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问易》系统地辨析了《易经》的蓍、数、卦、爻及象、形、义、理之间的会通关系,提出“易宗”应是:乾坤一元、阴阳相倚、终始兴替;三才印心、德道同形、数理比翼。不仅回答了欧阳修关于“《易》有多出”的千古疑问,而且揭露了莱布尼茨阳奉阴违和黑格尔之流“阳违阴奉”的本质。它还以“中华神圣图”圆融了儒道两家千年之争,从而为易学重新走向世界全面地扫清了理论上的障碍,对于今人研习《易经》,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乃至参与世界秩序重建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书稿重视“易用”,不单回到原点诠释了“全媒体”,从源头厘清了“德道”与“王道”的本质区别,发现“乐易同根”,找到了填充“空心”哲学的“情本体”,还回答了“美宗”与审美时尚关系等学术前沿问题,又筮占了中国新的战略机遇期。本书由任国杰著。
本书稿分《易问》、《易宗》、《易用》三篇。作者根据多年研究所得,回答了在易学界的两个经典难题。一是欧阳修关于“易有多出”的千古疑问;一是作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大易为何并未被当今社会普遍接受和认可。作者反对朱熹四圣“不同揆”,即孤立地界定“伏羲易”、“文王/周公易”、“孔子易”的说法,也不同意郭雍“四圣同揆”的说法,开创性地提出“五圣同揆”说、大易发展有“宗”。从而对上述两个问题都作出比较圆满的诠释。本书稿力图恢复大易“弥纶天地之道”的本来面目,强调易用,努力弘扬先进的传统文化,反对以筮占从事迷信活动。
**篇 易问
一、掀起《易经》的盖头来——《易经》之大美
二、“地天翻覆定乾坤?”
1.“人文始祖”的发明
2.六十四卦出于舜帝之手?
3.“象数和于羑里困?”
三、古人持何天道观?
1.关于儒家与《易》的关系
2.古人究竟如何看天?
3.天人关系怎样?
四、筮、卦何以能会通天人?
1.关于“用九”、“用六”问题
2.关于六、八、七、九问题
3.关于“大衍筮法”的技术支撑问题
4.有关“度数”问题
5.关于“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的路径
6.关于由数而“达乎德”的时辰选择
7.“《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
五、孔子如何悔“过”自新?
1.从“它日之教”到“晚而喜易”
2.孔子究竟检讨出自己有何“大过”?
3.儒家掌握了中国古文化解释的话语权
4.孔子“好《易》”后,为何还“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5.儒家勇于、也善于应对危机
六、《易》启蒙了近代欧洲,却“阻碍了”中国?
1.“八进制”的《先天图》与“二进制”
2.“欧洲中心主义者”有阳违阴奉的通症
3.莱布尼茨临终的忏悔
4.《易经》何以在十八世纪风靡欧洲大陆?
5.甄别“二进制”发明权的目的是什么?
第二篇 易宗
一、孔子易学观的转变
1.天下何思何虑?
2.《易传》是一本什么书?
二、易经哲学的体系建构
1.关于孔子的阴阳理论
2.关于孔子的太极学说
3.《易》不见,乾坤“息”的普遍联系思想
4.荷天衢,道屡迁的有机、合规思想
5.关于孔子的“立心”求“聖”说
6.“天人有分”的天地人“合德”说
7.儒家的“刑德之治”思想
8.儒家有关社会公平、正义的思想
9.儒家“一言九鼎”的诚信思想
10.儒家的“家国神圣”思想
11.《易传》的发明与会通
三、易经哲学及其特点
1.易经哲学的特点
2.易经哲学的方法论建树
四、易宗新说
1.伏羲宗“阴阳”、“三才”观
2.舜帝“测阴阳”,法先圣,重生、尚中
3.周室尊德、重礼,讲辩证
4.孔子“道阴阳”,立“三极”,求和谐,谋长久
5.易宗新论
五、儒家小议
1.关于儒家
2.君子儒的特点
3.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第三篇 易用
一、易学史俯瞰
1.关于“独尊儒术”前的易学
2.不同历史时期易学的基本特点比较
二、代表性易学家的易用实践
1.朱熹的易学
2.方氏“因二以济民用”的易学
3.王夫之经世致用的易学
三、《易》与相关学问
1.易学与音乐
2.易学与天文历法
3.易学与五行
4.易学与医学、生命科学
5.易学与数码技术的全媒体
6.《易经》与审美
四、筮占新的战略机遇期
1.“见群龙无首,吉”
2.“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
3.“西南得朋,东北丧朋”
五、“人文纲纪观”
1.救救孩子
2.培育新儒商
3.推广“德道同形”理念
六、复,见哲学之“心”乎?
