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是人民大学哲学院的副教授,主要围绕唐前佛教史的相关问题展开论述,讨论佛教的思想、制度、历史等,论述详细有力,符合我社出版要求。
《文化中国书系:唐前中国佛教史论稿》除了序论三章、每章三节,总结前人研究成果、交代《文化中国书系:唐前中国佛教史论稿》依据史料以及写作思路之外;主体部分分为五编,每编五章,每章下设若干节,由笔者多年来研究习作汇编而成,大体按照时间顺序探讨佛教人华以至唐代之前的佛教历史与思想。《文化中国书系:唐前中国佛教史论稿》以晋宋为断代,上述对六朝“释氏辅教之书”意义的说明与相应的考订,意在指出这部分材料非常重要,且内容丰富,迄今虽有不少专门性研究,但大都是文学史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说“释氏辅教之书”对于佛教史研究者还是尚待开发的“新”材料。
序论
**章 前人研究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的坐标
**节 以中国哲学史、思想史演进为坐标
第二节 以隋唐佛教宗派为坐标
第三节 以印度、西域佛教史地为坐标
第二章 1949年以来大陆地区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的研究范式
**节 “上层建筑”范式
第二节 “中国化”范式
第三节 “知识考古”范式
第三章 唐前佛教史研究的史料问题及本书的写作思路
**节 史料的概述与甄别:社会史与思想史之辨
第二节 “释氏辅教之书”
第三节 本书的结构与章节 安排
**编 华夷之辨:佛教与中华文明的相遇
**章 佛教入华早期史料阐微
**节 佛与帝王师
第二节 “永平求法”的再讨论
第二章 侨民佛教
**节 梵僧来华与佛教初传
第二节 侨民佛教的“胡话胡说”
第三章 化胡与师夷:老子化胡的历史钩沉
**节 引言:由沙夫引发的佛教史研究方法与视角的话题
第二节 化胡说:“胡话胡说”与“胡话汉说”之间的一个过渡形态
第三节 师夷长技以自强
第四章 般若思想的传译:以早期汉译经典《道行》为中心的考察
**节 《道行般若经》的译本、讲颂方式及核心思想
第二节 《道行般若经》中反映出的大、小乘差别
第三节 《道行般若经》中的本无思想兼及东晋般若学
第四节 般若学的转向
第五章 对格义佛教的重新认识
**节 反向格义与广义格义
第二节 何为外书:中外问题还是新旧问题
第二编 魏晋佛教思想论纲
**章 六家七宗:东晋般若学的兴盛
**节 六家七宗的代表人物探析
第二节 六家七宗的分类
第三节 六家七宗的思想史地位
第二章 不顺化以求宗的庐山慧远
**节 庐山慧远创作《沙门不敬王者论》的具体背景
第二节 《沙门不敬王者论》的佛学思想分析
第三章 孤明先发的竺道生
**节 竺道生的生年
第二节 道生**次去庐山的时间
第三节 道生的“善不受报”义
第四节 道生的“身前身后名”
第四章 论东晋南朝的僧人学风的转变
**节 格义与六家的玄风
第二节 玄谈风气的影响
第三节 佛学风气的改变
第五章 晋宋之际般若学向涅槃学发展的多元化径路-
**节 毗昙学与《法华经》在般若学向涅槃学转变中的作用
第二节 《肇论》中所体现的般若学向涅槃学转变路径
第三节 般若学向涅槃学转变的广泛信仰背景
第四节 小结:历史与时代的问题化、理论化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佛教制度与政策举隅
**章 六朝佛教尺牍
**节 六朝佛教书信概述
第二节 两类公开信
第三节 小结:六朝佛教书信的功能
第二章 玄谈与辩论:谢灵运《辨宗论》发微
**节 引言: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
第二节 山水不足以娱其情,名理不足以解其忧
第三节 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
第三章 辨宗、均圣与灭佛
**节 佛教势力的增长
第二节 略述北朝两次法难
第四章 皇帝的菩萨戒:略论佛教在南朝国家政策的定位
**节 刘宋文帝时关于佛教社会作用的辩论
第二节 梁武帝与智者国师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佛教讲经制度探析
**节 唱导与斋讲
第二节 转读与都讲、麈尾
第三节 上讲与问难
第四节 讲经法会的程式化
第五节 总结:僧讲、尼讲、俗讲
第四编 魏晋南北朝民间佛教探析
**章 佛学义理研究与佛教信仰研究
**节 像法与末法:从北魏昙谟*谈起
第二节 “猫鬼”与神佛杂居: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生存的民间信仰环境
第二章 南朝民众的佛教地狱信仰研究
**节 晋宋时民众接受的地狱信仰
第二节 地狱观念与佛教其他教理的整合
第三章 末法信仰与北朝僧侣数目暴增的吊诡
**节 均田制的破坏与末法信仰
第二节 南北朝时期的“禅”
第四章 略论南朝的神僧大士
**节 引言:魏晋南北朝的神僧类型
第二节 南朝初年的神异僧
第三节 梁陈间的神僧大士
第五章 地府与净土:中国人死后世界信仰的重新构建
**节 引言:原始反终,知生死之说
第二节 三教兼容的“炼狱”式地府信仰
第三节 从地府到净土:儒释道三教对死后世界“地仙”信仰模式的构建
第五编 南北朝佛学思想:以三教关系为主要视角
**章 魏晋南北朝易学与佛学比较研究论纲
**节 数与象
第二节 圆而神
第二章 涅槃与仙化:南朝释道二教论衡
**节 引言:南朝日趋激烈的佛道论衡
第二节 泥洹与仙化
第三节 夷夏与二谛
第三章 与儒学的一次交锋:神不灭辩论的佛学意义
**节 南朝神不灭的争论
第二节 无明神明与一心二门
第四章 南朝中后期的佛教新思潮
**节 南朝后期佛学的再度活跃
第二节 智境与二谛、三谛
第五章 术与道:教相判释与学派体系的不断创建
**节 中国古代学术的分野与大、小乘
第二节 佛教的理想体系:对道的追求与对术的可望
参考文献
一、原始资料
二、研究性论著
跋
张雪松所著的《唐前中国佛教史论稿》除了序论三章、每章三节,总结前人研究成果、交代本书依据史料以及写作思路之外;主体部分分为五编,每编五章,每章下设若干节,由笔者多年来研究习作汇编而成,大体按照时间顺序探讨佛教人华以至唐代之前的佛教历史与思想。
本书以晋宋为断代,上述对六朝“释氏辅教之书”意义的说明与相应的考订,意在指出这部分材料非常重要,且内容丰富,迄今虽有不少专门性研究,但大都是文学史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说“释氏辅教之书”对于佛教史研究者还是尚待开发的“新”材料。
张雪松,北京人,笔名雨山。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宗教学教研室主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副教授。己发表《法雨灵岩:中国佛教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印光法师研究》(台湾法鼓文化,2012年)等学术著作,《天蓝色的彼岸》等译著。
中国智慧 本书特色 智慧与知识不同。知识属于社会,智慧属于个人;知识可以授受,智慧只能启迪。 ——易中天中国智慧 内容简介 《中国智慧》是易中天先生在六场演讲稿...
