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镜》·三十六卷、《唐诗镜》·五十四卷(内府藏本)
明陆时雍撰。时雍字仲昭,桐乡人,崇祯癸酉贡生。是编选自汉、魏以迄晚唐之诗。分为二集,前有《总论》一篇,其大旨以神韵为宗,情境为主,如云:“诗须观其自得,古人佳处不在言语间。”又云:“气太重,意太深,声太宏,色太厉,佳而不佳,反以此病。”又云:“诗不患无材,而患材之扬;不患无情,而患情之肆;不患无言,而患言之尽;不患无景,而患景之烦。”所言皆妙解诗理。其间如《孔雀东南飞》一诗,讥其情词之纰谬,而於储光羲、孟浩然辈,亦俱有微词。盖其时王、李馀波,相沿末息。学者方以吞剥为工,故於蹊迳易寻者,往往加之排斥。欲以此针砭流俗,故不免於惩羹而吹齑。然其采摭精审,评释详核,凡运会升降,一一皆可考见其源流,在明末诸选之中,固不可不谓之善本矣。书中评语,间涉纤仄,似乎渐染楚风,然《总论》中所指晋人华言是务,巧言是标,实以隐刺锺、谭,其字句尖新,特文人绮语之习,与“竟陵”一派,实貌同而心异也。
《燕山八景图诗》·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永乐十二年左春坊、左中允、吉水、邹缉等倡和之作也。燕山八景,始见於金《明昌遗事
《中州启劄》·二卷(永乐大典本)元吴宏道撰。宏道字仁卿,金台蒲阴人,江西省检校掾史。是书作於大德辛丑。前有许善胜序,称吴
《唐百家诗选》·二十卷(内府藏本)旧本题宋王安石编。安石有《周礼新义》,已著录。是书去取,绝不可解,自宋以来,疑之者不一
《词海遗珠》·四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劳堪编。堪字道亭,江西德化人。嘉靖丙辰进士,官至副都御史。此书杂采金石文字以及诗
《文选句图》·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高似孙撰。似孙有《剡录》,已著录。案摘句为图,始於张为。其书以白居易等六人为主,以
《秦汉文脍》·五卷(内府藏本)明陈继儒编。是编杂选秦、汉之文,如《战国策》、《史记》、《汉书》之类,皆不标本书之名。又如
《八刘唐人诗集》·八卷(内府藏本)题曰淮阴刘青夕选,不著其名。前有康熙癸未李翰熙序,称青夕尝有《唐诗十三家》之刻。又辑为
《中兴间气集》·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唐高仲武编。仲武自称渤海人,然唐人类多署郡望,未知确贯何地也。是集前有《自序》云:
《诸儒文要》·八卷(内府藏本)不著编辑者名氏。所录周、程、张、朱及陆九渊、张栻、杨简、陈献章、王守仁十家之文,凡八十篇。
《武夷游咏》·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田汝成、蔡汝楠同撰。汝成有《炎徼纪闻》,汝楠有《说经劄记》,皆已著录。嘉靖二十年四
《乐府原》·十五卷(内府藏本)明徐献忠撰。献忠有《吴兴掌故集》,已著录。是书取汉、魏、六朝乐府古题,各为考证,并录原文而
《骊珠随录》·五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杨仪编。仪有《螭头密语》,已著录。是书杂录诸文,自序谓皆取不盛传於世者。然如《阴
《沧海遗珠》·四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编辑者名氏。前有正统元年杨士奇《序》,称都督沐公所选。又称其字曰景容,黔
《唐诗解》·五十卷(通行本)明唐汝询撰。汝询有《编蓬集》,已著录。是书取高廷礼《唐诗正声》、李于麟《唐诗选》二书,稍为订
《南园五先生集》·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葛徵奇编。徵奇有《芜园诗集》,已著录。初,嘉靖乙丑,陈暹合刻孙蕡、王佐、黄哲、
《古黄遗迹集》·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卢濬编。濬,天台人。成化丁未进士,弘治中官黄州府知府。是编辑黄州古迹题咏,大旨以
《嵩少集》·四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郑太原编。太原,潞安人。官登封县知县。初,嘉靖中浑源刘思温尝辑少林寺题咏碑刻为《少林
《箧中集》·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唐元结编。结有《次山集》,已著录。是集成於乾元三年,录沈千运、王季友、于逖、孟云卿、张
《论学绳尺》·十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宋魏天应编,林子长注。天应号梅墅,自称乡贡进士;子长号笔峰,官京学教谕,皆闽人也。是
《唐文鉴》·二十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贺泰编。泰字志同,吴县人。弘治己未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巡按福建。是编杂采唐文,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