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纪》·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梅鼎祚编。南朝六代,至陈而终,文章亦至陈而极敝。其时能自成家者,诗惟阴铿、张正见;文则徐陵、沈炯以外,惟江总所传稍多。而或久仕梁朝,上承异代;或晚归隋主,尚署前衔,鼎祚兼其前后诸作,割并於陈,以足卷帙,未免朝代混淆。然鼎祚既取《南北朝文通》,为编次,苟阙其一代,则源流始末,有所未详,斯亦不得已之变例也。况永明、天监,相去未遥,江左馀风,往往而在韩、柳未出以前,王、杨之丽制,燕、许之鸿篇,多有取材於是者,亦不能以其少而废之矣。
《说唐诗》·二十二卷(内府藏本)国朝徐增撰。增字子能,长洲人。所录唐诗三百馀首,一一推阐其作意。其说悠谬支离,皆不可训。
《二陆集》·三卷(两江总督采进本)《长白山人集》二卷,明陆之箕撰。《南门续集》一卷,其弟之裘撰。之箕字肖孙,一字汝瞻,别
《唐诗说》·二十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元释圆至撰。圆至有《牧潜集》,已著录。此书盖取宋周弼所选三体唐诗为之注释。前有大
《诸儒文要》·八卷(内府藏本)不著编辑者名氏。所录周、程、张、朱及陆九渊、张栻、杨简、陈献章、王守仁十家之文,凡八十篇。
《溯洄集》·十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国朝魏裔介撰。裔介有《孝经注义》,已著录。裔介尝选国初诗为《观始集》,今未见传本。是
《文苑英华》·一千卷(御史刘锡嘏家藏本)宋太平兴国七年,李昉、扈蒙、徐铉、宋白等奉敕编,续又命苏易简、王祐等参修。至雍熙
《回文类聚》·四卷、《补遗》·一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宋桑世昌编,世昌有《兰亭考》,已著录。考刘勰《文心雕龙》曰:“回文
《兴观集》·一卷、附《山村遗诗、杂著》·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瞿暹编。暹旧藏仇远手书七言律诗三十八首,有元末明初诸人题
《二妙集》·十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万士和编。士和有《履菴集》,已著录。初,唐顺之选汉、魏至明之诗为《二妙集》
《风雅逸篇》·十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明杨慎编。是编采录古来有韵之文,上起古初,下迄战国末。又附载有篇目而无其辞者,自
《明文隽》·八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曰袁宏道精选,邱兆麟参补,陈继儒标旨,张鼐校阅,吴从光解释,陈万言汇评。盖坊间
《四家诗选》·四卷(内府藏本)明傅振商编。是集选顾起元、焦竑、郭正域、叶向高四人之诗,人各一卷,盖崇祯元年为南京兵部侍郎
《草堂雅集》·十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元顾瑛编。瑛早擅文章。又爱通宾客,四方名士,无不延致於“玉山草堂”者,因仿段成式《
《唐音戊签》·二百一卷、《闰馀》·六十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胡震亨编。震亨有《海盐县图经》,已著录。其所撰《唐音统签》
《桃花源集》·三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冯子京撰。子京字南台,钱塘人。嘉靖乙丑进士,官至湖广按察使。桃花源在湖南常德府桃源
《订补浯溪集》·二卷(浙江朱彝尊家曝书亭藏本)明陈斗编。斗字民仰,祁阳人。官永宁县主簿。浯溪在祁阳县南五里,为唐道州刺史
《古文奇赏》·二十二卷、《续奇赏》·三十四卷、《三续奇赏》·二十六卷、《明文奇赏》·四十卷(通行本)明陈仁锡编。仁锡有《
《古表选》·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张一卿编。一卿字次公,自号求如居士,泾县人。是书辑历代表章,上起六朝之末,下逮於元
《齐山诗集》·七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释祖浩与其徒道璼同编。二人并齐山寺僧。案齐山在池州贵池县,有十馀峰,以其正相齐等,
《全蜀艺文志》·六十四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周复俊编。复俊有《东吴名贤记》,已著录。初,宋庆元中四川安抚使袁说友,属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