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华北乡村庙宇与社会组织》由姚春敏编著。《清代华北乡村庙宇与社会组织》简介:无庙不成村,庙宇是清代华北乡村常见的公共建筑。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清代华北乡村庙宇的研究,多集中于庙宇建筑和与庙宇相关的民间信仰,成就斐然。然仅此尚未充分揭示乡村庙宇在乡村社会所处的重要位置,以及乡村庙宇与左右乡村社会运行之社会组织的关系。为深入探讨这些问题,本书选择山西泽州为标本,以散落于泽州各个村落、散见于方志文集等各种史料中的5000余通碑刻为基本历史素材,对山西泽州乡村庙宇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山西泽州乡村庙宇中的“社庙”(包括形成原因、认定标准、发展源流、主神选择、功能特色等)、山西泽州乡村依托“社庙”的乡村社会组织“社”(包括社界、构成、功能、活动方式、与官府及他社关系等)进行了系统考察。泽州乡村庙宇可分村外庙宇和村内庙宇。其中,村外庙宇又分远离村落的庙宇及两村乃至数村之间的村际庙宇;而村内庙宇是透视乡村社会的重要视角,也是本书考察研究的重点。村内庙宇中,社庙规模*大、祀神*全,是一定地域范围内乡民春祈秋报的中心,也是清代泽州乡村社会*重要的自治组织——“社”所依托的载体。“社”,*早的记载源于唐宋。金元之后,“社”从宗教组织开始向地方自治组织过渡。从碑刻可知,清嘉庆、道光之后,泽州95%的乡村,都以“社”作为地方自治组织形式。“社”利用官府的行政命令取得自身的合法性,官府也试图将“社”改造成为它在基层社会的代理人。与此同时,“社”成为乡村庙宇的实际掌控者。僧侣渐从庙宇掌管者变为“社”的雇工,清末几乎完全离开了乡村庙宇,这一趋势使得乡村庙宇的宗教性日益降低,依托乡村庙宇的“社”,实际控制着泽州基层社会的运行。此“社”与彼“社”的界限——社界,一般由河流、山脉、道路、树木、庙宇等区分。泽州碑刻特别是嘉庆、道光之后的碑刻,非常强调社界,这主要是因为泽州多山。富含煤、铁、森林资源,明确社界就是明确了“社”的资源范围。“社”,不是一些学者误认的临时组织,而是泽州乡村中具有持续数百年严格社首轮换制度的常设组织。社首基本上由社众选举产生,身份比较复杂,有相当部分属下层士绅。“社”,对村落实行全方位管理:处理民事纠纷、组织巡田、惩戒偷盗者、管理公产等日常事务,还主持祈雨、修庙等全村性信仰活动。“社”日常运行所需费用——社费,按“社”内人丁与地产多寡征收。“社”与“社”之间的交往,主要借迎神与祈雨。前者每年至少举办两次,后者不定时,三五年至十余年不等。迎神祈雨仪式本身即集中体现了“社”对聚落的管理,跨村际的仪式又同时能够反映出不同区域的“社”在社际交往中的权力斗争。清末民初后,随着新政的实施以及拆庙兴学运动的兴起,“社”失去了载体和生长的土壤,逐渐退出了泽州基层社会的舞台。清代泽州还有另外一种乡村社会组织“会”。“会”,依托社庙以外的其他庙宇,与“社”相比,“会”的组成基于自愿,不仅是一个村落的地缘组织,有时也是业缘和血缘组织。一些“会”作为“社”的分支,从属于“社”;一些“会”跨越村界甚至县界、府界,势力非常大,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
本书选择山西泽州为标本,以散落于泽州各个村落、散见于方志文集等各种史料中的5000余通碑刻为基本历史素材,对山西泽州乡村庙宇在时间空间中的分布、山西泽州乡村庙宇中的“社庙”(包括形成原因、认定标准、发展源流、主神选择、功能特色等)、山西泽州乡村依托“社庙”的乡村社会组织“社”(包括社界、构成、功能、活动方式、与官府及他社关系等)进行了系统考察。本研究将首次揭示清代村社组织内部的资金来源、流向及管理方式。伴随着“村社公产”的出现,清代中期产生了早期村社之间的界限,出现了村与村之间的空间争夺,标志着独立村社对自身认同的开始,这一论断对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的中国村落认同近代说理论提出质疑。三农问题从根本上讲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有其自身形成、发展和演变的过程。本研究旨在投入到对三农问题源头的探讨之中, 分析历史现状,帮助人们认识这个问题的复杂性与长期性,从而更进一步推动了中国乡村史研究发展。本研究所揭示的清代乡村如何实现自治,如何管理村社公共财产对于今天的乡村自治建设不无借鉴意义。
姚春敏,山西人运城人,1972年11月生。先后就读于山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获得历史学学士、硕士以及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清代社会史。现为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资治通鉴 本书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国学经典里蕴藏着中华文明的光芒与智慧,凝聚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与力量。1. 内容上,本丛书采用“原典+注...
