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分析表明,宗教不是伦理学的基础,而是伦理学的体现和象征性表达。
总之,我们可以认为《圣经》赋予了我们绝对权力,允许我们用粗暴的态度对待儿童、智障者、离异者、不信教者、有不同性取向者、老妇人及动物和自然环境。最后,它让我们虐待自己,因为我们是受到原罪污染的堕落者,对自己的憎恨不可避免地引起对他人的憎恨。
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必须是那些我们可以合理地彼此要求的内容。
柏拉图认为,世上没有正义的政治秩序,只有生活在政治秩序中的正义公民(尽管内心和谐或正义需要有公正的政治秩序——这种相互作用形成了良性循环)。
对宗教权衡利弊,正如当代哲学家伯纳德·威廉姆斯的一句名言所述,是“多此一举”。
多元文化论似乎背离自由主义的精神。
阿纳托尔·法朗士曾讥讽神圣的法律平等,这种平等禁止所有的人(穷人及富人)借宿桥下、沿街乞讨及偷食面包。
运气有可能比品德对生活的影响更大。奇怪的是,人们却不愿意承认这一点。我们无休无止地承担责任,就如原罪论所述。我们仿佛更愿意承担罪名而不愿意遭受厄运。
我们不喜欢被人命令,我们只想享受生活,并且希望以一种善良之心去享受生活。打破这种平静的人让我们感到不快。
如果这些标准有资格评价我们最崇高的宗教习俗,那么它们从何而来?
有神论思想看起来比无神论思想更糟糕,因为有神论思想似乎扭曲了人们对行为准则的认识。如道德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所述,它使我们仅仅由于惧怕惩罚或出于其他动机而遵循道德律行事,我们却真切希望人们出于敬虔道德律而行事。这才是真正的美德所要求的。
一个真正承蒙天赐福祉的永恒存在仅仅因为它的伟大而不被渺小人类的行为所扰。他不会因为人吃贝类食物或采取不同的做爱方式而心起波澜。
2.相对主义
尼采曾试图“解构”仁慈情感,将其斥为软弱、奴性或有悖生命力,但这种解释是没有说服力也是令人不快的。这是海明威式的男子汉作风——将善良人的同情心视为懦弱。
悲剧不仅可以避免,而且也不应是常态的追求。
真正的幸福需要我们与客观现实保持一致,而不是靠激起内心的感受获得。
唯一就其本身而言是善的,是善良意愿。
作者指出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有相互联系的一面,认为任何对自由完整的定义都应包括免受侵扰和能够去做这两个方面。
道德或伦理环境是关于应该如何生活的意识氛围,它决定我们的思想——什么可以接受,什么不可接受,什么令人向往,什么令人鄙视。
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在很大程度上,或从根本上,就是别人对我们的看法。我们需要从他人眼里或世人眼里认识自己的价值。
人类是道德性的动物,但不是说人类天生就知书达理,也不是说人类总是在相互督促。而是说,我们会对事物进行归类和比较、评价,甚至赞美,主张权利或为其正名。
在西方社会,白人男子的优裕发达源出于非西方、非白人或女性等其他族群低下的社会经济地位。这正是我们的现状,我们却不希望有人揭示这个问题。
偏离正道的道德体系将从根本上促成血汗工厂、集中营或死亡之旅的出现。
1.上帝之死
《新约》里情况普遍好转,因为它着重强调爱、宽容及顺从。然而,其通篇却充斥着道义上站不住脚的“赎罪”和“救赎”,宣扬可以为了救赎罪恶之人而牺牲无辜者,从而实现正义(替罪羊的理论)。
其一,风俗习惯无处不在;其二,风俗习惯理应得到尊重,只有疯子才会拿它开玩笑。
关于道德的讨论不像是“我喜欢冰淇淋”或“我不喜欢”,在后一种情形下不同选择无关紧要。道德讨论就像“要做这个”、“不要做那个”,在此,区别是一种分歧,而且至关紧要。
道德仅仅是发动机上的汽笛,而不是推动发动机的蒸汽。
第二种混乱思想的结论是:不可能有真正让人在意的事,因为从进化论上找不到证据。
权利本身即具有欺骗性
生命权和为了维持生命必须占有他人时间、体力或精力的权利。
建筑师勒·柯布西耶曾经说过:上帝的存在体现在微小之处,人生的意义也是如此。
对于结果主义来说,一个可能被认为是错误的未尽责任的、不公正的或侵害他人权利的行为,只要它符合整体善,该行为就可能明显地被其结果所美化或证明为正当。
这些虚假权利宣言的最终的、明显的目的是什么呢?是赋予那些激情以尽可能多的力量,但是那些激情已经过于强大;是要冲破对这些激情的束缚,是要告诉那些自私的激情:到处都是你的猎物;是要告诉那些愤怒的激情:到处都是你的敌人。这就是这种著名宣言的道德性之所在。
善良意愿是有良好动机的行为,是基于法律或责任感的行为。
我只能以以下方式行动,即我在行动的同时可以期待自己所信奉的准则成为普遍法则。
