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力学( 第2版)》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复合材料力学基础、 宏观力学和细观力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和结果, 并介绍了混杂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疲劳、断裂和连接 等专题,以及纳米复合材料、生物/仿生复合材料和 智能复合材料等现代新型复合材料及其分析方法。内 容包括:复合材料概论,各向异性弹性力学基础;单 层复合材料的宏观力学分析,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实 验测定,层合板刚度的宏观力学分析,层合板强度的 宏观力学分析,湿热效应,层合平板弯曲、屈曲和振 动,若干专题;复合材料的有效性质和均质化方法, 单层复合材料的细观力学分析,复合材料的单夹杂问 题,复合材料线性有效模量预测的近似方法,复合材 料计算研究方法;纳米复合材料、生物/仿生复合材 料和智能复合材料等。书中还附有习题和教学实验指 导书。
《复合材料力学(第2版)》可供高等院校力学 及相关的理工科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作为教材使用, 还可供有关科技人员学习参考。
作者沈观林、胡更开、刘彬多年来先后给工程力学、机械、材料、土建等专业本科生以及工程力学专业研究生开设“复合材料力学”必修和选修课程。笔者编著的“复合材料力学”教材1996年出版,曾经为国内很多高等院校教学使用。2006年又新编“复合材料力学”教材,出版后得到国内多所高等院校教学使用和有关科技人员学习参考。现在编著《复合材料力学(第2版)》供教学和科研人员使用,其中增加了复合材料新技术,新应用和多种现代新型复合材料及其力学分析等内容。
作者沈观林、胡更开、刘彬多年来先后给工程力学、机械、材料、土建等专业本科生以及工程力学专业研究生开设“复合材料力学”必修和选修课程。笔者编著的“复合材料力学”教材1996年出版,曾经为国内很多高等院校教学使用。2006年又新编“复合材料力学”教材,出版后得到国内多所高等院校教学使用和有关科技人员学习参考。现在编著《复合材料力学(第2版)》供教学和科研人员使用,其中增加了复合材料新技术,新应用和多种现代新型复合材料及其力学分析等内容。
沈观林 男,1935年10月生,1953—1957年在清华大学土木系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学习,1957—1959年在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研究班学习,毕业后在工程力学系任教,清华大学教授。长期从事固体力学、复合材料力学、实验力学教学和科研,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3),参编的《实验应力分析》(1981)、《振动量测与应变电测基础》先后获清华大学优秀教材二等奖,独编《复合材料力学》(1996),参编《应变电测与传感技术》(1991)、《应变电测与传感器》(1999)等和《复合材料力学》(2006),参加主编《实验力学》(2010)等专著和教材。曾获清华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复合材料力学课程),清华大学实验技术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多项。先后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胡更开 男,1964年10月生,1986年6月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1991年12月在法国巴黎中央工程师大学(ECP)获材料与力学工学博士。现任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沈观林 男,1935年10月生,1953—1957年在清华大学土木系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学习,1957—1959年在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研究班学习,毕业后在工程力学系任教,清华大学教授。长期从事固体力学、复合材料力学、实验力学教学和科研,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3),参编的《实验应力分析》(1981)、《振动量测与应变电测基础》先后获清华大学优秀教材二等奖,独编《复合材料力学》(1996),参编《应变电测与传感技术》(1991)、《应变电测与传感器》(1999)等和《复合材料力学》(2006),参加主编《实验力学》(2010)等专著和教材。曾获清华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复合材料力学课程),清华大学实验技术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多项。先后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胡更开 男,1964年10月生,1986年6月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1991年12月在法国巴黎中央工程师大学(ECP)获材料与力学工学博士。现任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宇航学院院长,主要从事复合材料设计和波传播调控方向的研究,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近80篇。曾作为访问教授先后在法国巴黎中央工程师大学(ECP)、法国国立工艺制造工程师大学(ENSAM)、香港科技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和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大学(Cachan)开展合作研究。2003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资助,2004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006年获第9届中国力学会青年科技奖,2009年享受国家政府津贴。现任第六届教育部科技委数理学部委员,《中国科学:物理、力学、天文卷》副主编,《固体力学学报》副主编,《力学进展》常务编委,《Acta Mechanica》、《Int.Appl.Mech.》、《科学通报》、《Acta Mectlanica Sinica》等学术期刊编委。
刘 男,1972年9月生,1996年7月获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工程力学专业学士学位和精密仪器系机械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01年1月获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固体力学工科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教授,航天航空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复合材料力学、多尺度和多物理场计算方法及断裂力学方向的研究,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近80篇。应邀撰写American Scientific Publishers出版的《纳米科技手册》(英文)书章1篇,国际SCI期刊综述文章1篇。参与合著学术专著《力电耦合物理力学计算方法》。曾获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三完成人)、德国洪堡基金会研究奖学金以及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现任国际SCI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sticity》和《Journal of Com-Dutational and Theoretical Nanoscience》的编委以及《力学学报》编委。
显示全部信息
数学分析学习与考研指导 内容简介 编写本书的目的是给大学生学习“数学分析”提供指导,特别是给准备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同学提供比较实用的复习资料,同时也给教师的教学和...
