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值得总结的年纪。百年来,令人刻骨铭心的两次世界大战;核阴影下的东西方“冷战”;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互解及多极化出现;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兴盛与挫折;资本主义国家的危机、调整与复苏;南北贫富差距拉大、不平等情况更加明显和南南关系纷繁复杂;举世瞩目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及随之而来的创造财富的方式、思维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的改变;商业竞争加剧、金融震荡不居、经济发展步履艰难以及人口爆满、能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纠纷冲突频仍等等,一桩桩,一件件都进入人们的视野,影响着人们的文化精神与价值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生存与发展,制约着人们的权衡与决策。
逝者如水,一往不返,生命个体和民族都被抛在时闻的隧道中。生命可以毁灭,但生命的价值却不会消失:民族有兴有衰,但民族文化的精魂却不会消亡。
陈博贤、胡汉民的主要贡献表现在1915-1920年唯物史观的启蒙方面。李大钊、陈独秀、李达在唯物史观的启蒙中也做出了突出贡献。陈博贤,字博生,福州人,著名报人。“五四”时期任北京《晨报》记者和副刊编辑,曾兼任该报驻东京特派员。前后发表了许多通讯、时评、论说和译著,为“五四”时期唯物史观的启蒙作出了重要贡献。影响较大的是他1919年5月所译河上肇《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一文。该文是当时唯物史观启蒙的*重要的文章之一,它节译了《共产党宣言》**节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不仅为唯物史观的启蒙提供了原文,而且为当时的中国人提供了全新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概要。胡汉民(18791936),字展堂,广东番禺人,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五四”时期,在上海主编国民党理论刊物《建设》杂志。1919年12月,在该杂志发表了《唯物史观批评之批评》-文。这篇2万多字的文章阐述了唯物史观创立的历史条件和历史意义,认为唯物史观的创立开创了一个新的思想时代,“差不多划一个新纪元,许多人拿来比达尔文的进化论,确是有同等的价值”。胡汉民还首次深刻地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性,认为“唯物史观是平民哲学、劳动阶级的哲学”。他以理论仲裁人的身份反驳了国内外资产阶级学者和机会主义者对唯物史观的多种非难,还以2000多字的篇幅节译了《神圣家族》等8本哲学著作和恩格斯1889年致布洛赫、1894年致瓦·博尔吉尔斯的两封通信。这篇文章是“五四”新文化早期唯物史观启蒙方面,*具理论化、系统性的,并*具理论深度的力作。历史影响自然无须赘言。继唯物史观的启蒙之后,1920-1923年,唯物史观进入广泛传播的历史时期。李大钊、陈独秀、李达、施存统、毛泽东等人做出了突出贡献。早在唯物史观的启蒙时期,李大钊就发表了《庶民的胜利》的演讲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的文章,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早的文献之一。次年(1919年)5月,李大钊又主编了《新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发表了一组宣传唯物史观的文章。特别是他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是我国马克思主义者撰写的**篇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传播史上的*重要的早期文献。1920年以后,在唯物史观的广泛传播期,李大钊的突出贡献是把唯物史观搬上了北京大学历史系、政治系和经济系的讲坛,并在《史学思想史讲义》中,针对中国历史上孔孟之徒言必称尧舜,老庄之徒言必称黄帝,墨翟之徒言必称大禹,许行之徒言必称神农,英雄史观左右人们头脑的状况,突出宣传了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原理。1920年8月,从日本留学回国的李达,也加入了传播唯物史观的队伍中,并于1921年春出版了《唯物史观解说》(原作者是荷兰社会民主党左派领袖郭泰,即格尔曼·果特(1864-1927》、《马克思经济学说》(原作者是考茨基)和《社会问题总览》(原作者是日本学者、《资本论》日译者高皇素之(1886-1928》三部译著。这三本书正是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的通俗介绍。几乎与此同时,施存统(1899-1970)在应用唯物史观批评无政府主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我们要怎么样干社会革命》①一文中,施存统指出,无政府主义者以炸弹,手枪为武器的少数人暴动,虽然看似“急进”,但也无法得到革命的成功。中国革命只有将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结合起来,推翻现政府,自己跑上支配阶级的地位,凭借政权优越性,再去改变经济组织,才能取得*终胜利。特别难能可贵的是施存统还谈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他深刻地指出:马克思主义本身“并不是一个死板板的模型。所以我以为我们只要遵守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就是了;关于枝叶政策,是不必拘泥的”。又说:“我以为我们研究一种学说一种主义,决不应当‘囫囵吞枣,‘食古不化,,应当把那种主义那种学说底精髓取出。”如此冷静的分析和独到的见解,即使在今天看来,也实属不易。此外,陈独秀的《谈政治》、《马克思学说》、毛泽东的“新民学会”会友的通信,对唯物史观的广泛传播也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梁启超修身三书 本书特色 二十世纪初,梁启超(任公)先后编纂了三种关于传统的修身方面的书。此三书既是梁启超本人用以自修的随身札记读本,也是任公用以推行公民德育的...
