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观人经》决不是传统的看相术。在传统相术者看来,所谓“命”,就是“宿命”。而这本《观人经》重在人的行为特征,从神色到气度,从心理到行为,所谓“心有所思而神有所动”,“听其言而观其行”,从而品评人材,量才授任。它是中国古代人材理论的集萃。
观人之术,古已有之。武丁见了傅说,认为是王佐之才,破格录用。周文王听说姜尚在渭水钓鱼,就前去拜访,见面后即乘同一辆车子回去。姜尚被拜为太师,后来辅佐武王灭掉了商纣王,建立了周朝。观人的作用在于知人,知人才能用人。而对于敌方,了解对方的长处和弱点,也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即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到了后世,观人术已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甚至被蒙上了某些神秘色彩。如相士的出现就是这样的结果。他们不但通过对对象的相貌、神情和骨骼的观察,可以看出他的气质、性格和秉性,而且能够看出他未来的发展,是富贵还是窘迫。唐朝的袁天罡善于相人,曾被唐太宗召见,太宗对他说,古代蜀地有个叫严君平的,长于占卜,你比他如何?袁天罡说,其人生不逢时,我遇到了圣君,因此要胜过他。袁天罡见到窦轨,当时窦轨颇为困顿,袁为他相面,然后说,你从前额到发际骨骼隆起,一直连到脑后的玉枕处,下巴浑圆宽大,十年之内,定会富贵,成为朝廷的贤臣良将。袁天罡还说,你的右侧下巴隆起,而且明洁光亮,应当以梁、益二州为分界线,树立显赫的功名。 张同藏与袁天罡齐名。当时河东裴某已经五十三岁了,在禁卫军中担任三卫的官职。他遇到张同藏,张同藏说他一定会富贵,并说他在二十五天内便能当上三品官。二十一天过去,这天正赶上太宗皇帝哮喘病发作,请来良医,进服妙药,都不见效。太宗皇帝颁下诏书,三卫以上,朝官以下,都可以进献医治此病的药方。裴某进献一剂药方,太宗服下见效,特赐裴某三品正员京官,官拜鸿胪卿,后来竟升至刺史。 君子和而不群。所谓和,就是指对人际关系处理得和谐得体。如今,人际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识人是为了知人用人,无论从政还是经商,人们都希望更多地了解和把握对方。对于这些人来说,适当地读一些观人识人的著作,应该是很有益处的。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选取《人物志》中*为精华的部分,加以翻译,附以事典,并予以评述,这样有助于读者进行研读和探究,从轻松的阅读中得到更深的教益。
原文
001
译文
007
卷一
勾践隐忍雪国耻·003/范大夫功成身退·007/
@识人是成功的基础, 用人是成功的关键。
@根据他的欲求, 判定他的为人。
@表情神色, 隐含人心的所有秘密。
@智者常观其言、 察其行、 辨其性情, 而后因材施用。
@识人**, 是因往往小的疏忽, 便会铸成大错。
卷二
曹相国为政清简·013/季扎睿智评诸侯·017/
@得人才者得天下, 失人才者失天下。
@观人察质,须先察其平淡,后求其聪明。
@不做超出能力的事, 也是智。
@要重视 “中和之材”, 因它*易与平庸混淆。
@辨人的本质在于, 观隐蔽, 查细微, 见微知著。
卷三
晁错峻急失先机·023/晋智伯骄狂失国·028/
@借用不同性格的牵制, 坐收渔利之奇效。
@全才用其均衡, 偏才扬其长避其短。
@行动果断的人往往疏于深思熟虑, 深思熟虑的人往往不能随机权变。
@遵循事物的规律, 知退才能进, 事缓则国。
@注意人的仪态举止, 它是心神表征; 倾听别人的声音, 它是心气
显现。
卷四
张柬之正气复唐·035/燕王失察酿大乱·040/
@信任目光坚定之人, 防范目光闪烁之人。
@仁爱之人, 谦恭柔和为表; 智慧之人, 明朗通达为征。
@对于能干之人, 更要深入地考察他的本质。
@用人忌以他人的评价代替自己的判断, 否则无异于自请祸患。
卷五
商鞅酷法殃自身·045/韩信拜将指迷津·048/沈庆之畏祸误
国·051/怀王贪利失大义·053/触龙巧言谏太后·056/
@见微而知清浊, 是智者。
@从一个人对待利益的态度去辨别他的本质。
@用人须容人疑人, 容而不疑小智也。
@仁者无敌, 但须行丈夫之仁, 防妇人之仁。
卷六
桓温谋篡损英名·061/》,j伯温以德报怨·064/
@识则满目俊才, 不识则遍地糟糠。
@不要只看一个人的才能, 更要看他如何使用才能。
@辨别和使用人才, 一看能力, 二看宽仁。
@只看眼前利益的人, 像即将吞钩的鱼, 祸患不远。
卷七
李世民慧眼识李靖·069/陆贾舌辩收南越·072/
@上才可以言识人, 以言服人, 以言用人。
@提防那些夸夸其谈的人。
@品性才能, 形于中而露于外, 可识可辨。
@言谈中隐含着众多的真相, 只是会听的人太少。
@了解一个人的辩才, 不仅看他是否口齿伶俐, 更要看他说得是否条
理清晰。
@强辩于己于人都是愚蠢的。
卷八
陆贽识患于未然·079/太宗睿智罢献瑞·082/
