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中西方美学史中典型个案(以美学家为主)中所包蕴的“时间性”思想进行了探讨。在西方美学方面,本书选取了奥古斯丁、康德、马克思作为典型案例,分别针对神学美学、主体性美学与实践美学中的时间性问题进行论述,并认为,以奥古斯丁为代表的神学美学为了达成对“彼岸”之“神”的信仰,必然会否定包括审美生活在内的“现在”的各种愉悦;主体性美学则由于过于高扬主体的作用,因而往往忽视在“时间性”上构成更为复杂的审美对象;而马克思的实践美学则由于把“主客不分”的时间性语法贯穿于“实践”分析与描述,因而在美学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并直接指向社会时间领域内的审美前景实现。在中国美学方面,本书选取了王国维、梁启超、梅兰芳、钱钟书、陈从周、蔡仪、李泽厚作为典型案例,从中既可以看出中国古典美学的“主客不分”传统的延续,也可以通过王国维对内时间意识构成的分析、梁启超利用佛教哲学尤其是“五蕴心理学”对审美过程的把握、钱钟书先生对“诗象”与“易象”比较中凸显的现象学美学、陈从周在园林思想中对感受整体性的把握等等,看出中国美学界在“时间性”问题上所达到的高度。本书还从史论结合的角度分析了生态美学中空间感所蕴含的时间性问题。
刘彦顺编著的《时间性--美学关键词研究》对中西方美学史中典型个案(以美学家为主)中所包蕴的“时间性”思想进行了探讨。在西方美学方面,本书选取了奥古斯丁、康德、马克思作为典型案例,分别针对神学美学、主体性美学与实践美学中的时间性问题进行论述,并认为,以奥古斯丁为代表的神学美学为了达成对“彼岸”之“神”的信仰,必然会否定包括审美生活在内的“现在”的各种愉悦;主体性美学则由于过于高扬主体的作用,因而往往忽视在“时间性”上构成更为复杂的审美对象;而马克思的实践美学则由于把“主客不分”的时间性语法贯穿于“实践”分析与描述,因而在美学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并直接指向社会时间领域内的审美前景实现。
出土文献与文子公案 内容简介 本书重点考察了竹简《文子》与传世本《文子》的关系,以及两本《文子》与《淮南子》的关系和竹简《文子》的撰作年代及主题思想。通过缜密考...
曙光-尼采文集 本书特色 这个尼采,他宣告:“上帝死了!”曾经使整个西方世界震撼。这个尼采,他的“超人哲学”只有极少数人能够真正理解。这个尼采,一生饱受漂泊和病...
逻辑十九讲 本书特色 *通俗易懂的逻辑学入门读本!轻松搞定逻辑学中的概念、思维定式和规则!*容易操作掌握的逻辑使用法则!不论演讲、作文、说话、办事,一定能够做到...
《戊午暑期国文讲义汇刊》乃民国七年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国文讲义之汇编,撰写者分别为无锡钱基博、吴江薛凤昌、吴江沈昌直,时
左读右读冯友兰-一代哲学大师学问世界的新透视 本书特色 论究新知,榷商国故,解读冯友兰学术世界的真实底蕴; 推本求原,核始要终,透视冯友兰学人世界的分际脉络; ...
一位哲人的目光:任继愈谈话录 本书特色 他的身份有很多,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国学大师……他取得成就也很多,教学多年、筹建宗教研究所、编写多部书籍……并赢...
象说周易 本书特色 《象说周易》:纵观《易经》-书,阴阳爻为象。八卦为象,六十四卦为象,三百八十四爻为象,卦辞爻辞是由卦爻象决定,吉凶由象而生。象说周易 内容简...
海德格尔-大家精要 内容简介 马丁·海德格尔(1889~1976)是德国20世纪*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他认为,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哲学,混淆了“存在”与“存在者”...
孟子解读 本书特色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
钱穆先生全集-中国思想通俗讲话(新校本) 内容简介 《中国思想通俗讲话(繁体坚排版)》内容简介:思想必然是公共的,尤其是所谓时代思想,或某学派的思想等,其为多数...
论语通译 本书特色 《论语通译》内荣简介: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史称“圣人”。相...
周易解题及其读法 本书特色 《周易解题及其读法》初版于1931年,为王云五主编“国学小丛书”之一种,系钱基博先生为初学者而作,为《周易》入门之名著。内容包括对“...
转化干戈为玉帛 本书特色 曾仕强教授*新著作易经系列丛书。与您畅谈易经智慧在责令社会的思维,以及如何应用易经智慧经营您的人生与事业。转化干戈为玉帛 内容简介 系...
国民经典文库:中国人的修养 内容简介 《中国人的修养》主要收录了蔡元培先生的代表作品《华工学校讲义》《中学修身教科书》等有关道德修养的文章,体现了蔡元培先生对现...
大学中庸宋正-注译 本书特色 《大学中庸今注今释》是“大学经典”之《大学中庸》,《大学》详细地归纳了先秦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系统地讲述了儒家安身立命的原则和方法...
先秦诸子精神 本书特色 *有性格的国学史著作,呕心沥血的学者大文章。在学术明星甚嚣尘上的时代*顽强的国学坚守者,百家争鸣、融合与传统文化整体观。要讲中国文化,只...
《逻辑哲学》这本新书,“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全书的体例结构是新的,如全书分为五编:“演绎及其证成”、“真理与悖论”、
中国哲学与文化(第16辑) 本书特色 本辑共收论文六篇,另有三篇研究回顾和一篇编后语。本辑中的三篇主题论文反映了在中国哲学研究方法上的争议。戴卡琳认为研究者面对...
古代埃及祭司研究 本书特色 祭司是古代埃及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不仅主宰着宗教世界,而且还渗透到世俗社会,对古埃及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本书从祭司势力的演化和...
宗教经验种种 本书特色 教经验暗示,我们的自然经验,我们严格的道德经验和慎行经验,恐怕都不过是真正的人类经验的一个片断。宗教经验模糊了自然的轮廓,开拓了*为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