中英佛教词典 本书特色 《中英佛教词典》是一本中英对照另加中文解释的词典。本词典共收词目一万六千余条,内容包括大乘(含藏传佛教及日本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各种专门名...
鬼谷子大全集-超值白金版 本书特色 春秋战国肘代,是一个诸侯争霸征战不休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如何谋求生存、如何富国强兵?成为当时各个诸侯国君臣首先要考虑的...
经典图读论语 内容简介 本书试图将文字与图片结合在一起,给予《论语》全新的阐释。在这个读图时代,将经典以新的形式出版,对文本给予全新的阐释,富有意义。本书的文字...
佛学概论-(第三版) 本书特色 弘学编著的《佛学概论(第3版)》讲解了佛、法、僧三宝和佛法与佛学的意义,使人对佛教的产生(包括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和原始佛教教团...
修学缘起法 本书特色 《修学缘起法》收入作者赵均府的八篇文稿:《略谈“缘起法”》、《胜解性空》、《浅谈“如实观照”》、《再谈“如实观照》、《谈谈如何修学佛法》、...
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思想史研究中一部里程碑式的通史著作。全书凡五卷六册,260万余言,上始自周公、孔子,下迄于孙中山、鲁迅,涉诸哲学思想、...
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 本书特色 《彩色悦读馆·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超值全彩珍藏版)》融科学性、实用性、系统性、可读性于一体,以思维导图的形式介入广大学...
逻辑十九讲 本书特色 *通俗易懂的逻辑学入门读本!轻松搞定逻辑学中的概念、思维定式和规则!*容易操作掌握的逻辑使用法则!不论演讲、作文、说话、办事,一定能够做到...
克劳斯·黑尔德为德国乌珀塔尔大学哲学系教授,德国现象学学会前主席。此书由克劳斯·黑尔德教授在北大的6个讲座组成。这些讲座主
论有学识的无知 内容简介 库萨的尼古拉(nicholas cusanusi401—1464)生于摩塞尔的库萨地方,所以被称为库萨的尼古拉。他出生于富有的船主家庭...
《基督教神圣谱》收290条目,每条均以中、英、法、西、德、意六种文字(少数兼收其它文字)的异名相互参照,统一于中文的音译名字
尚书今注今译 本书特色 台湾“文复会”复兴中华传统文化倾力之作 台湾商务印书馆力邀多位国学大师共同出版经典古籍今注今译*佳版本,随曲就伸紧贴原著原文保留繁体风格...
禅修入门 本书特色 虚云老和尚诞辰170周年、圆寂50周年纪念!*正宗的禅修方法,*便捷的禅修途径!虚云是近千年来*伟大的高僧之一,一生历经艰难曲折,复兴寺庙数...
论语毛子水-注译 本书特色 《论语今注今译》体例为原文、今注、今译、今释依序排列,博采历代注本,旁搜学界新知,是国学典籍的优良读本。本册由国学大家毛子水注译。论...
心的依止 本书特色 西方**代比丘尼的佛法开示。以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了佛法的甚深义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佛法的虔诚和理解,简洁中透露出一股打动人心的力量。心的依止...
普贤行愿品浅释-(附光盘) 内容简介 相信这一部《华严经》,是在美国**次讲,各位也是**次听。现在限于时阿的关系,不能详细讲。为什么?如果要详细讲的话,六个礼...
张居正讲解大学中庸 本书特色 唯一留存至今的《四书》皇家读本两朝帝师、内阁首辅张居正讲给万历皇帝一人读的《四书》读本康熙大帝一生*爱读的《四书》读本《大学》、《...
加缪的思想世界 本书特色 本书力图摆脱千人一面的理论主义腔调,既有对加缪写作脉络的清晰整理与生活事件的着力描画,又有围绕生命、死亡和存在等重要论题开启的富于积极...
一日参佛一世缘 本书特色 1、看洪丕谟的佛学经典之作,解读我们每个普通人身边的佛学理念。2、予佛理禅趣于浅显易懂的文字当中,点滴时间即可获得生活智慧。一日参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