而自叙亦作子羽,是其例也。又谓古人日暮倚修竹,佳人殊未来,所称佳人乃贤人。考日暮倚修竹乃杜甫佳人诗,云非妇人已谬。佳人殊未来乃江淹拟休上人怨别诗,合为一篇,尤非。至於不知腹犹果然出《庄子》,不知鼠姑为牡丹,不知屠蒯杜蒯乃声之转,如包胥之为勃苏,亦均失之眉睫之前。而大致该洽,实考据家之善本。惜其在宋世已罕流传,迄明遂佚,藏书家至不能举其名。又文之子燮,孙甫,史皆有传,而独不及文,其行事亦几不可考。今幸从沉埋剥蚀之馀,复加厘订,排比成编,使其姓名学问不致终没於来世,亦可知显晦之自有其时矣。原书卷帙不可考。今所辑者尚四百馀则,条目颇为纷杂,谨依类诠次,分为八卷。一卷论经,二卷论史,三卷论天文、地理、人事之类,四卷专论小学,五卷论诗、词、书、画之类,六卷论饮食、衣服、器用、宫室之类,七卷论释、道、技术、物产之类,而以杂论因果怪异及自记之语终焉。
《王氏二书选要》·十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王贞善撰。贞善字如性,泰和人。是编为邹元标所选定。凡静谈五卷。前四卷皆其语录
《蟫精隽》·十六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徐伯龄撰。伯龄字延之,自署曰古剡,盖嵊县人。书中十二卷之末有箨冠生传一篇,
《闲居录》·一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元吾衍撰。衍有《学古编》,已著录。是书乃衍劄记手稿,陆友仁得於衍从父家,录而传之,犹
《福寿阳秋》·(无卷数,内府藏本)国朝魏博编。博字约之,江宁人。其书凡分五集,首集为劝善篇,二集为省克编,三集为修齐录,
《云麓漫钞》·十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赵彦卫撰。彦卫字景安,绍熙间宰乌程,又通判徽州。此书有开禧二年序,自署新安郡守。
《因领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唐枢撰,其壻吴允恭编。皆枢讲学往复书札。词意诞谩,多涉佛理。费攀龙序称,初述神体以揭
《何之子》·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周宏禴撰。宏禴字元孚,麻城人。万历甲戌进士,官至尚宝司少卿。事迹附见《明史·李沂传》
《毛氏残书》三种·(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毛羽宸撰。原本不题书名,亦无序跋目录。凡分三部;曰理学部,多谈心性;曰儒
《洞天清录》·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宋赵希鹄撰。希鹄本宗室子,《宋史·世系表》列其名於燕王德昭房下,盖太祖之后,始末则不
《王氏谈录》·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撰人名氏。《说郛》载之,题曰王洙撰。《书录解题》则以为翰林学士南京王洙之
《择执录》·十二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王家启撰。家启字诚庵,蔚县人。顺治辛卯举人,官广东新会县知县。是书杂采嘉言善事,
《蓉槎蠡说》·十二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国朝程哲撰。哲字圣跂,歙县人。此编前有王士祯序,称其抱博辨之才,具论断之识,无雷
《积承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唐枢撰,其门人吴思诚编。以其承受於师门者积为一书,故曰《积承录》。卷首即拈真心二字立
《仇池笔记》·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旧本题宋苏轼撰,今勘验其文,疑好事者集其杂帖为之,未必出轼之手著。如下卷杜甫诗一条云
《菰中随笔》·三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国朝顾炎武撰。炎武有《左传杜解补正》,已著录。炎武本精考证之学。此编以读书所得,随时
《吕公实政录》·七卷(山西巡抚采进本)明吕坤撰。坤有《四礼疑》,已著录。是书皆其历官条约之类。第一卷为明职,第二至第四卷
《广社》·(无卷数,内府藏本)明张云龙撰。云龙字尔阳,华亭人。是书成於崇祯末年,乃因陶邦彦所作《灯谜》而广之。前载作谜诸
《听雨纪谈》·一卷(通行本)明都穆撰。穆有《壬午功臣爵赏录》,已著录。穆登宏治己未进士。而此书自题成化丁酉九月所作,距其
《懿行编》·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李瀅撰。瀅字镜石,扬州兴化人。其书取诸史中嘉言懿行可为法程者,分类标题。纪事之后,
《绀珠集》·十三卷(内府藏本)不著编辑者名氏。案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载有《绀珠集》十三卷,称为朱胜非编百家小记而成,以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