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庵集》·一百卷、《续集》·五卷、《别集》·七卷(内府藏本)
宋朱子撰。《书录解题》载《晦庵集》一百卷、《紫阳年谱》三卷,不云其集谁所编,亦不载《续集》。明成化癸卯莆田黄仲昭跋,称“晦庵朱先生文集一百卷,闽、浙旧皆有刻本。浙本洪武初取置南雍,不知辑於何人。今闽藩所存本,则先生季子在所编也。又有《续集》若干卷、别集若干卷,亦并刻之”云云。是正集百卷,编於在手。然朱玉《朱子文集大全类编》称在所编实八十八卷,合《续集》、《别集》乃成百卷。是正集百卷又不出在手矣。《别集》之首有咸淳元年建安书院黄镛序曰:“先生之文,正集、续集,潜斋、实斋二公已镂版书院。建通守余君师鲁,好古博雅,搜访先生遗文又得十卷,以为别集。其标目则一仿乎前,而每篇之下必书其所从得。”是《别集》之编,出余师鲁手。惟《续集》不得主名,朱玉亦云无考。观镛所序在度宗之初,则其成集亦在理宗之世也。此本为康熙戊辰蔡方炳、臧眉锡所刊,眉锡序之,而方炳书后题曰《朱子大全集》。不知其名之所始。考黄仲昭跋及嘉靖壬辰潘潢跋,尚皆称《晦庵先生集》。而方炳跋乃称:“朱子故有《大全文集》,岁月浸久,版已磨灭。”则其名殆起明中叶以后乎?惟是潢跋称文集百卷、续集五卷、别集七卷,与今本合。而与潢共事之苏信所作前序,乃称百有二十卷,已自相矛盾。方炳手校此书,其跋又称原集百卷、续集十卷、别集十一卷,其数尤不相符。莫明其故。疑信序本作百有十二卷,重刻者偶倒其文,而方炳跋则缮写笔误,失於校正也。方炳跋又称校是书时不敢妄有更定,悉依原本。即续、别二集亦未依类附入,颇得古人刊书谨严详慎之意。今通编为一百一十二卷,仍分标《晦庵集》、《续集》、《别集》之目。不相淆乱,以存其旧焉。
《丰川全集》·二十八卷(内府藏本)国朝王心敬撰。心敬有《丰川易说》,已著录。此集乃所作语录及杂著,大抵讲学者居多,乃康熙
《最古园二编》·十八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国朝罗人琮撰。人琮字紫萝,湖南桃源人。康熙辛丑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是集,人琮所
《山谷内集注》·二十七卷、《外集注》·十七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别集注》·二卷(编修翁方纲家藏本)宋任渊、史容、史季温
《学言诗稿》·六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元吴当撰。当字伯尚,崇仁人,澄之孙也。以荫授万亿四库照磨。荐为国子助教,预修《宋》、
《诚斋集》·一百三十三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宋杨万里撰。万里有《诚斋易传》,已著录。此集则嘉定元年其子长孺所编也。万里立
《师山文集》·八卷、《遗文》·五卷、《附录》·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元郑玉撰。玉有《春秋阙疑》,已著录。是编《文集》八卷
《张太初集》·八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明张汝元撰。汝元字太初,江宁人。万历中诸生,以诗受知於学使陈文烛。文烛为序而刊之,
《乐圃馀稿》·十卷、《附录》·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宋朱长文撰。长文有《吴郡图经续记》,已著录。长文著述甚富。所撰诗词、
《洞阳诗集》·二十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明顾可久撰。可久字舆新,无锡人。正德甲戌进士,官至广东按察司副使。是编标曰《洞阳
《隆德堂诗文稿》·二卷(直隶总督采进本)明魏纯粹撰。纯粹字仲乾,柏乡人。万历甲辰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是集诗文各一卷,多其
《欧阳文粹》·二十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宋陈亮编。亮有《三国纪年》,已著录。是编有亮乾道癸巳后叙,谓录公文凡一百三十篇。
《东菴集》·四卷(永乐大典本)元滕安上撰。安上字仲礼,定州人。以荐除中山府教授。历禹城主簿,徵为国子博士,转太常丞,拜监
《陈拾遗集》·十卷(内府藏本)唐陈子昂撰。子昂事迹具《唐书》本传及卢藏用所为别传。唐初文章,不脱陈、隋旧习。子昂始奋发自
《毛文简集》·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毛澄撰。澄号三江,太仓人,弘治癸丑进士第一,官至礼部尚书。嘉靖初,议大礼不合,致仕
《清芬堂存稿》·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胡会恩撰。会恩字孟纶,德清人。康熙丙辰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其馆阁诸诗,别编为《
《冯舍人遗诗》·六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冯廷櫆撰。廷櫆字大木,德州人。康熙壬戌进士,官中书舍人。丁卯典试湖广,作诗一卷
《屏山集》·二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刘子翚撰。子翚字彦冲,崇安人。刘韐之季子。尝通判兴化军。移疾归里,筑室屏山以终。此
《容菴诗集》·十卷、《辛卯集》·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孙爽撰。爽字子度,钱塘人。集中有《嘉禾哭冢宰宝摩徐公诗》,宝摩
《皆非集》·二卷、附《一枝轩吟草》·二卷(浙江郑大节家藏本)明万达甫撰。达甫字仲章,号纯初,鄞县人。都督佥事表之子,少袭
《默成文集》·八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宋潘良贵撰。良贵字义荣,一字子贱,号默成居士,婺州金华人。政和五年,以廷试第二人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