@不识人者 “人治”, 识人者 “治人”。
@深思熟虑, 而后可洞晓先机。
@见识, 须加上深入细致的思考, 才可洞悉玄机。
@身临其境而保持清醒才是大智。
卷九
张辽明察定军心·087/》,j裕韬晦除桓玄·090/
@能审时者谓之明, 能韬晦者谓之智。
@行动见勇猛, 安静见智慧。
@要防范那些装得不聪明的人。
@深藏的聪明, 总能获得更大的收益。
卷十
诸葛亮智识刺客·097/王之涣酒楼赛诗·100/
@*高的才能是统御人才, 事必躬亲, 则难以做大。
@细微之处常常更显露事物的本质。
@能真情流露、 自然疏落的人, 是值得交往的人。
@大智慧终须返璞归真。
卷十一
董晋宽柔稳危局·105/安禄山逢迎玄宗·107/
@能者深藏, 浅者外露。
@逢迎的力量有时抵得上千军万马。
@奉承是历久不衰的戏, 演员不腻, 观众不烦。
卷十二
赵括自夸遭灭顶·113/裴度功高不自居·117/
@智者常常是沉默者: 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
@手高于头, 做强于说。
@观人不应看其取得成绩前, 而应看其取得成绩后。
卷十三
李药师见微知著·123/魏先生识人论事·126/
@功高不居, 不仅是美德, 更是保身的必要手段。
@从喜怒言笑中, 观察一个人的情态。
@蛛有丝, 马有迹, 都需仔细观察。
@观察一个人的情感与神色变化, 可以看出他的为人。
卷十四
韦诜慧眼选佳婿·133/尉迟恭忠勇救主·137/霍光辅政扶大
汉·140/房光庭率直可亲·143/》,j仁轨苦读建功·146/
@骨骼挺拔、 气质清爽的人, 将取得美善的名声。
@品格比才能的影响更长远。
@清奇的骨骼是潜在品质, 仍须加上后天的努力。
卷十五
赵赞阴狡充忠直·153/江充设计害太子·156/
@察奸辨佞, 是为政用人之要务。
@要防范那些借公正之名谋取私利的人。
@观人之要, 在于不被表象迷惑, 以其目的判其是非。
卷十六
祢衡裸衣骂曹相·163/似是而非说贤士·166/张居正功高遭
谗·170/
@一味揭人隐私而不徇私情的人, 貌似公正, 当疑当察。
@要注意那些似是而非的品格, 它们是用人的陷阱。
@识人需眼力, 用人需胸怀。
@恃才傲物并非他们的真本性, 只是因其未被赏识。
卷十七
黄香忠孝尽人伦·177/李勐爱敬兼顾·179/
@观察一个人的爱敬, 可以判断他的前程。
@不要轻视一个人对待责任的态度, 它是可否委以重任之要件。
@人际关系是否通畅, 了解他对爱敬的态度就清楚了。
@有自知之明不易, 有识人之明更难。
卷十八
刘毅褊狭酿苦果·185/常遇春勇建奇功·189/甘宁择主酬壮
志·192/
@自我炫耀之人, 是难堪大任之人。
@注意那些唯上的人, 因为他们是*唯己的人。
@表现才能是人的本性, 有能力的人*终能显露才能。
@发现并使用那些还未被发现的人才, 会得到更大的回报。
卷十九
杨修逞才丢性命·197/冯、邓谦让以避祸·202/fl融犯上遭
杀戮·206/郭、鱼泾渭自分明·209/
@夸耀自己的才能, 不如夸耀别人的才能。
@不要使用心胸褊狭的人, 即使他有能力。
@谦虚不仅使人进步, 还有助于人际关系的融洽, 更有助于保全
自身。
@智慧之人处于优势时, 会处处让着别人。
卷二十
范滂忠直酬壮志·217/马援仁义成大业·220/
@观察那些偏才的短处, 可以发现他们的长处。
@杰出的人才往往是偏才, 长处与短处同样明显, 关键在扬长避短。
@注意那些装糊涂的聪明人, 解开他们的心结, 任用他们。
@不要用自己的长处去攻击他人的短处。
卷二十一
房丞相才疏误国·227/郭嘉深谋取乌桓·230/殷仲堪才不堪
用·233/海瑞忠直失深虑·237/
@不要被表面的聪明所迷惑, 智慧不能替代行家。
@小人多是善伪装之徒, 不识其伪, 必受其害。
@仁是*重要的一种品质, 它可使能力得到长远的发挥。
@狷介与刻薄的人才, 其能力可减半对待。
卷二十二
王莽伪善篡汉室·245/羲之临池称书圣·249/
@操纵利害转化, 可获得*大的利益。
@喜弄权术但由于计谋不够, 便会显得虚伪。
@权谋不宜过多, 多则伪。
@能力与德行是车子的两个轮子, 缺一不可。
卷二十三
来敏弈棋试费柿·255/刘玄德险失凤雏·257/
@用人的*高境界在征服人心, 谓之 “谋圣”。
@用人之道, 忌浮忌泛; 要相信眼睛, 不要相信耳朵。
@不要以一己好恶去选拔人才, 因人才不会以你的喜好去发展。
@识人用人, 切忌主观, 还须随时修正自己的错误。
刘邵 字孔才,三国魏广平邯郸人。汉献帝建安年间为计吏,迁秘书郎。魏文帝时,为尚书郎、散 骑侍郎。齐王曹芳正始年间,执经讲学,赐爵关内侯,卒后迫赠光禄大夫。 刘邵为人博学多才,思虑玄远,特别善于品评鉴别人物,深为同代人推许和赞扬。《观人 经》是其代表作。此书以古为鉴,纵论得失成败,专讲识人之术,素有"识人宝鉴"之雅誉。
训诂学基础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七章,分为:训诂学的应用范围和训诂实践的两种形式、训诂实践的内容、训诂学小史、训诂术语简介、解释词义的方法和方式等。训诂学基础 目...
