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是以明君守始以知万物之源,治纪以知善败之端。故虚静以待令,令名自命也,令事自定也。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动。
**篇 主道
零零壹/道是万物的本原
阅读提示:君主应该用虚静的态度对待一切。
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是以明君守始以知万物之源,治纪以知善败之端。故虚静以待令,令名自命也,令事自定也。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有言者自为名,有事者自为形,形名参同,君乃无事焉,归之其情。故曰:君无见其所欲,君见其所欲,臣自将雕琢;君无见其意,君见其意,臣将自表异。故曰:去好去恶,臣乃见素;去旧去智,臣乃自备。故有智而不以虑,使万物知其处;有贤而不以行,观臣下之所因;有勇而不以怒。使群臣尽其武。是故去智而有明。去贤而有功,去勇而有强。群臣守职,百官有常,因能而使之,是谓习常。故曰:寂乎其无位而处,浮乎莫得其所。明君无为于上。群臣竦惧乎下。明君之道,使智者尽其虑,而君因以断事,故君不穷于智;贤者劾其材,君因而任之,故君不穷于能;有功则君有其贤,有过则臣任其罪,故君不穷于名。是故不贤而为贤者师,不智而为智者正。臣有其劳,君有其成功,此之谓贤主之经也。
道是万事万物的本体,是判定是非的标准。所以,贤明的君主把握了道的本原,就可以了解事物的由来。研究这个准则,就可以知道事物成败的原因。因此,君主应该用虚静的态度来对待一切,名称要以它自身所反映的内容而命名,事情要让它自身的性质去确定。虚无而没有成见,才能了解事物的真相,静气,才能了解行动的规律。进言的人自然会说出主张,管事的人自然会做出行动;言语和行动要进行对比看是否相符合,君主可以不动声色,臣下就会说真话、做实事。所以,君主不要表露出自己的欲望,如果表露出自己的欲望,臣子便会精心粉饰自己;君主不要暴露出自己的意图,如果暴露出自己的意图,臣子就会曲意伪装以逢迎。所以说,君主的好恶不露于色,才能看到臣子的真实表现;君主去掉个人的成见与智巧,臣子就会自知戒备,勤奋地工作。所以说,君主有智慧也不用来思虑,使万物都处在本来的位置;君主有才能也不用来表现,观察臣子的言行就有所依据;君主有勇力也不用来逞威风,使臣子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勇武。所以,君主不露智慧却更加显得明智,君主不表现才能却更会取得成效,君主不逞勇力却更使国家强大。群臣各尽其职,百官各有常法,君主根据臣子的才能使用他们,这就叫做遵循常规办事。所以说,清静啊,君主好像没有处在君位上。空旷啊,臣民没有谁能确定他的所在。贤明的君主在上面无为而治,群臣在下面诚惶诚恐地尽职。英明的君主所使用的统治方法,使有智慧的人尽量提供他们的谋略,君主根据他们的谋略来决断政事,所以君主的智慧是无穷的;要使有才能的人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君主根据他们的才能任用他们,所以君主的才能是无穷的,建立了功业,就表现了君主的贤名,犯下了过失,就由臣子来担负罪责,所以君主的名望是无穷的。因此君主不贤能却可以做贤人的老师,君主没智慧却可以做智者的君长。臣子付出劳苦,君主享受成就,这就是贤明君主的治国之道。
零零贰/君主治国之术
阅读提示:君主的权术与臣子之间的关系。
道在不可见,用在不可知。虚静无事,以暗见疵。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知其言以往,勿变勿更。以参合阅焉。官有一人,勿令通言,则万物皆尽。函掩其迹,匿其端,下不能原;去其智,绝其能,下不能意。保吾所以往而稽同之,谨执其柄而固握之。绝其望破其意,毋使人欲之。不谨其闭,不固其门,虎乃将存。不慎其事,不掩其情,贼乃将生。弑其主,代其所,人莫不与,故谓之虎。处其主之侧,为奸臣,闻其主之忒,故谓之贼。散其党,收其余。闭其门,夺其辅,国乃无虎。大不可量,深不可测,同合刑名。审验法式,擅为者诛,国乃无贼。是故人主有五壅:臣闭其主曰壅,臣制财利日壅,臣擅行令日壅,臣得行义日壅,臣得树人日壅。臣闭其主,则主失位;臣制财利,则主失德;臣擅行令,则主失制;臣得行义。则主失明;臣得树人,则主失党。此人主之所以独擅西也,非人臣之所以得操。也。
