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中不忍细看的温情,成长中无法握住挂念,娓娓道来的又岂只是亲情?
这本书本来不叫《妈妈,我又想你了》,它是根据活得国际艾美奖*佳纪录片奖获的mom and the red bean cake改编的作品。
据我们领导说《妈妈,我又想你了》*初感动的是一位版权代理商。为了能让这本书更好地呈现在中国读者面前,他亲自翻译了这本书(他手下有很多译者,基本不用自己干活),并将它推荐给了我们领导。他看完书稿后也很感动,继而把它给了公司另一位“他”。三位“他”不约而“同热泪盈眶”。他们都是父亲。
我是一位母亲,在审阅这本稿子的过程中,抑制不住地数度哽咽。我曾经把内容介绍发到我的妈妈群,已经有孩子的妈妈对这本书里发生的故事感同身受,而准妈妈们没有太多感触,但是她们同时说“想妈妈了”——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我不知道怎么用文字去表达这本书里面的感情,或许只有做了妈妈,经历了才能感受到。
事实上,这个故事简单干净,然而却具有无法想像的能量,一位妈妈和两个孩子的故事,撬动了所有观者的泪腺,我们跟着两个孩子的眼睛,看到的和想到的又岂只是妈妈。
我想,很多人在观看了这个故事之后,应该要开始反省自己对家人的疏忽,并下定决心努力对自己的家人付出更多的关心。每当这种时候,很多人都能体会到家人的重要,但是却不知该如何充分地表达这种亲情。这种亲情如同这个世界的水和空气一样重要,然而很多人认为这是自己理所当然应该获得的。真正具有智慧的人懂得如何去管理这种珍贵的亲情,以免它流失。我们能够通过烤面包妈妈感受到巨大震撼的原因在于,她的内心全都是伟大的家庭亲情。对于希望能够成为像烤面包妈妈一样拥有美好的家庭亲情的人而言,希望《妈妈,我又想你了》能够起到启迪心灵的作用。
呼喊母亲的时候/即使是年迈的老人/也会变成孩童/笑得很灿烂/同时也会伤心地哭泣/喜欢的时候爱不释手/不稀罕了就会抱怨个喋喋不休/即使变化无常/也会被原谅/又是欢喜又是感激又是快乐/呼喊母亲的时候/邪念也会远离/当然更不会犯罪/无论是有母亲/还是没有母亲/每次呼喊母亲的时候/心灵就会得到净化/这样的幸福如同回到孩童时期
——李海仁《呼喊母亲的时候》
八岁的姐姐珍珠和六岁的弟弟仁宇从小没有父亲,靠着残疾的妈妈每天卖烤面包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当妈妈得知自己已是胃癌晚期时,依然强忍着病痛从凌晨开始准备和面做面包。她迎着冬季刺骨的寒风,晚上九点还在卖烤面包的唯一理由就是——为了珍珠和仁宇。在孩子们面前,妈妈依然表现得坚强、乐观,就算再痛,再难受,也要跟孩子们开心过好每一天。
妈妈怕孩子们不能原谅她的离开,悄悄录制了一封又一封特殊的书信——影像信。这些书信饱含着妈妈深沉的爱,她希望这些书信在以后能够帮助自己的孩子减轻心理上的离别之痛。
妈妈*终离开了。珍珠和仁宇开始跟着姨妈一家人生活。姨妈希望孩子们能喊她“妈妈”,却遭到了孩子们的反对。仁宇说:“可是,我们把您叫成妈妈的话,有一天要是忘记了妈妈,那该怎么办啊?”珍珠说:“……我不会忘记妈妈,可是仁宇他还很小,过不了多久他会忘记妈妈的。没人想起妈妈的话,妈妈会很可怜的!”姨妈强忍着不让眼泪掉下来。*后,姨夫拿出了原本打算以后再给孩子们看的妈妈留下来的影像信。视频中,妈妈把生病期间的感受,包括病痛、勇敢面对病痛的勇气来自哪、即将离开人世对孩子的不舍等等通过视频向珍珠和仁宇诉说着。与妈妈生前展现的乐观不同,妈妈担忧、喜怒哀乐,在一封封影像信中一一展现了出来……
孩子们在妈妈视频信的陪伴下,开始更加乐观、努力、积极地生活。因为孩子们知道:妈妈就在身边,从未离开。
这份家人之间的珍贵亲情,给与了我们许多超出痛苦的感动。让我们感到无以言说的悲伤,同时又给予我们直抵内心深处的温暖。
**章 两年后
妈妈的影像信1
第二章 我的妈妈,烤面包的妈妈
妈的影像信2
第三章 周末家庭
妈妈的影像信3
第四章 珍珠的祈祷
妈妈的影像信4
第五章 忧郁的圣诞节
妈妈的影像信5
第六章 空白爸爸
妈妈的影像信6
第七章 惊喜的礼物
妈妈的影像信7
第八章 *后的烤面包
妈妈的影像信8
第九章 才艺庆典
妈妈的影像信9
第十章 回家
妈妈的影像信10
第十一章 离别
妈妈的*后一封影像信
第十二章 回信
给妈妈的**封回信
尾声 我们过得很好
写写读后感
mom and the red bean cake是一个充满深切思念和感人情节的动人故事。拥有无尽献身、牺牲精神的妈妈和孩子的亲情故事,给予了我们许多超出痛苦的感动。
——李海仁(修女,著名作家、诗人。韩国人对李海仁修女十分敬重,因为她的著作饱含令人感动的信息和人文关怀,是很多韩国人的“精神食粮”)
※为mom and the red bean cake录音,是我经历的最艰难的一次录音。长期的工作经验和行业素养告诉我,在录音中尽量避免个人感情的过度介入。我为mom and the red bean cake录了几次音。第一次、第二次……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失声痛哭,配音无法继续。因为工作安排紧凑,最后一次,我深呼吸,强忍住内心情感,咬着牙、狠着心完成了录音。
——许秀京(韩国知名节目主持人、配音员)
【作者】鲁京姬
毕业于韩国延世大学国语国文系。1993年入门影视MBC《新人类时代》,并执笔了《北极的眼泪》,“MBC实录之爱”纪录片《你是我的命运》、《再见,爸爸》等百余篇纪录片。2003年获得MBC演技奖“最佳修养作家奖”,2006年获得韩国电视节目大奖“作家奖”,2009年获得MBC演技奖“年度作家奖”等。
鲁京姬是纪录片作家兼两个女儿的母亲,遇到了纪录片《Mom and the Red Bean Cake》后,为了将自己学到的“爱”同卖烤面包妈妈的两个儿子及其他人一起分享,并永久地记下来,创作了《妈妈,我又想你了》。
【绘者】金玲霞
毕业于中央大学韩国画专业。作者擅长使用以东洋画技巧为基础的复合技巧,用画笔记录周围发生的暖人心的故事和风景。
25个词支撑的快乐日子 本书特色 本书讲述了一位不甘贫穷、不屈不挠、足智多谋的母亲,如何用她所掌握的美国广告的典型手法,来战胜贫穷的。是一部关于一位领先于时代的...