语言哲学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语言的本质,西方哲学发展中的语言转向,涵义与指称理论,语言的意义和证实等内容。语言哲学 目录 前言**章 语言的本质 **节 对语言...
人间词话 本书特色 《人间词话》一书乃是王氏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向来极受学术界重视。《人间...
回想托克维尔 本书特色 我坚信,政治社会并非它们的法律的产品,而是从一开始就是由其成员的情感、信仰、观点和心灵习惯所决定的,而这些又是由自然和教育形成的。——托...
《宗璞散文》内容简介:《宗璞散文》是“中华散文珍藏版”大型丛书之一,作为哲学家冯友兰的女儿,宗璞除了在小说领域的贡献之外,
咬文嚼字.合订本2006 本书特色 《咬文嚼字》2006年第1-12期(总第133-144)期合订本。“咬文嚼字”,就是要通过文字和词语去深入探究语素的意义,完...
皓首学术随笔--戴逸卷 本书特色 由中华书局出版的《皓首学术随笔》系列丛书称为“学术随笔”。所收各篇,门类繁多。这套书叙事谨严有据,文笔条畅清新,给人以大量的知...
白纸黑字NO.1-留得下来的文字 本书特色 这本《白纸黑字(no.1)》由鄢烈山主编。时间不会因为它而开始,时代却因为有了它而多了一份可以相信而有价值的...
吃喝玩乐 本书特色 《吃喝玩乐》是“老北京风情系列丛书”之一种。本书收录100幅画,每幅画配有文字介绍。从“年夜饭”到“新春开笔”,记述了老北京一年的吃喝玩乐“...
赫哲族鱼皮文化研究 本书特色 《渔家天锦:赫哲族鱼皮文化研究》试图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来认识鱼皮文化,研究它的生成、发展与演变,记录赫哲及其先民等北方渔猎民族使用...
澳门掌故 本书特色 《澳门掌故》一书集有关澳门的民情风俗、轶闻传说、自然景观、街巷变迁、饮食娱乐、庙宇教堂、诗文名士等知识于一炉。《澳门掌故》是史料,从历史的...
语文探究性学习论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语文课程改革与语文课程实施中的热点、亮点和难点问题——语文探究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探讨。首先对探究性教育思想作了历史回顾...
大国软实力-高端讲坛 本书特色 本书由许嘉璐、汤一介、庞朴、楼宇烈、戴逸、张岂之、王岳川、萧功秦、秦晖、许纪霖等高端学者,通过讲述中国文化精神的魅力与阙失,说...
大学语文教学参考资料 内容简介 本书系“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大学语文》的教学参考书。全书单元划分与原教材相同,补充以下内容:作家小传补、注释补、集评补、汇评补...
龙子龙孙:龙文化 本书特色 魂魄泛指事物的精神,龙的魂魄也即龙的精神。人无魂魄不成人,龙天精神不成龙。龙的精神可概括为:容合,福生,谐天,奋进。进八个字简捷凝炼...
智慧点亮人生书系--人类神秘现象 本书特色 爱因斯坦曾说:“我们所经历的*美妙的事情就是神秘。它是人的主要情感,是真正的艺术和科学的起源。因为如果不再感到奇怪,...
中华玄机-我要与你讲传统 本书特色 内容简介:《中华玄机》是《中国天机》的姊妹篇,谈的是主导中国人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的中华传统文化。修齐治平、内圣外王、斯文济世...
躍千愁江西上饒人,閱文集團大神作家,網路文學知名作家,文風熱血,擅長大場面塑造和描繪。
◎2013年出版即登上文學類暢銷書◎《東亞日報》2013年度好書◎改編同名電影2017年上映,影帝薛耿求主演◎日文版獲得2018年第四屆翻譯大獎◆人類是關在名為...
百年旧痕-赵珩谈北京 内容简介 北京是如何走过百年的?旧时北京为什么分为宛平人和大兴人?旧时的北京如何出行?“四合院”和“四合房”有什么不同?京城人如何看病?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