君主治国之术在于使臣子不可见,他的治国方法的运用在于使臣子无法知晓。君主保持虚静无为的态度,用隐蔽的方法察看群臣的过失;看见了又好像没有看见,听到了又好像没有听到,知道了又好像不知道。知道臣子的言论以后,不加变更,用验证的方法来观察他们是否言行一致。每个官职只用一人担任,不要使他们彼此通气,那么一切事物的真情就会完全显露出来。君王要严密地掩盖自己的行踪,隐藏起自己的念头,让臣子无法探测;不把自己的智慧表现出来,不把自己的才能表现出来,让臣子没有办法揣测。隐藏君王自己的意图而考核臣子是否和自己一致,谨慎地握住自己的权柄而牢固地掌握它。断绝臣子对权力的向往,破除臣子对权力的企图,不要让人产生夺位的幻想。不谨慎地杜绝欲念,不坚固道义的大门,那些像虎一样篡权的奸臣就会出现,如果不慎重地办事,不掩盖真情,叛贼就会产生。奸臣叛贼杀害自己的君王,取代君主的位置,人们没有不顺从的,所以把他们称为猛虎。处于君王身边当奸臣,窥测君主的过失,所以称他们为叛贼。只有驱散他们的党羽,收捕他们的余孽,封闭他们的家门,夺走他们的帮凶,国家才会没有“猛虎”。君王的权术大得无法估量。深得无法探测,考察形与名是否一致,审查验证法度,而惩办擅自行动的人,国家才没有叛贼。因此君主有五种被蒙蔽的情况:臣子封闭了君王的消息叫蒙蔽,臣子控制了财产叫蒙蔽,臣子擅自发号施令叫蒙蔽,臣子能私自施人恩德叫蒙蔽,臣子能培植私党叫蒙蔽。臣子封闭君主的消息,君王就丧失了权位;臣子控制了国家的财富,君王就丧失了奖赏的权力;臣子擅自发号施今,君王就失去了控制臣民的权力,臣子能私自施人恩德,君王就丧失了英明;臣子能培植私党,君王就丧失了亲信。这就是君王要独自专权,不能让臣子掌握权柄的道理。
零零叁/人主之道
阅读提示:君主处理政事的具体方法。
人主之道,静退以为宝。不自操事而知拙与巧,不自计虑而知福与咎。
是以不言而善应,不约而善增。言已应,则执其契;事已增,则操其符。符契之所合,赏罚之所生也。故群臣陈其言,君以其言授其事,事以责其功。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诛。明君之道,臣不得陈言而不当。是故明君之行赏也,暧乎如时雨,百姓利其泽;其行罚也,畏乎如雷霆,神圣不能解也。故明君无偷赏,无赦罚。赏偷,则功臣堕其业;赦罚,则奸臣易为非。是故诚有功,则虽疏贱。必赏;诚有过,则虽近爱必诛。疏贱必赏,近爱必诛,则疏贱者不怠,而近爱者不骄也。
君主的治国之道,以宁静退让*为宝贵。不亲自处理事务而知道臣子办事的笨拙与巧妙,不亲自谋划思虑但知道臣子计谋的吉凶福祸。
所以君主虽然不发表意见,臣子却能提出好的政见。不规定办事的要求,臣子却能做出更多的功绩。臣子提出主张,君主握之以契,事情做了以后,君主握之以符,像用契符一样对臣子加以验证,考核言行是否相符,以此作为赏罚的根据。所以群臣向君主陈述主张,君王根据陈述而交给适当任务,根据交给的任务责求应有的功效。达到的功效与交给的任务相符,完成的任务与陈述的主张相合,就给予奖赏;功效与任务不合,任务与主张相违,就加以惩罚。贤明君主的原则,不允许臣子陈述的主张与事实不符。所以贤明的君主施行奖赏的时候,温润得就像及时雨一样,百姓都蒙受他的恩泽;君主施行惩罚的时候,威猛得就像雷霆一样,即使是神仙圣人也不能逃脱。贤明的君主不随便给予奖赏,也不任意免除刑罚。随便赏赐,功臣就会懈怠;免除刑罚,奸臣就会胡作非为。因此,如果真有功劳,即便是疏远卑贱之人也一定要给予赏赐;如果真有过错,即使是亲近喜爱之人也要严惩。这样以来,疏远卑贱之人就不会懈怠,亲近喜爱之人就不敢骄横。
……
山居性纪 本书特色 从性到意识的觉醒——启发慧觉、安妥灵魂、重归信仰、融入真爱。直指人心,提点性灵。心印灌顶,引人入胜。一部真正的成人读物,认证一个人与万物的结...