《去杠杆:资产证券化的新供给路径》内容简介:本书基于新供给经济学理论等前沿性认识,是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在金融实践领域应用学术
五代时代小分裂-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33 本书特色 《柏杨版资治通鉴》获选一九八三年度台湾“*具影响力的书”。《资治通鉴》是一部浓缩了中国古代政治动作、权力游戏...
雷海宗杂论集 本书特色 “其声如雷,其学似海,史学之宗” 中西融汇、古今贯通的史学大师 中国历史研究绕不开的先行者 全新整理的文集带我们重回被忽视的“雷海宗时代...
新史学:第六辑:宗教文化史:History of religious culture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宗教文化”、“宗教哲学”、“评论”、“书目索引”四部分...
图说天下-话说中国历史系列 传说时代 夏 商 西周 本书特色 本书图文并茂,体裁多样,通过精心选取的一千余个历史故事,引人入胜地再现了中国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
1887-1926-蒋介石年谱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九州出版社出版★ 毛思诚为给蒋介石编修《年谱》,收集整理了一批蒋介石家书、日记、来往函电、公文等文献,...
异闻秘录-《看历史》创刊8年精选集 本书特色 《看历史》创刊8年来积累了大量优秀文章,这些文章在挖掘新史料的基础上往往会发表许多新观点,让读者获得新感受,受到新...
《扬帆沧海:杨槱传》内容简介:本书通过对杨槱院士学术人生发展历程的梳理,再现了他作为造船专家在国家社会的发展变迀、中国造船
幽灵帝国拜占庭-通往君士坦丁堡的传奇旅程 本书特色 刘禹锡有诗云,“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中国历代年号考 内容简介 本书初版於一九八一年,一九八五年第二次印本附有订补二十馀条。初版限於当时的条件,用简体字排印。此次修订,根据名从主人的原则,年号按史籍...
最有本事的皇帝-大结局[内圣外王]-治世读刘秀 本书特色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从一个底层农民成为天下雄主的传奇经历:起事后3年称帝,12年扫平天下,开创历史上有名的...
戊戌政变记 本书特色 梁启超撰著的《戊戌政变记》是一部很有特色的纪事本末体史书,作者将对传统纪事本末体史书的辩证认识,熔铸到《戊戌政变记》的撰著中。在编纂思想上...
以獨一無二的寬廣度和精彩度,呈現一場異端者的盛會。在近年出版的文化史作品中出類拔萃,是當代一個大歷史家的至高成就。本書集
中国考古小史-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史学) 本书特色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1933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分为四部分,包括前任对...
1937:万里猎影记 本书特色 由孙明经编著的《1937--万里猎影记(中国百年影像档案)》为中国电影高等教育先驱孙明经先生1937年北上拍摄华北各地景物以及生...
黄宗智1940年生。著名历史学家。普林斯顿大学学士,华盛顿大学博士。师从著名学者萧公权教授。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校区(UCLA)
《冲浪之歌》内容简介:本书通过一个个有血有肉的鲜活故事,生动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上海电视创业创新和产业化运作的冲
甘青藏边区考察记-[第二辑] 本书特色 《甘青藏边区考察记》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边疆研究热抽中的一部代表性力作。记录了作者自西宁南行玉树入藏的真实经历。作者详...
甲午-120年前的西方媒体观察 本书特色 今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对于这场战争的反思随着更多的史料挖掘而日益深刻和全面。在甲午战争史料挖掘中,本书的两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