它使我们仅仅由于惧怕惩罚或出于其他动机而遵循道德律行事,我们却真切希望人们出于敬虔道德律而行事。这才是真正的美德所要求的。
第一种观点反对如下看法:当我们以人权的名义,反对迫害不同性别、种族或信仰的人时,我们正在将狭隘的西方观念强加于人。
第二种观点认为,相对主义一旦走向极端便成为主观主义——不是指每种文化或社会都有自己的真理,而是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真理。
道德讨论就像“要做这个”、“不要做那个”,在此,区别是一种分歧,而且至关紧要。
第一个混乱思想是,解释我们是如何成为我们自己的,这是一回事;声称我们并非自己想象的那样,这又是另一回事。这两者非常容易混淆。
一个由无私、高尚、坚守原则的人组成的社会注定比没有这些特征、“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社会更好
第三种表现是以所谓“肮脏之手”的借口来逃避行为操守的严格要求。
“按人性原则行动,永远不要把你自己和其他任何人仅仅当做手段,而要同时当做目的”(人性公式)。
这本书的作者以一名成功的创业者,同时也是一个大学毕业不久的过来人身份,结合自己在求学、求职和创业过程中的经历,跟大学生深
风靡德国的亲子游戏书全面提升宝宝的运动、情感、语言认知能力!...................※编辑推荐※本书包含101个独特的游戏,这些
达蒙•扬 (Damon Young )澳大利亚哲学家、作家和评论员,墨尔本大学荣誉院士。著有《分心》《武术与哲学》《伏尔泰的葡萄藤和其他哲学》,目前与妻子、女儿...
博弈论的目的在于巧妙的策略,而不是解法。我们学习博弈论的目的,不是为了享受博弈分析的过程,而在于赢得更好的结局。博弈的思
《临床医学的诞生》是米歇尔·福柯的一部医学史研究专著,探讨现代意义上的医学,也就是临床医学的诞生的历史。作者以18、19世纪
《如何正确纪念你的猫》内容简介:感冒应该坐公交车吗?反抗极恶一定是正确的吗?看前女友的照片有错吗?性别歧视比厌恶所有人好吗
《谋生之道》探讨了我们每天都须忙碌、却并不一定都肯投入的工作方式。置身于疯狂地生产、制造、消费和浪费的世界中时,我们很少
《智慧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发与创新》内容简介:本书重点阐述如何搭建迈向智慧企业的工业互联网数字化架构,如何在这一架构上规划
本书是作者在86岁时患眼疾以致目盲不能视人、罔论读写的情况下,自己口述,夫人笔记,然后口诵耳听一字一句修改订定。终迄时已92
《SAT阅读(第2版)(美国高校入学考试指导丛书)》内容简介:SAT阅读介绍、SAT短阅读形式及做题原则、SAT长阅读形式及做题原则、S
《有限与无限的游戏》内容简介:在这本书中,詹姆斯·卡斯向我们展示了世界上两种类型的“游戏”:“有限的游戏”和“无限的游戏”
简介:所有的读者都会从这本书中受益。——齐格蒙·鲍曼前言我最早对消费文化发生兴趣是在七十年代后期。那时,法兰克福学派及其
20世纪的一些重要的社会科学问题构成了学者们在社会理论和历史交叉领域的研究工作、本论文集聚焦于九位杰出的学者的学术生涯与知
一部写给初学者的导读,了解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思想的理想入门指南。一流研究学者逐章节解读原著,专业译者,译文精准、流畅。大学问出品赵敦华、徐向东联合推荐,劳特利奇...
《牛津通识读本:休谟(中文版)》内容简介:大师以过人的技巧和气魄写大师。英国著名哲学家艾耶尔著,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
普通读者罕有知道,王阳明原是一个被翻案的奸佞。《明实录》里的王阳明不但奸邪,还很有几分色厉内荏的丑态,是一个墙头草一般的
《2页纸图解哲学》内容简介:《2页纸图解哲学:以极聪明的方式,让你三步读懂哲学》是一本关于哲学的科普图书,独创的“多维度看全
《码上转型》内容简介:本书从二维码的技术优势和商业应用角度探讨了“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如何应用二维码实现与用户的连接,通过
ThisbookbyWallaceWattlesisaMetaphysicalBombshell.WhenWattlesabruptlypassedaway,t...
《现代性的后果(修订版)》内容简介:社会学泰斗代表作品,改变人们理解现代社会的方式 安东尼·吉登斯是当代社会学界影响力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