万古云霄 本书特色在华语世界,科学家写散文已臻化境的非陈之藩莫属。他是几十年来*好的散文家之一。《万古云霄(精)》收录陈之藩经典散文《念胡适》、《爱因斯坦的散步...
国学经典巨著 (点校本) 古文观止 内容简介 《古文观止》也冲破了骈散之分的束缚,不仅选散体古文,对于骈体古文之精华也没有有意忽略,虽仅区区几篇,但可见古文发展...
《红粉闺秀:女性的生活和文学》内容简介:红粉与闺秀,是中国古代两大女性群体。在家庭伦理和男权社会的制约下,她们的社会生活空
启功讲唐代诗文 本书特色 启功书画成就斐然,但其主业是文史。本书是启功先生讲唐代诗文的讲稿,深入浅出,言约意丰。书中对唐诗和唐代文学的讲述,以时间为线,以人物为...
帕梅拉 本书特色 塞缪尔·理查森是18世纪中叶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对英国文学和欧洲文学都产生过重要影响。《帕梅拉》的重要贡献在于它把社会环境的描写和人物心理活动的...
耶稣会士庞迪我著述集 本书特色 ★ 目前国内收录*为齐全的庞迪我文集初次出版★ 庞迪我,明末来华的耶稣会传教士,有着丰硕的著述成果,在自古至今的西班牙汉学家中可...
海外寄霓君 本书特色 “大家书斋”以“名家+经典”的形式组合而成,汇集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历史、教育、哲学等人文社科领域名家的代表性作品,内容短小精悍、可读性强,...
《黑暗中的笑声》内容简介:“所有的艺术都是骗局,自然界也是骗局;这是一种善意的欺骗。”★ 欲望、诡计和骗局 ★ 纳博科夫黑色幽
在《還魂草》、《孤獨國》之後,時隔三十七年,詩集《約會》在眾盼聲中出版。周夢蝶孤獨的身影孓然獨行於城市,雖擺脫生活的羈絆
用易经的观点读透西游记 本书特色 《西游记》借助了一些历史故事和神话人物,通过拟人化的写作手法,把复杂难懂的易学知识融入了书中,让大家在轻松阅读故事的同时,也在...
施蛰存散文选集 内容简介 【施蛰存】(1905~) 现代作家、文学翻译家。原名施青萍,笔名安华、李万鹤等。原籍浙江杭州。8岁时随家迁居江苏松江(现属上海市)。中...
还轩词-第二辑 本书特色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在民間與學術界興起的『國學熱』持續至今,蓬勃發展,受到國家的重視和支持。國學植根於五千年中華文化沃土,逐漸形成博...
《战胜代际焦虑》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经过多年的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咨询工作后的思考。作者发现,在每个生病的孩子身后,都站
积木书 本书特色 内容简介继2015年登上国内众多年度好书排行榜的《抚顺故事集》之后,2017年,作家赵松推出了风格迥异的新作——《积木...
萧红集 本书特色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萧红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作家,但她的生命,却短得像一篇短篇小说。与其生命相比,她的创作时间更短,只有10年时...
《解放孩子》内容简介:本书是孙云晓为教育家段镇撰写的传记,展现了段镇为少年儿童倾情奉献的一生,阐述其解放孩子、主人观、自动
2005中国年度随笔 本书特色 清代的“康雍乾盛世”究竟是怎样一个“盛世”,其间潜伏着什么致命之癌,又能留下了什么殷鉴(《世界坐标上的“康雍乾盛世”》/李一蠡)...
《创京东:刘强东亲述创业之路》内容简介:1998年,刘强东创业,在中关村经销光磁产品。2004年,因为非典,京东偶然之下转向线上销
踏歌行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华夏始祖:人之初的故事;楚·永远的黄歇;列入帝王本纪的女人——大汉开国皇后吕雉;陈汤:猫有九条命;千古风流谢安石;李泌其人;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