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言小集》·一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
不著编辑者名氏。皆题画之作。末有旧跋,称元季诗文之盛,惟玉山唱酬诸家最称风雅。赠言之集,昔寓金陵邵氏,见其藏本,为帙颇多。甲申兵燹之后,遂不复覯。適从孙青选,留心蒐秘,略备数种,惜仅十之二三云云。考其词意,殆指为顾瑛《玉山草堂雅集》所佚。考《玉山草堂雅集》,传本甚多,不应云“竟不复覯”。且此集所收诗二十九首,词一首,皆不见《玉山草堂雅集》中。不应与瑛赠答之什,瑛自佚脱,转待后人收之。又瑛但以诗名,其书仅朱珪《名迹录》中载其自书墓志。李日华《六研斋笔记》称其行楷楚楚,奄有洛神、画赞风轨。画则从无片楮。而诸家收藏跋尾,亦无一字及之。此集忽竞题其画,已不相符。且瑛本昆山人,而秦约序中称云间顾子,皆不可解。考《画史会要》,顾禄字谨中,松江人,官太常典簿。善杂画,亦能钩勒竹石。其人在元末、明初,与顾瑛同时。殆当时赠禄之作,后人以瑛与同姓,而名为较重,故移掇於瑛,复以伪跋实之耶。其序三首,皆题画之作,非序此集。而亦移掇以冠卷,其伪益见矣。
《御定四朝诗》·三百一十二卷康熙四十八年,圣祖仁皇帝御定,右庶子张豫章等奉敕编次。凡宋诗七十八卷,作者八百八十二人。金诗
《五十家唐诗》·(无卷数,内府藏本)不著编辑者名氏。自唐太宗、元宗至储光羲凡五十家。各家之诗但分古近体,亦有载赋数首者。
《东皋诗存》·四十八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王之珩编。之珩字楚白,如皋人。是集选其邑人之诗。自宋以迄於国朝,每人各详其字
《说唐诗》·二十二卷(内府藏本)国朝徐增撰。增字子能,长洲人。所录唐诗三百馀首,一一推阐其作意。其说悠谬支离,皆不可训。
《文章正宗》·二十卷、《续集》·二十卷(内府藏本)宋真德秀编。德秀有《四书集编》,已著录。是集分辞令、议论、叙事、诗歌四
《长林四世弓冶集》·五卷(礼部主事任大椿家藏本)国朝林其茂编。其茂有《山阴集》,已著录。是集裒其家四世之诗。《后乐堂集》
《金兰集》·三卷、《附录》·一卷(山东巡抚采进本)明徐达左编。达左所编《颜子》(案是书已为高阳所窜乱,改名颜子鼎编。然鼎
《皇清诗选》·三十卷(内府藏本)国朝孙鋐编。鋐字思九,江南华亭人。其书采国初诸诗,分体编录。其凡例有曰:“论诗者必规摹初
《唐诗韵汇》·(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明施端教编。端教有《读史汉翘》,已著录。是书采唐人近体诸诗,以上下平韵隶之,大抵
《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新喻孔文仲及其弟武仲、平仲之诗文。庆元中,临江守王所编也。文仲字经父,嘉祐六年
《中兴间气集》·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唐高仲武编。仲武自称渤海人,然唐人类多署郡望,未知确贯何地也。是集前有《自序》云:
《搜玉小集》·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不著编辑者名氏。郑樵《通志》已载之,则其来旧矣。旧目题凡三十七人,诗六十三首;此本但
《骊珠随录》·五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杨仪编。仪有《螭头密语》,已著录。是书杂录诸文,自序谓皆取不盛传於世者。然如《阴
《冯氏校定玉台新咏》·十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国朝冯舒所校,其犹子武所刊也。舒有《诗纪匡谬》,已著录。徐陵《玉台新咏》
《瑞竹亭合稿》·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王愈扩及其弟王愈融撰。愈扩字若先,泰和人,康熙庚戌进士。愈融字侣新,终於诸生。
《诸儒文要》·八卷(内府藏本)不著编辑者名氏。所录周、程、张、朱及陆九渊、张栻、杨简、陈献章、王守仁十家之文,凡八十篇。
《梁园风雅》·二十七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赵彦复编。彦复字微生,杞县人。万历甲辰进士,官至湖广按察司副使。是编选中州之
《金华正学编》·十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赵鹤编,唐邦佐重辑。鹤字叔鸣,江都人。弘治丙辰进士,官至山东提学副使。邦佐字维
《秦汉鸿文》·二十五卷(内府藏本)明顾锡畴编。锡畴有《纲鉴正史约》,已著录。是编凡秦文五卷,汉文二十卷。秦文首录《战国策
《谷音》·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元杜本编。本有《清江碧嶂集》,已著录。是编末有张榘《跋》,称右诗一卷,凡二十三人,无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