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庵集》·一百卷、《续集》·五卷、《别集》·七卷(内府藏本)
宋朱子撰。《书录解题》载《晦庵集》一百卷、《紫阳年谱》三卷,不云其集谁所编,亦不载《续集》。明成化癸卯莆田黄仲昭跋,称“晦庵朱先生文集一百卷,闽、浙旧皆有刻本。浙本洪武初取置南雍,不知辑於何人。今闽藩所存本,则先生季子在所编也。又有《续集》若干卷、别集若干卷,亦并刻之”云云。是正集百卷,编於在手。然朱玉《朱子文集大全类编》称在所编实八十八卷,合《续集》、《别集》乃成百卷。是正集百卷又不出在手矣。《别集》之首有咸淳元年建安书院黄镛序曰:“先生之文,正集、续集,潜斋、实斋二公已镂版书院。建通守余君师鲁,好古博雅,搜访先生遗文又得十卷,以为别集。其标目则一仿乎前,而每篇之下必书其所从得。”是《别集》之编,出余师鲁手。惟《续集》不得主名,朱玉亦云无考。观镛所序在度宗之初,则其成集亦在理宗之世也。此本为康熙戊辰蔡方炳、臧眉锡所刊,眉锡序之,而方炳书后题曰《朱子大全集》。不知其名之所始。考黄仲昭跋及嘉靖壬辰潘潢跋,尚皆称《晦庵先生集》。而方炳跋乃称:“朱子故有《大全文集》,岁月浸久,版已磨灭。”则其名殆起明中叶以后乎?惟是潢跋称文集百卷、续集五卷、别集七卷,与今本合。而与潢共事之苏信所作前序,乃称百有二十卷,已自相矛盾。方炳手校此书,其跋又称原集百卷、续集十卷、别集十一卷,其数尤不相符。莫明其故。疑信序本作百有十二卷,重刻者偶倒其文,而方炳跋则缮写笔误,失於校正也。方炳跋又称校是书时不敢妄有更定,悉依原本。即续、别二集亦未依类附入,颇得古人刊书谨严详慎之意。今通编为一百一十二卷,仍分标《晦庵集》、《续集》、《别集》之目。不相淆乱,以存其旧焉。
《北海野人稿》·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黄祯撰。祯字德兆,号“北海野人”,安邱人。嘉靖癸未进士,官至吏部文选司郎中。《府
《小山草》·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郝敬撰。敬有《周易正解》,已著录。是编首为《鲰生蠡管》三卷,首载《辟佛书》,次则辨论
《澹轩集》·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马愉撰。愉字性和,临朐人,宣德丁未进士第一,正统五年以侍讲学士入直文渊阁,官至礼部右
《颐菴文选》·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胡俨撰。俨字若思,南昌人。洪武末以举人授华亭教谕。永乐初擢翰林院检讨,与解缙等同直
《黄山诗留》·十六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法若真撰。若真字汉儒,号黄石,一号黄山,胶州人。顺治乙酉,以“五经”特赐中式,
《四思堂文集》·八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傅维鳞撰。维鳞有《明书》,已著录。是集奏疏一卷,记序杂著二卷,诗五卷。所载如《
《考古文集》·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赵捴谦撰。捴谦有《六书本义》,已著录。《明诗综》引黄宗羲之言,谓其诗集名《考古馀事
《阳山诗集》·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陈炳撰。炳字虎文,长洲人。居阳山裘巷里,因以自号。是集分《青桂岩稿》、《润州草》
《峡云阁存草》·七卷、《后存草》·七卷(福建巡抚采进本)明魏濬撰。濬有《易义古象通》,已著录。其诗草本四十卷,是集仅删取
《平山文集》·八卷、《诗集》·八卷(直隶总督采进本)明何涛撰。涛字仲平,江西广昌人,嘉靖己酉举人。据集中所言,盖尝官於安
《乐圃诗集》·七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颜光敏撰。光敏字逊甫,一字修来,曲阜人。康熙丁未进士,官至吏部考功司郎中。此集为
《别本袁海叟诗集》·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袁凯撰。凯有全集,已著录。此本乃正德元年陆深同李梦阳所删定,而何景明授其门人
《王司马集》·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唐王建撰。建字仲和,颍川人。大历十年进士。大和中为陕州司马。据《文献通考》,建集十卷
《庸斋集》·六卷(永乐大典本)宋赵汝腾撰。汝腾字茂实,庸斋其自号也。太宗七世孙。居於福州。登宝庆二年进士。历官端明殿学士
《刍荛集》·六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周是修撰。是修有《纲常懿范》,已著录。是集为其孙应鼇所编。凡诗三卷,赋及杂文共三卷。
《竹香诗集》·四卷(大理寺卿陆锡熊家藏本)国朝席鏊撰。鏊字景溪,常熟人。雍正己酉举人,官内阁中书。鏊为吴伟业外孙,於诗法
《卢溪集》·五十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宋王庭珪撰。庭珪字民瞻,庐陵人。政和八年进士第。调茶陵丞。与上官不合,弃官隐居
《胡文敬公集》·三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明胡居仁撰。居仁有《易像抄》,已著录。居仁本从吴与弼游,而醇正笃实,乃过其师
《菀青集》·(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陈至言撰。至言字山堂,一字青厓,萧山人。康熙丁丑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早年与同郡
《文毅集》·十六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解缙撰。缙字大绅,吉水人。洪武戊辰进士,永乐初官翰林学士,出为江西参议,改交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