【附录一】《易经》
1.《周易》(上、下经)
2.《彖传》(上、下)
3.《象传》(上、下)
4.《文言传》
5.《系辞传》(上、下)
6.《说卦传》
7.《序卦传》
8.《杂卦传》
【附录二】诸版本《易经》卦序比较表
主要参考文献
整理《童子问易》札记
后记
《童子问易》系统地辨析了《易经》的蓍、数、卦、爻及象、形、义、理之间的会通关系,提出“易宗”应是:乾坤一元、阴阳相倚、终始兴替;三才印心、德道同形、数理比翼。不仅回答了欧阳修关于“《易》有多出”的千古疑问,而且揭露了莱布尼茨阳奉阴违和黑格尔之流“阳违阴奉”的本质。它还以“中华神圣图”圆融了儒道两家千年之争,从而为易学重新走向世界全面地扫清了理论上的障碍,对于今人研习《易经》,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乃至参与世界秩序重建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书稿重视“易用”,不单回到原点诠释了“全媒体”,从源头厘清了“德道”与“王道”的本质区别,发现“乐易同根”,找到了填充“空心”哲学的“情本体”,还回答了“美宗”与审美时尚关系等学术前沿问题,又筮占了中国新的战略机遇期。本书由任国杰著。
任国杰,1964年出生,辽宁新宾人。1988年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留校任校长办公室秘书。1993年调入原大连信托投资公司工作。1996。年出任大连产权交易所总裁。现任中英合作[SOERED]项目大连代理机构一一大连市企业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和辽宁东方拍卖公司董事长等职务,并担任历届大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参编过《美学基础》,合著有《机会学》等。在报刊曾公开发表《试论鲁迅与尼采笔下“狂人”的审美知觉差异性》以及《重新“洗牌”》等有关产权制度改革系列文章。
傅玄评传 内容简介 本书对魏晋之际思想家、文学家傅玄的家世、生平、著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辨;对其思想面貌和文学业绩,作了认真的分析,得出了知人论世的新颖结论。...
趣味哲学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介绍了哲学与哲学家,接着介绍了认识世界、智力体操、伦理的境界、文化与人生等内容。趣味哲学 目录 一、哲学与哲学什么是哲学为哲学辩护哲...
信仰治疗-广西盘瑶巫医研究 本书特色 《信仰治疗:广西盘瑶巫医研究》运用大量**手资料,深入探讨了广西瑶族山寨盘瑶巫医行成的历史渊源,分析了盘瑶巫医与现代医学医...
王阳明全集 本书特色全书共三十八卷,分为语录、文录、别录、外集、续编、附录,附录又包含年谱、年谱附录、世德纪、世德纪附录。这是**部阳明先生的全集,以后刊行的各...
丰富的人生 本书特色 《生活艺术》与《丰富的人生》为文立论高屋建瓴,视野开阔,从生理学、心理学、伦理学、哲学、教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不同视角,全方位、多层面反...
南怀瑾与彼得.圣吉-关于禅.生命和认知的对话 本书特色 该书分上下两编,上编是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与美国当代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的对话录。两人谈论的话题非常宽泛,涉...
老子辨正 本书特色 ★32开平装,三秦出版社出版★王西平,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主要研究中国文学及道教佛教文化,著有《杜牧评传》《道家养生功法集要》《重阳宫与...
《西方哲学史学术版:第5卷启蒙时代的法国哲学》包括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社会科学三部分内容,详细阐述启蒙时代的法国哲学。一
佛说兴起行经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异军突起的经典,故事的主人公释迦牟尼是一个反面人物,与其他佛传故事大相径庭。内容有《孙陀利宿缘经》、《头痛宿缘经》、《本枪刺脚因...
想象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有关想象的哲学史,也是影像的现象学的再现。萨特研究并创建了“影像存在的真正理论”,他的分析穿越了传统的形而上学重要体系,使之与现象学和胡...
超越死亡-恩宠与勇气 本书特色 美丽、活泼、聪慧的女子崔雅,三十六岁邂逅肯·威尔伯,彼此一见钟情,于是喜结良缘。然而,就在婚礼前夕,崔雅却发现患了乳癌,于是一份...
汉译文库-观念的冒险(修订版) 本书特色 怀特海认为,“观念之史便是错误之史”,其原因在于人类历史中的那些一般观念是以各种不同的特殊形式出现于历史上的,而它转化...
序言中在耀县和麟县之间有一县名打不出来目录 序言第一章序论第二章中国石窟分布的地区第三章汉至南北朝的佛教艺术第四章隋、初
本书为我国研究德国古典哲学的著名学者杨祖陶先生的毕生心血之作,在书中作者对康德、黑格尔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思想脉络、基本
宇宙之问·《天问》新考 本书特色 何新涉研领域宽广、学境立意高远、观点坦豁新锐、见解独到达观。《宇宙之问-《天问》新考》精录于他的14部国学著作之中。宇宙之问·...
国学经典:六祖坛经(精装) 本书特色 凡言禅,皆本曹溪。——唐·柳宗元由六祖,才把佛教的真髓深深地打入中国人的心坎中。不仅于佛教的功绩是如此,即隋、唐以来的中国...
民国学术文化名著-戴东原的哲学 本书特色本书作者胡适(1891—1962),著名学者,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安徽绩溪人。其名字“適”取“适者...
新纲常:探讨中国社会的道德根基 本书特色《沉思录》译者、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何怀宏忧国之作!为中国社会的平稳过渡进言 为未来长治久安的社会之道德根基提供设想...
生命物语 本书特色 对灵魂的孜孜不倦的探求一直贯穿于梅特林克全部的创作生涯之中,在这个重物质轻精神的时代,他的作品总能以童话的方式展示出一种深邃的灵感,以奇妙的...
百变小红帽-一则童话中的性.道德及演变 本书特色 一个女孩、一只狼在森林里相遇。谁不知道小红帽的故事?长久以来,她一直是儿童床边故事的明星,也是童年天真无邪的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