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余位台湾名家解读,好评*多的传统文化大众读本!余秋雨倾力作序,10余位文化名人隆重推荐!台湾人从小读到大,畅销38年,影响海内外的国学启蒙读物!畅销三十年,辐射五大洲华人圈,强大写作阵容,力推中华传统经典,时代华语图书重金重磅独家引进出版!
《礼记》过去是读书人必须要读的一部经书,书中除了许多礼意的说明、礼事的记载外,还有更多有关正常生活必须知道的规矩,一般做人做事的原则,以及立身行世的人格修养等宝贵的资料。这些都是前人智慧的结晶,生活体验的累积,也是适合我们中国社会状况和人文历史的文化遗产。时至今日,礼的形式当然会有很多改变,但是内涵的思想观念,却仍然应该具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本书利用平浅通俗的文字、趣味故事的转述,加上必要的分析说明,让人人都能从《礼记》中重新体认这些宝贵的文化精华。
**章 礼事的记叙
孔子合葬父母
孔子修墓
孔子闻子路之死
孔子哭伯高之丧
冉有代孔子致送丧赙
孔子哭宾馆主人之丧
孔子看人送葬
苛政猛于虎
童子汪踦为国牺牲
司城子罕哭卫士之死
立庶子不立嫡孙
孔子主持射礼
孔子之死
弟子为孔子服丧
孔子的坟
弟子对孔子言论的讨论
子夏哭儿子之丧
同母异父兄弟的丧服
曾子称赞晏婴知礼
曾子责备蒉尚的失礼
曾子过犹不及
曾子病危时换席
不食嗟来食
石祁子知礼
鲁庄公为士追赠诔谥
晋献公杀太子申生
秦穆公吊公子重耳
季武子准许杜氏哭葬于庭院
鲁襄公赠礼楚康王之丧
邾娄定公论逆伦的凶案
容居的狂妄无知
善颂善祷
赵文子论人
柳庄劝卫献公不可偏心
卫献公吊柳庄之丧
成子高的遗言
国子高论葬事
杜蒉罚酒
太宰嚭据礼矫正夫差
子服惠伯不以私废公
周丰讽喻鲁哀公
鲁悼公为妾服丧
孟敬子不守礼
鲁穆公哭齐国大夫之丧
罢市求雨
子思论臣为旧君之丧
子思哭改嫁母亲之丧
子思不为改嫁母亲治丧
陈子亢取消用人殉葬
季子皋葬妻
第二章 礼意的说明
冠礼的意义(一)
冠礼的意义(二)
冠礼的意义(三)
婚礼的意义(一)
婚礼的意义(二)
婚礼的意义(三)
婚礼的意义(四)
丧礼的意义(一)
丧礼的意义(二)
丧期的意义(一)
丧期的意义(二)
丧期的意义(三)
祭礼的意义(一)
祭礼的意义(二)
祭礼的意义(三)
孔子论主祭和助祭者的不同
孔子论礼教的功用
孔子论礼的表现态度
孔子论守制的用意
孔子论治丧的标准
孔子论蜡祭
曾子论哭的声调
曾子论礼器的用途
礼有权宜的变化
孔子论孝
曾子论孝
乐正子春论孝
孔子论大同和小康
制礼的因素
第三章 品德的修养
儒者的典型(一)
儒者的典型(二)
儒者的典型(三)
儒者的典型(四)
儒者的典型(五)
儒者的典型(六)
儒者的典型(七)
儒者的典型(八)
儒者的典型(九)
儒者的典型(十)
儒者的典型(十一)
儒者的典型(十二)
儒者的典型(十三)
儒者的典型(十四)
儒者的典型(十五)
儒者的典型(十六)
儒者的典型(十七)
进德修业的《大学》三纲八目
什么是“诚其意”
“中”与“和”
“诚”的修养
好学、力行、知耻
音乐的内涵与功用(一)
音乐的内涵与功用(二)
礼乐的精神价值
子夏论乐
第四章 生活的规范
对父母的礼(一)
对父母的礼(二)
对父母的礼(三)
对长者的礼
对老师的礼
男女界限的礼
幼童教育(一)
幼童教育(二)
一般生活规矩
……
中华文化,有那么丰富的人生故事,有那么精彩的绘声绘色,有那么有趣的奇想异设。当然也有哲理,但那些哲理又是那么自由、多元,任凭取舍、选择、评判。人们从这种文化中看到的,是一种完整的人生实践,组合成一种刚健恢宏又温文尔雅的生命交响乐。这样的文化,充满生动的质感,也容易让大家了解真正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余秋雨这套书,上下古今,纵横万里,为中国文化传香火于天下。衷心希望,《中国历代经典宝库》的编印,将是一扇现代人开向古典的窗;是一声历史投给现代的呼唤;是一种关切与拥抱中国的开始;它也将是一盏盏文化的灯火,在漫漫书海中,照出一条知识的、远航的路。——主编寄语
周何(1932—2003),文学博士。曾任台湾师大国文系主任、国文研究所所长、文学院院长、考试院考试委员。著有《古礼今谈》、《春秋吉礼考辨》、《中国训诂学》、《春秋谷梁传传授源流考》、《新释春秋谷梁传》、《十三经著述考》等。
美学新编 内容简介 《美学新编》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本系,全书除引论外,共分为美、美感、美的欣赏和创造、美育四个部分。这四部分有着内在联系,处于互为因果的辩证关...
