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中不忍细看的温情,成长中无法握住挂念,娓娓道来的又岂只是亲情?
这本书本来不叫《妈妈,我又想你了》,它是根据活得国际艾美奖*佳纪录片奖获的mom and the red bean cake改编的作品。
据我们领导说《妈妈,我又想你了》*初感动的是一位版权代理商。为了能让这本书更好地呈现在中国读者面前,他亲自翻译了这本书(他手下有很多译者,基本不用自己干活),并将它推荐给了我们领导。他看完书稿后也很感动,继而把它给了公司另一位“他”。三位“他”不约而“同热泪盈眶”。他们都是父亲。
我是一位母亲,在审阅这本稿子的过程中,抑制不住地数度哽咽。我曾经把内容介绍发到我的妈妈群,已经有孩子的妈妈对这本书里发生的故事感同身受,而准妈妈们没有太多感触,但是她们同时说“想妈妈了”——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我不知道怎么用文字去表达这本书里面的感情,或许只有做了妈妈,经历了才能感受到。
事实上,这个故事简单干净,然而却具有无法想像的能量,一位妈妈和两个孩子的故事,撬动了所有观者的泪腺,我们跟着两个孩子的眼睛,看到的和想到的又岂只是妈妈。
我想,很多人在观看了这个故事之后,应该要开始反省自己对家人的疏忽,并下定决心努力对自己的家人付出更多的关心。每当这种时候,很多人都能体会到家人的重要,但是却不知该如何充分地表达这种亲情。这种亲情如同这个世界的水和空气一样重要,然而很多人认为这是自己理所当然应该获得的。真正具有智慧的人懂得如何去管理这种珍贵的亲情,以免它流失。我们能够通过烤面包妈妈感受到巨大震撼的原因在于,她的内心全都是伟大的家庭亲情。对于希望能够成为像烤面包妈妈一样拥有美好的家庭亲情的人而言,希望《妈妈,我又想你了》能够起到启迪心灵的作用。
呼喊母亲的时候/即使是年迈的老人/也会变成孩童/笑得很灿烂/同时也会伤心地哭泣/喜欢的时候爱不释手/不稀罕了就会抱怨个喋喋不休/即使变化无常/也会被原谅/又是欢喜又是感激又是快乐/呼喊母亲的时候/邪念也会远离/当然更不会犯罪/无论是有母亲/还是没有母亲/每次呼喊母亲的时候/心灵就会得到净化/这样的幸福如同回到孩童时期
——李海仁《呼喊母亲的时候》
八岁的姐姐珍珠和六岁的弟弟仁宇从小没有父亲,靠着残疾的妈妈每天卖烤面包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当妈妈得知自己已是胃癌晚期时,依然强忍着病痛从凌晨开始准备和面做面包。她迎着冬季刺骨的寒风,晚上九点还在卖烤面包的唯一理由就是——为了珍珠和仁宇。在孩子们面前,妈妈依然表现得坚强、乐观,就算再痛,再难受,也要跟孩子们开心过好每一天。
妈妈怕孩子们不能原谅她的离开,悄悄录制了一封又一封特殊的书信——影像信。这些书信饱含着妈妈深沉的爱,她希望这些书信在以后能够帮助自己的孩子减轻心理上的离别之痛。
妈妈*终离开了。珍珠和仁宇开始跟着姨妈一家人生活。姨妈希望孩子们能喊她“妈妈”,却遭到了孩子们的反对。仁宇说:“可是,我们把您叫成妈妈的话,有一天要是忘记了妈妈,那该怎么办啊?”珍珠说:“……我不会忘记妈妈,可是仁宇他还很小,过不了多久他会忘记妈妈的。没人想起妈妈的话,妈妈会很可怜的!”姨妈强忍着不让眼泪掉下来。*后,姨夫拿出了原本打算以后再给孩子们看的妈妈留下来的影像信。视频中,妈妈把生病期间的感受,包括病痛、勇敢面对病痛的勇气来自哪、即将离开人世对孩子的不舍等等通过视频向珍珠和仁宇诉说着。与妈妈生前展现的乐观不同,妈妈担忧、喜怒哀乐,在一封封影像信中一一展现了出来……
孩子们在妈妈视频信的陪伴下,开始更加乐观、努力、积极地生活。因为孩子们知道:妈妈就在身边,从未离开。
这份家人之间的珍贵亲情,给与了我们许多超出痛苦的感动。让我们感到无以言说的悲伤,同时又给予我们直抵内心深处的温暖。
**章 两年后
妈妈的影像信1
第二章 我的妈妈,烤面包的妈妈
妈的影像信2
第三章 周末家庭
妈妈的影像信3
第四章 珍珠的祈祷
妈妈的影像信4
第五章 忧郁的圣诞节
妈妈的影像信5
第六章 空白爸爸
妈妈的影像信6
第七章 惊喜的礼物
妈妈的影像信7
第八章 *后的烤面包
妈妈的影像信8
第九章 才艺庆典
妈妈的影像信9
第十章 回家
妈妈的影像信10
第十一章 离别
妈妈的*后一封影像信
第十二章 回信
给妈妈的**封回信
尾声 我们过得很好
写写读后感
mom and the red bean cake是一个充满深切思念和感人情节的动人故事。拥有无尽献身、牺牲精神的妈妈和孩子的亲情故事,给予了我们许多超出痛苦的感动。
——李海仁(修女,著名作家、诗人。韩国人对李海仁修女十分敬重,因为她的著作饱含令人感动的信息和人文关怀,是很多韩国人的“精神食粮”)
※为mom and the red bean cake录音,是我经历的最艰难的一次录音。长期的工作经验和行业素养告诉我,在录音中尽量避免个人感情的过度介入。我为mom and the red bean cake录了几次音。第一次、第二次……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失声痛哭,配音无法继续。因为工作安排紧凑,最后一次,我深呼吸,强忍住内心情感,咬着牙、狠着心完成了录音。
——许秀京(韩国知名节目主持人、配音员)
【作者】鲁京姬
毕业于韩国延世大学国语国文系。1993年入门影视MBC《新人类时代》,并执笔了《北极的眼泪》,“MBC实录之爱”纪录片《你是我的命运》、《再见,爸爸》等百余篇纪录片。2003年获得MBC演技奖“最佳修养作家奖”,2006年获得韩国电视节目大奖“作家奖”,2009年获得MBC演技奖“年度作家奖”等。
鲁京姬是纪录片作家兼两个女儿的母亲,遇到了纪录片《Mom and the Red Bean Cake》后,为了将自己学到的“爱”同卖烤面包妈妈的两个儿子及其他人一起分享,并永久地记下来,创作了《妈妈,我又想你了》。
【绘者】金玲霞
毕业于中央大学韩国画专业。作者擅长使用以东洋画技巧为基础的复合技巧,用画笔记录周围发生的暖人心的故事和风景。
小女贼在惦记 本书特色 这本色彩绚丽、语言俏皮的集子,是小女贼遗落人间的零星珠宝。那浓淡不一的粉紫乱碧,悄然绽开在软软的纸面上,随处可见,坐卧无心。令人忘却这个...
