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注》·二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
魏王弼撰。案《隋书·经籍志》载老子《道德经》二卷,王弼注。《旧唐书·经籍志》作《玄言新记道德》二卷,亦称弼注,名已不同。《新唐书·艺文志》又以《玄言新记道德》为王肃撰,而弼所注者别名《新记玄言道德》,益为舛互。疑一书而误分为二,又颠错其文也。惟《宋史·艺文志》作王弼《老子注》,与此本同。今从之。钱曾《读书敏求记》谓弼注《老子》已不传,然明万历中华亭张之象实有刻本,证以《经典释文》及《永乐大典》所载,一一相符。《列子·天瑞篇》引谷神不死六句,张湛皆引弼注以释之,虽增损数字,而文亦无异。知非依托,曾盖偶未见也。此本即从张氏《三经晋注》中录出,亦不免於脱讹,而大致尚可辨别。后有政和乙未晁说之跋,称文字多谬误。又有乾道庚寅熊克重刊跋,称近世希有,盖久而后得之。则书在宋时,已希逢善本矣。然二跋皆称不分道经、德经,而今本《经典释文》实上卷题《道经音义》,下卷题《德经音义》,与此本及跋皆不合,岂传刻释文者反据俗本增入欤?考陈振孙《书录解题》尚称不分道经、德经。而《陆游集》有此书跋曰:晁以道谓王辅嗣《老子》题曰《道德经》,不析乎道德而上下之,犹近乎古,此本乃已析矣,安知其他无妄加窜定者乎?其跋作於庆元戊午,已非晁熊所见本,则《经典释文》之遭妄改,固已久矣。
《冲虚至德真经解》·八卷(内府藏本)宋江遹撰。遹自署杭州州学内舍生。始末未详。是书乃所注《列子》。据旧刻标题,盖经进之本
《神隐志》·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宁王权撰。权有《汉唐秘史》,已著录。此书多言神仙隐逸摄生之事。权本封大宁,为燕王所劫
《仙苑编珠》·三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旧本题唐王松年撰。松年,天台道士。《文献通考》作唐人,然书中有梁开成二年事,则已入
《至游子》·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上卷凡十有三篇,下卷凡十有二篇。大旨主於清心寡欲,而归於坎离配合,以保长
《续仙传》·三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旧本题唐溧水令沈汾撰。陈振孙《书录解题》曰:汾或作玢。案吴淑《江淮异人录》,载有侍御沈
《万寿仙书》·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曹无极编。无极字若水,金坛人。是书裒辑调息导引之法,而崔子玉《座右铭》、范尧夫《
《二六功课》·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旧本题明石室道人撰,不著名氏。所录自辰至卯凡十二节,各有调摄事宜。盖道家导引术也。
《金丹大要》·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元陈致虚撰。致虚有《周易参同契分章注》,已著录。金丹二字,其源即出於《参同契》巨胜尚
《道书类抄》·(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不著编辑者名氏。前后无序跋,亦无卷数。盖偶於道藏摘取以备观览,非欲勒为成书者也。
《列子辨》·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前有康熙后壬寅自序,署其号曰复堂,不知何许人也。其注用林希逸口义本稍为删
《庄子口义》·十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宋林希逸撰。希逸有《考工记解》,已著录。是编为其《三子口义》之一。前有自序,大意谓读
《南华简钞》·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徐廷槐撰。廷槐字立三,号笠山,会稽人。雍正庚戌进士。是编於《庄子》内篇全录其文,
《列仙传》·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旧本题汉刘向撰。纪古来仙人自赤松子至元俗凡七十一人,人系以赞,篇末又为总赞一首。其体全
《观老庄影响论》·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释德清撰。德清字登印,全椒人。即当时所称憨山大师者也。其书多引佛经以证老、庄,
《周易参同契发挥》·三卷、《释疑》·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俞琬撰。琬有《周易集说》,已著录。是书以一身之水火阴阳发挥
《黄白镜》·一卷、《续黄白镜》·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李文烛撰。文烛字晦卿,自号梦觉道人,丹徒人。其第一卷专言丹汞之术
《广胎息经》·二十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但题为宋人。然第二十一卷中引罗洪先、陈献章语,则明代道流所作,题宋
《周易参同契解》·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陈显微撰。显微字宗道,自号抱一子,淮阳人。嘉定、端平间临安佑圣观道士也。是书乃
《读庄小言》·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文德翼撰。德翼有《宋史存》,已著录。此书就《庄子》诸篇随笔记其所得,然未能拔奇於旧
《道德经编注》·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国朝胡与高撰。与高字岱瞻,黟县人。雍正癸卯举人。是书谓《老子》今本相沿,章句多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