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净慧法师对四祖道信禅法的继承与弘扬 ; 文殊法门·祖师源流·净慧老和尚的生活禅 ; 净慧老和尚“生活禅”现代观研究等。
《生活禅研究(2第三届黄梅禅宗文化高峰论坛论文集)》编著者黄夏年。《生活禅研究2(套装上下册)》内容介绍:佛称觉悟,以觉悟大千世界因缘和合而生,而破除人相、我相、众生相为终极追求。这是摆脱了世俗世界的羁绊,进至超现实的涅槃境界,即神圣的境界。佛教传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交融渗透,既保持了神圣的超越性质,又同世俗的社会生活保持了密切的联系。佛教的人世转向,神圣和世俗的相辅相成,造就了当代人间佛教、生活禅的兴起。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尤其值得注意。
就拿“种瓜得瓜”来说,种瓜只是得瓜的主因,同时还需要土地、空气、阳光、无虫咬等条件全部俱足,才可以*终得瓜,其中的因果关系是非常复杂的。《正法念处经》对此有所描述,可以参考,其日:“如种种子,譬如种谷得谷,种麦得麦,稗子生稗。如以种子种于薄地,收果减少;若以种子种之良田,多收果实。如种赤稻,不生余物。种豆得豆,种甘蔗者则得甘蔗。以田胜故,得果亦胜。”①就连“种瓜得瓜”这样简单事情的因果关系都这么复杂,其他事情可想而知。由“种瓜得瓜”的常识很自然就可以推出,种善因必得善果,种恶因必得恶果,即我们常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中国人很早以来就深信,这是自然规律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从早期原典及诸子百家的许多文献中都能看出来。在早期原典中,即有非常丰富的反映因果报应思想的命题,例如《尚书·汤诰》:“天道福善祸淫,降灾于夏,以彰厥罪。”《尚书·蔡仲之命》:“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尚书·太甲下》:“惟天无亲,克敬惟亲;民罔常怀,怀于有仁;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尚书·伊训》:“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尚书·大禹谟》:“禹曰:‘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益赞于禹日:‘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尚书·皋陶谟》:“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尚书·召诰》:“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我不敢知日:有夏服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日: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诗经·小雅·小明》:“明明上天,照临下土……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诗经·大雅·假乐》:“假乐君子,显显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右命之,自天申之。”……
儒教政治哲学 内容简介 本书从自然法说、国家观念、君主论、政务、社会组织多个角度深入探讨了儒教的思想内核,颇得儒教之真义,作者五来欣造是日本著名政治学家,曾留学...
解厄学 本书特色 《解厄学》是一本古书,由北宋宰相晏殊所著,书中深刻而具体地剖析了人性的种种弱点,提出了解厄当治本的主张。《解厄学》由藏锋、隐智、戒欲、省沈、求...
中国思想通史-第二卷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思想通史》系列之一,本书主要包括:汉代社会与汉代思想、汉初百家子学的余绪及其庸俗化的倾向、董仲舒功羊春秋学的中世纪神...
十七世纪形而上学 内容简介 哲学是文化的灵魂。它不仅是自身而存在,而且为时代精神而存在。哲学家不仅为同时代人而工作,而且为子孙后代而工作。然而,哲学始终是在回顾...
明清之际,西方天主教传教士在来华过程中出版了大量的中文著作。这些著作涉及到宗教神学、教育学、伦理学、逻辑学、语言学、心理
图说周易(彩图版) 内容简介 《周易》在我国素有“群经之首”的美誉,是公认的中华文化之源头,号称蕴有“鬼神莫测”之智慧。然而,《周易》又是我国历史上*难读懂的经...
人性的尝试 内容简介 兼具赤字之心和深刻思想的天才作家对人生、社会和文学的思考,对智慧、艺术和生命的爱恋,是一曲真正的心灵挽歌。他是这个年代许多理想主义者的缩影...
Kantholdsakeypositioninthehistoryofmodernphilosophyasthelastgreatfiguretobelongb...
时间与自由意志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曾对法国哲学及文学产生过广泛影响。他用文学家的笔调写出优美的哲学著作。我们今天处在来自过去而又常常是相互敌意的各种各样倾向的包...
本书首先简要介绍了维特根斯坦的生平经历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以让我们了解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脉络,然后则对维特根斯坦的著作《
界域哲学 本书特色 就一门学科的“界域”说明,通常是首先要确定学科研究对象的本质内容(内涵),尔后再划定研究对象展现的相应形式(外延),并尽可能地使两者较好地统...
人间佛教论集 内容简介 本书以人间佛教为主题,主要内容选自印顺法师所著《佛法概论》、《佛在人间》、《华雨集》等书,将印顺法师关于人间佛教的重要论述汇于一册之中,...
形上逻辑和本体虚无 内容简介 本书认为当代世界发生的许多大灾难,原因之一就是伦理思想认知未能帮助人的判断道德上的是非。作为时代智者的大哲学家不能对政治和历史的道...
南宋思想史 本书特色 本书是杭州市社会科学院组织编纂的“南宋史研究丛书”中的一种。南宋是理学思想的成熟期,也是三教合流思潮的盛行期。本书全面探讨了南宋释儒道的发...
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哲学类 内容简介 这两篇论文是互相独立的,是由于外界因素而形成的,然而它们又相互补充成为一个关于伦理学基本真理的体...
本书原为美国普伦蒂斯·霍尔出版的《哲学基础丛书》中的一本,供大学教学参考用。书中简单阐述了哲学中被称为“形而上学”的一系
哲学与人生 本书特色 哲学课可以是*令人生厌的,也可以是*引人入胜的,就看谁来上这门课了。在哲学课上,首要目标是点燃对智慧的爱,引导学生思考世界和人生的重大问题...
沉思录 本书特色 此版本《沉思录》由一代文学大师、翻译巨匠梁实秋翻译、批注,译文优美流畅、纯正优雅,是英语学习者和爱好者提高英语水平的*佳读物。沉思录 内容简介...
该丛书所收作品均为古波斯文学大量的经典作品,译者队伍集中了中国目前最优秀的波斯语和波斯文学研究人才,其欣赏价值与收藏价值
老子的智慧 本书特色本书是林语堂向西方介绍道家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部重要著作。全书阐释了老子思想的独特性、道家哲学与儒家哲学的不同、并强调要结合庄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