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禄阁外史》·八卷(内府藏本)
旧本题汉黄宪撰。前有晋谢安,唐田宏、陆贽题词。每篇又有宋韩洎赞,而冠以王鏊之序。词旨凡鄙,显出一手。朱国桢《涌幢小品》载徐应雷《黄叔度二诬辨》曰:黄叔度言论风旨,无所传闻。入明嘉靖之季,昆山王舜华名逢年,有高才奇癖,著《天禄阁外史》,托於叔度以自鸣。舜华为吾友孟肃诸大父行,余犹及见其人,知其著《外史》甚确。自初出有纂入东汉文者,时舜华尚在。而天下谓《外史》出秘阁,实黄徵君著,则后世曷从核真赝乎?又李诩《戒菴漫笔》曰:《天禄阁外史》乃近年昆山王逢年所诡托者。迩有馀姚人御史某(案:即刻《两京遗编》之胡维新),沾沾以文学自喜,杂此文於左、国、司马诸篇中刊行,颁於苏常四郡学宫,令诸生诵习之,殆亦一奇事也。据其所记,则此书出王逢年,明人已早言之。考张孔教《云谷卧馀》,所言亦合。而流传之本仍题黄宪,殆不可解。王铖《读书蕞残》曰:其宾秦文中有《党锢》一篇,考《后汉书》本传,陈蕃为三公,临朝叹曰,叔度若在,吾不敢先佩印绶。是党祸未起,宪已谢世矣。又宾晋文有《董卓篇》,益不相见,辨其伪迹甚明。惟谓传自谢安,或者即其门下士及子弟所为,则仍为伪序所欺,失考甚矣。
《进善集》·(无卷数,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张天柱撰。天柱字孟高,号擎菴,秀水人。康熙丙申,天柱寄迹南京,见风俗奢汰,因为
《对问编》·八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明江应晓撰。应晓字觉卿,徽州人。嘉靖末官涪州州判。是书刺取史籍所载天文、地理、人
《研北杂志》·二卷(内府藏本)元陆友撰。友有《墨史》,已著录。友尝取汉上题襟集所载段成式语,自号研北生,因以名其杂著。前
《笔记》·三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宋宋祁撰。祁有《益部方物略》,已著录。其书上卷曰释俗。中卷曰考订,多正名物音训,裨於小学
《人道谱》·(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闵忠撰。忠,归安人。是书仿刘宗周《人谱》之意,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
《千古功名镜》·十二卷、《拾遗》·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宋吴大有撰。大有字勉道,号松壑,嵊县人。宝祐间游太学,率
《四友斋丛说》·三十八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何良俊撰。良俊字元朗,华亭人。嘉靖中官翰林院孔目。《明史·文苑传》附见《文徵
《枕函小史》·(无卷数,内府藏本)明闵于忱编。于忱始末未详。是编凡分二种,一曰谭史,采苏米志林议论,二曰癖史,杂记古人癖
《鼌采馆清课》·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费元禄撰。元禄字学卿,铅山人。铅山之河口有五湖,其一曰官湖,即鼌采湖也。元禄构馆
《稗乘》·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不著编辑者名氏。万历戊午,孙幼安得其本,为校正刊行。其类凡四,曰史略,曰训诂,曰说家,曰
《正朔考》·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魏了翁撰。其书力主周行夏时之说。首举《豳风》七月诗,次考六经及先秦古书与历代正史所书
《蓉槎蠡说》·十二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国朝程哲撰。哲字圣跂,歙县人。此编前有王士祯序,称其抱博辨之才,具论断之识,无雷
《太岳杂著》·一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明张居正撰。居正有《书经直解》,已著录。是编多论古之语,而於明代掌故尤详,亦兼及
《居易录》·三十四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王士祯撰。士祯有《古欢录》,已著录。是书乃其康熙己巳官左副都御史以后,至辛巳官
《石林燕语》·十卷、考异一卷(永乐大典本)宋叶梦得撰。梦得有《春秋传》,已著录。梦得为绍圣旧人,徽宗时尝司纶诰。於朝章国
《事物初略》·三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吕毖撰。毖字贞九,吴县人。是编成於崇祯甲申。杂记事物俚俗语言之所自始。然多剽取
《灼薪剧谈》·二卷(浙江郑大节家藏本)明朱承爵撰。承爵字子儋,不知何许人。其书作於正德癸酉。因腊月大雪,与朋友拥炉夜话,
《汉魏别解》·十六卷(内府藏本)明黄澍、叶绍泰同编。自《吴越春秋》讫於薛收《玄经传》,凡四十六种。其凡例云,六朝诸家文集
《类博杂言》·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明岳正撰。正字季方,号蒙泉,漷县人。正统戊辰进士第一。由编修改修撰。天顺中入阁预机
《白虎通义》·四卷(通行本)汉班固撰。《隋书·经籍志》载《白虎通》六卷,不著撰人。《唐书·艺文志》载《白虎通义》六卷,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