人间须尽欢 本书特色 作者高军本职画家,也好文字。以网名“风行水上”在网络上写文。di 一本随笔集《世间的盐》深受好评,被众多读者誉为“大器晚成的小品文大家”。...
狄兰•托马斯是20世纪30年代英美最杰出的诗人,掀开英美诗歌史上新的篇章。他的诗歌围绕生、欲、死三大主题;诗风粗犷而热烈,音韵
空谷幽兰 本书特色 对于城市中的人来说,置身滚滚红尘浪滔天,每天面对无数欲望颠沛,若能保持自持修行的坚韧,遵循品德和良知,洁净恩慈,并以此化成心里一朵清香简单的...
旧戏新谈 本书特色 此收论戏、论人、论史、论证,每有种种不同的新见。 读者无须苟同,亦无须苟异,尤其是月旦人物之笔,求同存异可也。“大家小书”的开本不大,读者可...
韵文精品文库:唐诗三百首 内容简介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唐诗三百首是唐诗中的精华,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唐...
《印度:受伤的文明》内容简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V.S.奈保尔代表作“印度三部曲”第二部、非虚构文学典范之作】 【印度吞噬了自己
萧乾忆旧 内容简介 本书为《萧乾忆旧》,主要收录了我这两辈子、校门内外、我的工读生涯、大姐的梦等多篇散文作品。萧乾忆旧 目录 1 我这两辈子 2 校门内外 3 ...
《新媒体舆论》内容简介:新媒体为用户提供了言论平台,使人们获得了更大的表达空间,但其自身所具有的互动性、开放性、匿名性等特
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张恨水卷:小西天 本书特色 张恨水著的《小西天》是一部长篇小说,是“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张恨水卷”之一部。张恨水作品上承章回小说,下启通...
亨利·米肖(Henri Michaux,1899-1984)法国诗人。出生于比利时的那慕尔,二十五岁时来到巴黎,接触到超现实主义运动,结识菲利普·苏波和安德烈·...
梁实秋雅舍小品 内容简介 选编大师的作品不容易,那洋洋两千万字的大作,每一篇文章都折射着人生的历练,每一笔都凝聚着梁实秋——这位一代散文宗师的高度。 我的选择无...
朋友的葬礼 本书特色 有一天,李洱家里终于住进了“知青”,使他得以近距离观察他们。他们就住在我们家的厨房里,自己做吃的。他们是来打靶的。那时候的“知青”,很多人...
作品目录一九一二年怀旧一九一九年对于《新潮》一部分的意见一九二四年又是“古已有之”通讯(致郑孝观)一九二五年诗歌之敌关于
生如夏花:泰戈尔经典诗选 本书特色 1.经典文学名作,文学圣殿的饕餮盛宴。收录泰戈尔两部经典诗集 《新月集》和 《飞鸟集》。2.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传世之作,受一...
雅舍小品-最新修订典藏本 本书特色 全新修订版梁实秋散文全集,收录*完备、选编*权威、校订*严谨!一代散文大师梁实秋先生*经典的散文作品全集,他的散文集曾创造了...
梁遇春精品文集 内容简介 在文学创作中具有明显欧化倾向的除了徐志摩,还有梁遇春。梁遇春(1906--1932),福建闽侯人,192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同年到上海...
苍茫书城 本书特色 《书林清话文库》全套**辑分6册,包括6位专家学者的著作。虽然每册书均有自家的侧重,但大家探研古今书籍、藏书文化,典籍聚散的精神内涵却气息相...
心声 本书特色 《心声》是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后,中国作家协会为响应讲话精神,委托诗刊社编选一本反映人民情感、时代精神的诗选。诗刊社从2010年至2014...
√ “尽管我伤痕累累,我仍会与生活抗争到底!我不会‘出走’,绝对不会错过人生这出戏!”——尤金·奥尼尔√ 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唯一一位美国剧作家、“现代美国戏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