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神录》·六卷(内府藏本)
宋徐铉撰。铉字鼎臣,广陵人。仕南唐为翰林学士。随李煜归宋,官至直学士院,给事中,散骑常侍。淳化初,坐累谪静难军司马,卒於官。事迹具《宋史》本传。是编皆记神怪之事。晁公武《读书志》载其自序,称自乙未岁至乙卯,凡二十年。则始於后唐废帝清泰二年,迄於周世宗显德二年,犹未入宋时所作。书中惟乾宁、天复、天祐、开成、同光书其年号,自后唐明宗以后则但书甲子。考马永卿《懒真子》,称南唐自显德五年用中原正朔,士大夫以为耻,碑文但书甲子。此书犹在李璟去帝号前三年,殆必原用南唐年号,入宋以后追改之。其称杨行密曰伪吴,称南唐曰江南,其官亦称伪某官,亦入宋以后所追改欤?《读书志》云所载一百五十事。陈振孙《书录解题》云,元本十卷,此无卷第,当是他书中录出者。案今本止六卷,而反有一百七十四事,末又有拾遗十三事。与晁氏、陈氏所云卷数,条数俱不合。案《枫窗小牍》云,太宗命儒臣修《太平广记》,时徐铉实与编纂。《稽神录》,铉所著也。每欲采撷,不敢自专,辄示宋白,使问李昉。昉曰:讵有徐率更言无稽者。於是此录遂得见收。疑是录全载《太平广记》中,后人录出成帙。而三大书徵引浩博,门目丛杂,所列诸事,凡一名叠见者,《太平御览》皆作又字,《文苑英华》皆作前名字,《广记》皆作同上字。其间前后相连,以甲蒙乙者,往往而是。或缘此多录数十条,亦未可知也。《读书志》又云,杨大年云,江东布衣蒯亮好大言夸诞,铉喜之,馆於门下,《稽神录》中事,多亮所言。考铉《骑省集》中有送蒯参军亮诗,前四句云:昔年闻有蒯先生,二十年来道不行。抵掌曾谈天下事,折腰犹忤俗人情。则铉客实有蒯亮,然不言及说鬼事。又书中载破瘤得棋子得针二章云,闻之於亮。则不题亮名者,似非亮谏。赵与旹《宾退录》备载洪迈《夷坚志》诸序,称其三志庚集序,考徐铉《稽神录》,辨杨文公《谈苑》所载蒯亮之事非是。其说必有所考,今不得而见之矣。
《见闻录》·八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明陈继儒撰。继儒有《邵康节外纪》,已著录。此书排次明代朝士事实,间及典章制度。如
《涑水记闻》·十六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宋司马光撰。光有《易说》,已著录。是编杂录宋代旧事,起於太祖,讫於神宗,每条皆
《兰畹居清言》·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郑仲夔撰。仲夔字龙如,江西人。其书采录僻事隽语,自汉、魏以迄嘉、隆,分门别类,一
《枫窗小牍》·二卷(内府藏本)不著撰人名氏。前有明海盐姚士粦序,以书中所载先三老一条,证以洪适隶释袁良碑,知其姓袁。又有
《延休堂漫录》·三十六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罗凤撰。凤字子文,号印冈,应天人。弘治丙辰进士,官至石阡府知府。此书
《至正直记》·四卷(两淮盐政采进本)一曰《静斋类汇》,元孔齐撰。齐字行素,号静齐,曲阜人。其父退之为建康书掾,因家溧阳。
《续玄怪录》·四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唐李复言撰。是书世有二本:其附载牛僧孺《幽怪录》末者,盖从《说郛》录出。一即
《筇竹杖》·七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国朝施男撰。男字伟长,吉水人。顺治初,随征广西,以军功授广西按察使副使。是编前三卷为男
《孝经集灵》·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明虞淳熙撰。淳熙字长孺,钱塘人。万历癸未进士,官至吏部稽勋司郎中。《经义考》载淳熙
《有明异丛》·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傅燮詷撰。是书记明一代怪异之事,亦分十类,与《史异纂》门目相同。皆从小说中撮抄而
《客座赘语》·十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顾起元撰。起元有《说略》,已著录。是书所记皆南京故实及诸杂事,其不涉南京者不载。
《汉武故事》·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旧本题汉班固撰,然史不云固有此书,《隋志》著录传记类中,亦不云固作。晁公武《读书志》
《墨客挥犀》·十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宋彭乘撰。案北宋有两彭乘,一为华阳人。真宗时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宋史》有传,其
《翦桐载笔》·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王象晋撰。象晋有《群芳谱》,已著录。是书因奉使册封途中所作,故取义於翦桐。所载皆嘉
《异林》·十六卷(河南巡抚采进本)明朱睦撰。睦有《易学识遗》,已著录。此乃摘百家杂史中所载异事,分为四十二目,颇为杂糅。
《默记》·三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宋王铚撰。铚有《补侍儿小名录》,已著录。此编多载汴都朝野遗闻,末一条乃考正陈思王《感甄赋
《汉武帝内传》·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旧本题汉班固撰。《隋志》著录二卷,不注撰人,《宋志》亦注曰不知作者,此本题曰班固,
《明皇杂录》·二卷、《别录》一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唐郑处诲撰。处诲字延美,荥阳人。宰相馀庆之孙。太和八年登进士第。官
《海内十洲记》·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旧本题汉东方朔撰。十洲者,祖洲、瀛洲、悬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
《汝南遗事》·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李本固撰。案神宗时有两李本固:其一临清人,万历壬辰进士;此李本固字叔茂,汝宁人,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