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与古典文化是思想史上的一个永恒话题,基督教和希腊哲学的相遇在四世纪达到了顶峰,这种相遇主要体现在巴西尔、纳西盎的格列高利、尼撒的格列高利和玛克琳娜这四位卡帕多西亚基督教思想家的著作中。作者考查了他们著作中基督教与希腊主义的碰撞和融合,阐明了他们如何从基督教启示的角度重塑了古典世界的思想传统。
前言
缩略语
第一部分 作为护教学的自然神学
第一章 古典文化与基督教神学
第二章 作为护教学的自然神学
第三章 否定的语言
第四章 上帝与认知方式
第五章 一与多
第六章 作为有序整体的世界
第七章 空间、时间与神明
第八章 上帝的形像
第九章 众善之源
第十章 从命运到目的
第二部分 作为前提的自然神学
第十一章 基督教神学与古典文化
第十二章 作为前提的自然神学
第十三章 超越性的语言
第十四章 作为理性之成全的信仰
第十五章 一与三
第十六章 作为偶然创造的宇宙
第十七章 救赎的经世
第十八章 人性的转化
第十九章 理性造物的敬拜
第二十章 来世的生活
古代和现代资料中希腊专业术语表
参考书目
索引
中译者后记
金刚经修心课-不焦虑的活法 本书特色 被誉为“万经之王”的《金刚经》,记载了释迦牟尼佛在人世间时的本来面目与讲话实录,全文5176字,字字蕴含佛法精髓,句句都是...
论语鉴赏辞典 本书特色 《论语鉴赏辞典》里《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汇编,是了解和研究孔子的主要资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两千年来,《论语》对中国思想...
和生论 本书特色 “和”的完满境界,老予称“得一”,并说“万物得一以生”,认定万物都是和合而生成,和睦而生存,和谐而生衍的,故人类须贵和重生。宇宙万物究竟是怎么...
古希腊哲学探本 本书特色 希腊哲学正是这样一种人类*可珍贵的原创智慧。当然人类还有其他几种*可珍贵的原创智慧。它们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特色的差异,因为那是...
巫师苏格拉底 本书特色 苏格拉底是个巫师。对此柏拉图本人可以作证。当苏格拉底仅仅只有几个钟头或几刻钟可活的时候,斐多遗憾的不是友人的消逝,而是魔法师的消失:“在...
梁启超与民国政治 本书特色 这部二十余万言的巨著,叙述翔实,论断公允……诚然是梁氏“民国部分之评传”,也可以说是民初政治之“别史”。——萧公权梁任公在清末由革命...
当代新儒学探索 内容简介 本辑共收录了21篇论文。这些论文的作者,有好几位是国内外知名的新儒家学者,如杜维明、刘述先、成中英、蔡仁厚先生等,他们不仅对传统儒有系...
我还在北京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我的导师高利明教授曾引导我进入过一个旨在关注“思维培训”的领域。当时的我对于“思维也能培训
中西美学之间 本书特色 本书收集的是作者二十多年来陆续写作的美学方面的单篇论文,其中绝大多数过去都在有关刊物上发表过。它们是作者每个时期对相关问题探索性的思考。...
佛教故事大全:忍进.智愚篇 本书特色 台湾佛光山星云大师数位弟子倾心编撰,以简明生动的笔触改写佛典中的有趣故事,将佛法的教义与智慧蕴含其间,既能借此全面了解佛教...
哥德尔 本书特色 有一个人曾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让数学界感受了大喜与大悲的经历,他就是哥德尔。1929年秋,哥德尔在他的博士论文中证明了一阶逻辑的完全性,这对于当...
梵唱的天籁-禅宗那些大师们 本书特色 拈花悟旨一苇渡江 东山双璧曹溪绝唱赵州吃茶德山棒打百丈清规丹霞烧佛从达摩初祖浮海东来,到慧能六祖黄梅得法,从弘忍大师以偈定...
智性时光 本书特色 夜深人静,独从灯下,摊开一册喜欢的书,渐觉尘嚣远遁,杂念皆消,忘却了自己也获得了自己。 写作毕竟是一种劳动和支出,而读书纯粹是享受和收入。我...
傅佩荣译解易经 本书特色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易经》《易经》在“十三经”中*为古老,其内容涵盖“天道、人道、地道”,即要在天地之间让人类安身立命。《易...
形而上学 本书特色 《经典通读》,一套将经典学术巨著进行全新通俗化编译的丛书,旨在引领读者轻松快速阅读学术经典,从而普及对人类影响深远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名家...
黄老学论纲 内容简介 “黄老学”,过去通称“黄老之学”或“黄老道家”。自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经法》、《十大经》、《称》、《道原》四种古佚书后,学术界...
名家注解道德经 本书特色 ★ 16开函套精装,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 《道德经》内容博大精深、涵括百家、包容万物,无论是对中华民族性格的铸成,还是对政治的统一与稳...
人民东方出版传媒有限公司中国佛学经典宝藏肇论 本书特色 《肇论》是后秦佛学大师僧肇所著的关于般若思想的论文集。僧肇是鸠摩罗什门下*杰出的弟子之一,由于鸠摩罗什全...
易传与道家思想 目录 目录 序 **部分《彖传》的主体思想:道家的宇宙观 《彖传》与老庄 《彖传》的道家思维方式 第二部分《象传》、《文言》解《易》的道家倾向 ...
河汾道统-河东学派考论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不仅用大量历史事实说明了“河汾道统”的存在及其干年影响之不可磨灭,有力地回应了梁启超的“虚构”说,而且指出王通的道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