墨学十论 内容简介 故谓思想文化实乃一个民族进步的关键所在,只要有思想文化的活跃滋长,民族精神可以起衰继绝,民族血脉可以雄劲康健。而文化的发达,首在继承。唯有继...
中国哲学与文化:第十四辑:No.14:朱熹哲学:The philosophy of Zhu xi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主题论文: 朱熹哲学、新叶林、编后语、稿约四...
广州道书考论 内容简介 在漫长的岁月积淀与历史传承中,广州不仅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风格鲜明、多姿多彩的人文遗迹和历史景观,也留下了许多意蕴深长、可歌可泣的民间故事与...
星云大师开释人生 本书特色 《星云大师开释人生》:星云大师对佛教制度化、现代化、人间化、国际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星云大师,佛光山的创建者“给人信心、给人...
汉英对照蒙学精品。第2分册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博采众长,选集精品,形式刷新,可谓是国内外同类书中的嚆矢。这不仅表现在每种都有新的英译文,而且还表现在共新颖的编排...
易经新注-中英双语本 本书特色 本书卖点 开篇介绍易经基础知识,帮助初学者快速入门凝二十年心血精校底本,六十四卦注评深入浅出中外译者联合翻译,英文流畅简明易懂是...
《增广贤文弟子规朱子家训》的内容既反映了封建伦理观念和人生哲学,也保存了不少源远流长的谚语格言,其中很多话,直到现在还流
人权伦理学 本书特色 本书不仅涵盖人权的内涵、人权的论证以及人权间的冲突等基本内容,而且还从人权的视角,对平等、公正、关爱等重要伦理范畴以及各种伦理学派的价值旨...
面对实事本身(现象学经典文选) 本书特色 那些产生于遥远、含糊和非本真直观中的含义对我们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回到“实事本身”上去。我们要在充分发挥了的直观中...
后形而上学现代性 内容简介 本书为新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阿尔布莱希特·韦尔默的论文集,共收录其重要论文13篇。其中,既有对阿伦特这样的经典思想家的创造性解读,又...
中国近代知识观念和知识结构的演进 本书特色 社会精英的学术思想必须以知识形态实现社会化,才能被普罗大众接受,并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精神动力。中国近代(1840&m...
儒学评论 第六辑(2010/12) 目录 安身与立命1.张立文:安身立命之学的开显——论邵雍的先天文学2.宋志明:孟学与安身立命之道3.向世陵:儒家“安身立命”...
周易 本书特色 《周易》是一部中国古哲学书籍,亦称《易经》,简称《易》。《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华夏...
作者认为21世纪中国可以以其悠久而丰富的思想与经验为世界寻求新的社会模式提供參照。中国思想源于中国文字,中国文字的起源为占
1.《古希腊罗马哲学研究》以古希腊罗马哲学为主要关注,但并不排斥与之密切相关的古代希腊罗马科学与宗教等方面的论题。2.《古希
(经典与解释)启蒙运动的内在问题 内容简介 莱辛以德语古典作家、戏剧批评家、美学家和启蒙思想家的身份闻名汉语学界。在哲学思想史和神学思想史方面,莱辛是*早反省、...
述卜筮星相学-润德堂丛书全编-1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了清代易学家袁树珊先生的著作,共6册。包括袁氏父子对传统哲学、医学、史学等传统文化方面的著作,对于国学研究有...
墨子 本书特色 毕沅校注的《墨子》为战国百家中墨家的经典。墨子提倡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对哲学、逻辑学都有研究和贡献。此外...
本辞典共列条目2000余条,分作3大篇18类,旨在从整体上较全面、系统地介绍我国古代神秘文化轮廓。各类条目大至可独立成章,是对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