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麈史》·三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宋王得臣撰。得臣字彦辅,自号凤亭子,安陆人。嘉祐四年进士,官至司农少卿。陈振孙《书录解题》以为王铚之伯父。案书中神受门第七条,称王乐道幼子铚,少而博学,善持论。又诗话门第十九条,称王铚性之尝为予言。谗谤门第三条,称王萃乐道奉议,颍人也,则与铚父子非一族,陈氏误也。是书前有政和乙未自序,称时年八十,追为之序。书中称予在大农,忽得目疾,乞宫观。已而挂冠,年六十二。以政和五年乙未逆推至其六十二时,为绍圣四年丁丑,成书当在其后。是时绍述之说方盛,而书中於他人书官、书字、书谥,惟王安石独书名,盖亦耿介特立之士。考所自述,初受学於郑獬,又受学於胡瑗。其明义一条,复与明道程子问答,疑为洛党中人。然评诗论文,无一字及苏、黄,亦无一字攻苏、黄;其论诗小序,两申苏辙、程子之说,而俱不出其名;苏轼以杜甫《同谷歌》中黄独为黄精,为《后山诗话》所驳者,得臣申轼之说,亦不出其名;知其无所偏附,故元祐党碑独不登其姓氏,亦可谓卓然不染者矣。所纪凡二百八十四事,分四十四门,凡朝廷掌故,耆旧遗闻,耳目所及,咸登编录。其间参稽经典,辨别异同,亦深资考证,非他家说部惟载琐事者比。中如论唐刘存误以交交黄鸟止于棘为七言,不知为挚虞《文章流别论》之说。论王羲之《兰亭集》,不知天朗气清本张衡《南都赋》,丝竹管弦本《汉书·张禹传》。论潘岳《闲居赋》,谓周文弱枝之枣,房陵朱仲之李,李善以周文房陵为未详,因引王嘉《拾遗记》、《述异记》补之,不知善注於此二条引《广志》注周文弱枝,引《荆州记》注房陵朱仲,疏解分明。得臣盖偶见不全之本。(案:李匡爻《资暇集》、李善注《文选》凡六七易稿,世所行者不一本。)其所补注,亦不知《拾遗记》所云北极下之岐峰断非岐山。论王羲之书不讲偏旁,引韩愈《石鼓歌》为证,不知小篆、隶书各为一体,其偏旁或同或不同,不能以彼律此,颜元孙《干禄字书》言之已明。虽不免於小有舛误,而於当时制度及考究古迹,特为精核,《朱子语录》亦称王彦辅《麈史》载幞头之说甚详云。
《木几冗谈》·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彭汝让撰。汝让字钦之,青浦人。是编乃劄记清言,儇佻殊甚,盖屠隆一派也。
《从先维俗议》·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管志道撰。是书多论往来交接之礼。其四、五卷皆讲学之语,理杂二氏,且明立三教主宾之
《春寒闲记》·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卷末自跋,称辛酉三月二十五日记,署曰德水。又有钱塘厉鹗跋,谓是书颇有可
《天禄识馀》·二卷(大学士英廉购进本)国朝高士奇撰。士奇有《春秋地名考略》,已著录。是书杂采宋明人说部,缀缉成编。辗转稗
《元明事类钞》·四十卷(湖北巡抚采进本)国朝姚之骃撰。之骃有《后汉书补逸》,已著录。是编盖摘取元、明诸书分门隶载,亦江少
《西圃丛辨》·三十二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国朝田同之编。同之字在田,德州人。康熙庚子举人,官国子监学录。是书杂采诸家说
《诸子汇函》·二十六卷(内府藏本)旧本题明归有光编。有光有《易经渊旨》,已著录。是编以自周至明子书每人采录数条,多有本非
《明小史》·八十九卷(浙江巡抚采进本)不著编辑者名氏。汇辑明人传记说部,凡四十六种,皆习见之本。所录迄於嘉靖中,殆隆庆、
《人物志》·三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魏刘卲撰。卲字孔才,邯郸人。黄初中官散骑常侍。正始中赐爵关内侯。事迹具《三国志》
《书隐丛说》·十九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袁栋撰。栋号漫恬,吴江人。是书杂抄小说家言,参以己之议论,亦颇及当代见闻。原序
《梁谿漫志》·十卷(内府藏本)宋费衮撰。衮字补之,无锡人。卷端有开禧二年国史实录院牒,称为国子免解费进士。礼部韵略条例中
《累瓦三编》·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吴安国撰。安国字文仲,长洲人。万历丁丑进士,官至宁波府知府。是编凡读经二卷,读史
《善诱文》·一卷(内府藏本)宋陈录撰。录不知何许人,自称丹穴老人。其书皆通俗劝善之言。盖明袁黄等之所祖。前有嘉定辛巳其弟
《遯世编》·十四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钱一本撰。一本有《像象管见》,已著录。是编纪古来隐逸之士,自唐虞至元,分神隐、真隐
《涌幢小品》·三十二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明朱国桢撰。国桢有《大政记》,已著录。是书杂记见闻,亦间有考证,其是非不甚失
《长短经》·九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唐赵蕤撰。孙光宪《北梦琐言》载,蕤,梓州盐亭人。博学韬钤,长於经世。夫妇俱有隐操,不
《谭苑醍醐》·九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杨慎撰。其书亦皆考证之语,与《丹铅录》大致相出入,而亦颇有异同。首有嘉靖壬寅自序。
《春雨杂述》·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旧本题明解缙撰。缙字大绅,吉水人。洪武戊辰进士,永乐中官翰林学士。出为广西参议,改交
《学易居笔录》·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元俞镇撰。镇字伯贞,崇德人。其书共四十九条,多杂举经史成语及前哲格言,又颇斥佛、
《积承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唐枢撰,其门人吴思诚编。以其承受於师门者积为一书,故曰《积承录》。卷首即拈真心二字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