道德情操论-求富有道即合德 本书特色 目前对国内外文学作品的简写或改编的尝试较多,也较为成功,而对于人文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名著的简写或改编的尝试比较少,如我们...
《四书五经译注(套装全9册)》主要内容:为帮助现代读者了解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我社曾积十年之功,邀请专家对儒家十三经分别作了
孔子的智慧生活 内容简介 姚老师在《文化中国》栏目中和本书里讲的正是孔子的智慧人生。这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智慧的结晶。关于孔子智慧给我们两点很深的感受,一是很年轻的...
朱光潜谈美 内容简介 什么叫做美,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但这种关系并不如康德和一般人所想象的,在物为刺激,在心为感受;它是心借物的形象来...
道教生死学 内容简介 道教本质上是一种重视人体生死的宗教,重视生命的养生与送死,特别重视身体的修炼。道都庞大的教义体系是离不开与生死学的关系,要求真实面对生死的...
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 内容简介 本书述评了关于德意志民族在当时所处的历史阶段、德意志民族复兴的途径、德意志民族独特性以及德意志民族复兴的砥柱和前景等方面内容。对德...
公孙龙子应解 本书特色 新诸子集成收入先秦到唐五代的子书,着重选收与哲学、思想史的研究关系较密切的。个别是不属于子部的书如班固的白虎通义,因与哲学、思想史的研究...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研究 内容简介 雷骥博士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研究》一书,正是这样一个重大领域的研究成果。该书在科学界定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全面...
道德形而上学奠基 本书特色 康德编著的《道德形而上学奠基》共分三章分别是:**章:从普通的道德理性知识过渡到哲学的道德理性知识。第二章:从通俗的道德哲学过渡到道...
精读王阳明 本书特色 王阳明是明代哲学家、教育家、书法家兼军事家,他纳佛入儒,提倡“致良知”“知行合一”,集心学...
中国佛教十六讲 本书特色 在人类所创造的各支古老文化中,佛教已以独具的精深哲学思想、丰富的精神财富、庞大的文献宝藏、精美的文化遗产而成为东方文化和文明的重要支柱...
想透彻-当代哲学导论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全面、生动的当代哲学导论著作,介绍了人类生活中*为关键的那些问题,包括心灵与知识的本质、道德论断的状况、上帝的存在、科...
老子启示录 本书特色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
《资本论》缩编本 本书特色 《资本论》是“工人阶级的圣经”,科学而又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述了资本产生、发展、运行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有着伟大的...
伦理学 本书特色 朋霍费尔是20世纪*卓越的基督教思想家之一,其生前发表的主要著作和著名的《狱中书简》,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有了中译本。《伦理学》是朋霍费尔的...
甚么是正常的基督徒生活?关于基督徒的生活,使徒保罗在加拉太二章二十节,给了我们一个他自己的定义。他说,『现在活着的,不再
清代公羊学-增订本 本书特色 《公羊传》成书于西汉时期,是今文经学中富有理论色彩的代表性典籍。陈其泰所著的《清代公羊学(增订本)》主要对公羊学在清代的再...
《红楼梦》真作者是谁?什么是红楼梦的真意旨?这些问题历来争论不休。本书是著名心理学家朱建军又一力作,第一部分作者以梦为切
《禅是一枝花》是胡兰成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在台湾居留期间对禅宗第一奇书《碧岩录》中一百则公案的逐一解明。八百多年来,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