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城语录》·三卷、附《行录》·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元城语录》三卷,宋马永卿编。永卿字大年,扬州人,流寓铅山。据《广信府志》,知其尝登大观三年进士。据所作《懒真子》,知尝官江都丞、浙川令、夏县令。又称尝官关中,则不知何官矣。徽宗初,刘安世与苏轼同北归,大观中寄居永城。永卿方为主簿,受学於安世,因撰集其语为此书。安世之学出於司马光,故多有光之遗说。惟光有《疑孟》,而安世则笃信之,亦足见君子之交不为苟同矣。其中艺祖制薰笼一事,周必大《玉堂杂记》谓其以元丰后之官制加之艺祖之时,失於附会,然安世非妄语者,或记忆偶未确耳。李心传《道命录》又论其记程子谏折柳事为虚,谓程子除说书在三月,四月二日方再具辞免,四月上旬非发生之时云云,然四月上旬与三月相去几何,执此以断必无方春万物发生不可戕折之语,则强辨非正理矣。安世风裁岳岳,气节震动天下,朱子作《名臣言行录》,於王安石、吕惠卿皆有所节取,乃独不录安世。董复亨《繁露园集》有是书序曰,朱文公《名臣言行录》不载先生,殊不可解。及阅《宋史》,然后知文公所以不录先生者大都有三。盖先生尝上疏论程正叔,且与苏文忠交好,又好谈禅。文公左袒正叔,不与文忠,至禅则又心薄力拒者,以故不录。其说不为无因,是亦识微之论。然《道命录》备载孔平仲诸人弹论程子疏议,以示讥贬,独不载安世之疏,不过於孔平仲条下附论其不知伊川而已,盖亦知安世之人品世所共信,不可动摇,未敢丑诋之也。近时有安邱刘源渌者,作《冷语》三卷,掇拾伊、洛之糟粕,乃以卫道为名,肆言排击,指安世为邪人,谓其罪甚於章惇、邢恕,岂非但执朋党之见,绝无是非之心者欤。要之,安世心事如青天白日,非源渌一人所能障蔽众目也。《行录》一卷,明崔铣所续编,大名兵备副使於文熙又补缀其文。旧本附语录之末,今亦并存之,庶读者知安世之行,益足证安世之言焉。至语录之中,时有似涉於禅者,此在程门高弟游、杨、吕、谢之徒,朱子亦讥其有此弊。是不必独为安世责,亦不必更为安世讳矣。
《樵谈》·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旧本题宋许棐撰。棐字忱父,海盐人。嘉熙中居泰溪,于水南种梅数千树,自号梅屋。是编皆劝戒
《警时新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胡澄撰。澄字景高,临川人。是书末附澄墓志,称生於永乐丙申,卒於宏治乙卯。是书则作於
《章申公九事》·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编辑者名氏。晁、陈二家书目及《宋史·艺文志》皆未著录。卷首序云,丞相惇
《拘虚晤言》·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陈沂撰。沂有《维桢录》,已著录。此书皆所著杂说,共三十四条。大旨用两事比类
《搜采异闻集》·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旧本题宋永亨撰。诸家书目皆不载,惟明商维濬《稗海》中刻之。今考其文,皆剽取洪迈《容
《南园漫录》·十卷(湖北巡抚采进本)明张志淳撰。志淳有《永昌二芳记》,已著录。是书前有正德十年自序,称因读洪迈《容斋随笔
《翰苑丛抄》·十四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撰人名氏。取左圭《百川学海》所载诸书,删其书名卷数与撰人,颠倒次序,连
《蠡海集》·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旧本题宋王逵撰。案宋有三王逵,其一王逵,不知何许人,仁宗时官江南西路转运使,调淮南转运
《灵言蠡勺》·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西洋人毕方济撰,而徐光启编录之。书成於天启甲子,皆论亚尼玛之学。亚尼玛者,华言灵性
《读书笔记》·一卷(户部尚书王际华家藏本)明祝允明撰。凡三十四条,言颇近理,不似其他书之狂诞。前有自议,称於乙巳居忧时偶
《枕流日劄》·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观其中引明薛瑄、蔡清、吴与弼事,则明中叶以后人矣。前有自题,称偶有会心
《百子咀华》·十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胡效臣编。效臣字锺衡,黄州人。万历丙子举人,官旌德县知县。是书取诸子之文而割裂之
《蒿菴闲话》·二卷(桂林府同知李文藻刊本)国朝张尔岐撰。尔岐有《周易说略》,已著录。是编乃其劄记之文,凡二百九十六条。顾
《人物志》·三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魏刘卲撰。卲字孔才,邯郸人。黄初中官散骑常侍。正始中赐爵关内侯。事迹具《三国志》
《庄屈合诂》·(无卷数,安徽巡抚采进本)国朝钱澄之撰。澄之有《田间易学》,已著录。是编合《庄子》、《楚辞》二书为之训释。
《吹剑录》·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宋俞文豹撰。文豹有《吹剑录外集》,已著录。此编作於淳祐三年癸卯。前有自序,谓取庄子吹剑
《福寿全书》·(无卷数,内府藏本)明陈继儒撰。皆录前贤格言遗事,自惜福以至好还,凡分二十类。多以因果为说,盖意在惩恶劝善
《广百川学海》·(无卷数,两江总督采进本)旧本题明冯可宾编。可宾,益都人。天启壬戌进士。是编於正续《百川学海》之外,捃拾
《丛语》·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吴炯撰。炯字晋明,华亭人。万历己丑进士,官杭州府推官。是书成於万历癸巳,初无门目,故
《累瓦三编》·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吴安国撰。安国字文仲,长洲人。万历丁丑进士,官至宁波府知府。是编凡读经二卷,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