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广书话”,广义的读书笔记。内容有对前贤的书评、怀念(“斯人斯书”),闲阅杂览的小品札记(“一瓢饮”)等传统意义书话,更有拓宽题材的另类书话:谈与电影、流行音乐有关的书,与书有关的电影、流行音乐(“书边影迹”、“书外余音”),植物与文学交汇处的读书随笔(“花名册”),植物书籍的介绍评点与购读琐思(“草木书情”)。“从书之书到树之书”,这本《笔记》,展示了“读书可以如此声色花木”,生活可以如此丰盛散逸。
也许你读过胜衣君的《书房花木》,顺着作者的行文,行至作者的书房,再沿着花边小径,走到作者的庭院。一般的书话,我们都是从书本到书本,细心的读者也走不进作者的庭院,更走不进自家的庭院。胜衣君推广的是“广书话”,有书,有电影,有音乐,更有声色花木。
也许你读过胜衣君的《书房花木》,顺着作者的行文,行至作者的书房,再沿着花边小径,走到作者的庭院。一般的书话,我们都是从书本到书本,细心的读者也走不进作者的庭院,更走不进自家的庭院。胜衣君推广的是“广书话”,有书,有电影,有音乐,更有声色花木。
沈胜衣,广东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寄生于机关的一介书生。发表大量文史书评、随笔小品,曾在《万象》、《东方早报》等多家报刊开过植物书话、南欧文艺、电影和流行歌曲等方面十多个专栏,已出版有随笔集《满堂花醉》、《你的红颜,我们的手》、《书房花木》等多部。
中华姓氏源流史(全四卷)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4832页,705万字,湖南出版社2003年出版★ 《中华姓氏源流史》是对古今诸多姓氏书的综合、继承和发扬,...
2014-2023年-民间择吉农家历 本书特色 曾强吾编著的这本《民间择吉农家历(2014-2023年)》共分七个部分,内容包括:天文历法知识;民间择吉;各月气...
草木虫鱼 本书特色 《邓云乡集》十七种之一。民俗学家邓云乡先生所写关于草木虫鱼的知识。看似专注于草木虫鱼,实际上重点并不在此,而是借草木虫鱼讲述中国传统文化,富...
清代琉球官话课本语法研究 本书特色 《清代琉球官话课本语法研究》以现代汉语多功能词“给”为研究主线,考察琉球官话课本给予、与事、使役、被动等几个重要语义语法范畴...
山水旧城谙-指尖上的中国 本书特色 民国文人笔下的城市记忆,北京、上海、南京、成都、西安……这些中国的历史名城在郁达夫、朱自清等名家的笔下生动地展现给了读者,民...
汉民族首部神话史诗:黑暗传 内容简介 《黑暗传》主要为神农架地区打“丧鼓”时所唱,生动形象地描述了盘古开在辟地结束混沌黑暗、人类起源及社会发展的历程,融汇了混沌...
余秋雨,浙江慈溪市桥头镇人,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散文作家,1968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历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剧协副主席。1962年...
你最近一次細細聆聽made in Taiwan的流行音樂是哪一首?在什麼場合、與誰分享、透過什麼媒體?還記得生命不同階段裡,有哪些印記著喜怒哀樂的旋律?流行音樂...
中国文化产业经典案例 本书特色 于少东、李季主编的《中国文化产业经典案例/清大文产系列丛书》收集了17个典型的文化产业经典案例,从其创建背景开始,结合其创意和实...
罗宾·邓巴著名进化人类学家,牛津大学认知及进化人类学学院院长、教授,“邓巴数”提出者,即人类智力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50人,邓巴数理论被认为是诸多...
柳诒徵文化思想研究 内容简介 作者运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突破就事论事、就人论人的研究理路,在注重对被研究者所处时代和文化环境考察的基础上,深入阐述了柳诒微的...
这一套定位为“电影外史”的读本,在形式上较正史更具可读性,在内容上较野史更为可信。创作思路受美国电影史家伊恩·贾维启发,试图从电影社会学角度出发,探究下列问题:...
清代宫廷文化通史 本书特色这本林永匡的《清代宫廷文化通史》主要依据的是中国**历史档案馆收藏的内务府档案。《清代宫廷文化通史》主要介绍清代宫殿陈设、玺印、生活用...
杰罗姆·凯根针对1959年C.P.斯诺在“瑞德讲坛”发表的“两种文化”(智力生活分成两种文化,一边是艺术和各人文学科,另一边是诸自然科学学科)的理论,提出了“三...
此中有真意:寓言小品赏读 本书特色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
云南上古文化史 本书特色 本稿是王懿之多年致力于研究云南上古文化史的学术理论专著。书稿共计17章、57节、28万余字,对云南的古人类起源、旧石器文化、新石器文化...
中华姓氏起源与内涵 内容简介 本书是研究姓名的起源、构成与内涵的专著,包括姓名的起源与选择、姓名学的来由、起名的基本规则、五行的概念及其在起名中的应用等。论述了...
桥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万物简史译丛”之一。以在人们生活中耳熟能详的现代桥梁的原型为例,解读了寄托在桥上的古人的思想,并追溯了桥所展示的传统技术的发展。读者放眼人...
★余秋雨给青少年的中国文化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太多了!”“太难了!”“记不住!”“有用吗?”【国民作家】【教育专家】【传播中国文化的坐标式人物】余秋...
徐中舒(1898-1991),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192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国学门,师从王国维、梁启超等著名学者。在此期间,他受到王国维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