宁玛派是藏传佛教中一个古老的教派,她所传的大圆满法,也是藏传佛教中最重要的修证法门之一。以前,我对藏传佛教只有一些极肤浅
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 本书特色 身体康健乃至“长生不老”,千百年来一直是世人的向往与追求。南怀瑾先生结合自己多年来的修习实践以及古今述作,撰写了本书。书中着重叙述...
析波普尔政治哲学之困境 本书特色本书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波普尔政治哲学的进一步反思和批判。主要有如下内容:考察方法论的困境;透析波普尔功利主义思想的困境;考察...
十八名家解周易-(第五辑) 内容简介 毫无疑问,作为儒家“群经之首”的《周易》,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由于在孔子设定的“六经”教育体系中,“易经”发挥着...
全译本·国民阅读-蒙田随笔 本书特色 巴尔扎克、伏尔泰、孟德斯鸠,司汤达对蒙田智慧交口称赞;歌德、席勒、拜伦、萨克雷、爱默生对蒙田推崇备至。一部辉煌灿烂却经受磨...
傅佩荣说孔孟论人生 内容简介 作为国学启蒙读物,本书分为孔孟两卷,主要通过解读《论语》和《孟子》来介绍孔孟的思想。每篇基本按照其经历、师生关系、创立格言、核心思...
科学哲学 内容简介 科学哲学还应当涉及一些更为广泛的领域,如科学社会学、科学价值论、科学与技术等等。由于本书的主要目的在于对20世纪科学哲学的发展进行简明的概括...
法无定法-星云日记-13 本书特色 大师生活哲学 ⊙ 智慧语录高僧行仪风范 ⊙ 完整典载从平实的步伐中,进入佛学、进入一代宗师圣洁的心境!日记,是生活的痕迹,是...
每时每刻皆为逍遥时光-禅疯子寒山的八堂修心课 本书特色 寒山,唐代避世隐居的禅学高僧,在欧美享有超越李白、杜甫的知名度与追捧。他是美国“垮掉的一代”推崇的精神领...
黄绾集 本书特色 张宏敏编著的《黄绾集》为“阳明后学文献丛书 ”的一种。以明嘉靖刊本《石龙集》二十八卷为主, 补充了《久庵先生文选》、《知罪录》、《明道编》 ,...
易传与道家思想 目录 目录 序 **部分《彖传》的主体思想:道家的宇宙观 《彖传》与老庄 《彖传》的道家思维方式 第二部分《象传》、《文言》解《易》的道家倾向 ...
御定六壬金口合占-上中下三册 本书特色 《御定六壬金口合占(上中下)》为《故宫珍本丛刊》术数类占卜、属中之一种,原书藏北京故宫,不著撰者,清康熙内府刻本...
康德著作全集第5卷·实践理性批判 判断力批判 内容简介 本卷收入了康德三大批判中的两部:《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实践理性批判》是康德思想的核心部分,...
资本论-全新修订版-缩译彩图本 本书特色 全世界工人阶级的圣经! 政治学家、经济学家*该重读的经典! 关于资本运作的*透彻的百科全书。 卡尔...
中国古代佛教艺术 本书特色 ★ 16开盒精装,华龄出版社出版★ 资深收藏图书策划人谢宇主编★ 铜版纸印刷,全彩图文,图片清晰★ 全书包括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禅文化-第一辑 本书特色 《禅文化(第1辑)》(主编黄夏年)是“禅文化”系列第1辑,书中收录了《中国禅宗的传统及其时代精神》、《“宗教对话”视域中的禅宗“...
第七崇拜:人类的生存悲剧与悲剧英雄 内容简介 中国的鲁迅说长歌当哭势必在痛定之后;西方的巴恩森说“悲剧是世界法则”;舍勒说“悲剧性事件始终以一种世界结构为基础”...
佛经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教法教义,是引导众生通往真理的指南。当我们了解了经文的意义之后,应该思考这段经文要说明的是什么,思
中国哲学简史 本书特色 在我*困难的时期,使我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的生命灯塔的是中国著名学者冯友兰的著作《中国哲学简史》。 ——韩国前总统朴槿惠 中国人了解、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