机床夹具设计(第二版) 本书特色肖继德、陈宁平主编的《机床夹具设计(第2版普通高等专科教育机电类规划教材)》主要内容包括:工件的装夹、专用夹具的设汁方法、钻床夹...
千家诗-国学经典启蒙读本 本书特色 《千家诗》是一本古代蒙学教材。一般来说,启蒙读本有三个特点:一是文字的浅白通俗,二是内容的轻松有趣,三是思想感情上的震撼人心...
超强大英语27000+单词 词组搭配 惯用表达一本全掌握-(主题分类+即查即用) 本书特色 《超强大英语27000+单词、词组搭配、惯用表达一本全掌握(主题分类...
青少年我爱读经典作品:镶嵌在记忆深处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乡村物事、乡村音乐、乡村人物、乡村风景、乡村记忆。主要内容包括:泥手炉;浆水豆腐;豆腐干儿;贼;堂祭等。...
微观大学:北京高校官方微信案例选编 本书特色 为更好地促进大学官方微信平台建设,也为透过官微这一微小视角来解读大学之大、探寻大学之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媒体工作...
施尔尼科夫,NizhnyNovgorod大学应用数学与控制论研究所教授,当代NizhnyNovgorod学派的带头人,世界著名的动力系统专家,20世纪
当乐山遇上珞珈山-老武大西迁往事 本书特色 堪比西南联大的西迁办学,首次全景再现民国五大名校之一武汉大学抗战西迁往事;乐山八年,是国难的八年,抗争与锤炼的八年,...
高等数学同步作业与训练 本书特色韩慧蓉、岳忠玉编写的《高等数学同步作业与训练》是与同济大学数学系编写的《高等数学》(第六版)(上、下册)相配套的同步习题教学辅导...
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口语听力阅读写作-精编四合一第二级 目录 **章口试过关应试指南大纳要求与命题规律口试技巧与应试对策口试要点与备考指南口试现场演示参考答案第二章...
新闻与大众传媒通论 本书特色 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媒介正在向我们走来,现今的媒介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编辑工具不再只是手中的笔,还增添了更多的利器。因此作...
宽容-(文思博要.英汉对照)(典藏版) 本书特色 《宽容》(英汉对照)(典藏版)房龙作品*引人注目的不是他对于历史事件的忠实记录或者细致入微的分析,而是他精致的...
震撼中学生的101篇科幻 本书特色 时间为我停止:时间!什么是时间,它到底是什么?人类不断地探索,但是谁也无法准确解释。我喜欢时间也讨厌时间,有时还戏弄时间,同...
6年级-笨狼学作文 本书特色 “笨狼学作文”系列是由一线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汤素兰、邓湘子主编,结合多位在作文研究一线的老师对作文的研究与理念,力求贴合于孩子的心性...
本书由美国微积分联合会组织编写,并得到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是美国著名的微积分教学改革计划——哈佛计划的产物,在美
博物馆观察:博物馆展示宣传与社会服务工作调查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是国家文物局课题“加强博物馆展示宣传与社会服务工作调研活动”课题组研究成果的汇集。内容包括:近万...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本书特色 《中国古代文学史1(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是罗宗强编写的,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
最新日语常用汉字中日对照 本书特色 姬成强、高明珠等编著的《*新日语常用汉字(中日对照)》是一本日语常用汉字手册,收有2010年11月日本政府公布的《改订常用汉...
《Linux内核设计的艺术(第2版)》内容简介:本书的第1版广获好评,版权被中国台湾和美国两家大型出版社引进,第2版根据读者的反馈
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学(王道俊) 目录 绪论复习思考题**章 教育的概念**节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第二节 教育的基本要素第三节 教育的历史发展复习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