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世纪之交,国学大家、《儒藏》编纂与研究首席科学家汤一介先生萦绕于心中的一个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在传统的儒释道精神中耙梳、整理出适用于人类当今时代的有益的思想资源,从而使我们在华夏文明的丰厚遗产的基础上重建国人的核心价值观念,为党和政府在新时期所倡导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寻求一哲学依据。本书汇聚汤老的三十余篇论文、书序、演讲及访谈录,集中反映了汤老于新世纪伊始对华夏文明统序的深切反思,字里行间洋溢着一位士子的家国情怀与拳拳之心。
汤老早年学术活动的重心是在研究佛道两家思想及宗教问题;自上世纪80年代在国际新儒学的影响下,汤老逐渐将目光转移到儒家方面来。尤其是儒学自先秦孔子和孟子创立之初即自觉地继承了以“五经”(“六经”)为代表的夏商周三代文明的传统,以积极的入世精神践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伦理哲学,发展了一整套中国所独有的天人合一、普遍和谐、内圣外王之道的哲学体系,这不仅是华夏文明得以繁衍、成长的强大的精神支柱,而且还可为解决当今人类社会所遇到的共同问题提供极有价值的思想资源。儒家思想在华夏文明统序中的无可争议的主导地位以及这种亟亟以天下为务的入世精神十分契合汤老贴近现实、关注人生的治学理念,因而,汤老以古稀之年毅然承当起《儒藏》的编纂工作,并以愈加炽烈的热情沉潜于素称“无用之学”的哲学。他知道,偌大一个华夏民族倘或失掉了自身哲学的根基,那无论对国家、民族还是对每一个中国人,都将是一个万劫不复的巨大灾难,而时下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信仰危机已经为国人敲响了警钟。汤老有关我国传统哲学的一个重要思考,就是紧紧抓住当前这个中西哲学文化相互交流、激荡的契机,反思、自省其哲学传统,走上反本开新之路:反本才能开新,反本是为了开新。
“轴心时代”一词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其《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首先提出的。雅斯贝尔斯认为,在公元前500年前后,古希腊、以色列、印度和中国几乎同时出现了伟大的思想家,他们都对人类关切的根本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中国有孔子、老子,印度有释迦牟尼,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形成了各自独立的文化传统。这些文明统序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已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精神财富:“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汤老认为,在当今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这一总趋势的推动下,上述四种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在确认自身文化内在精神的基础上充分汲取其他文化的营养,形成新的文明的飞跃,整个人类文明必将迎来一个新的轴心时代。这是一个世纪老人对我们民族历经五千年发展与演进的华夏文明的热诚的祈望与祝福。
本书荟萃了汤一介先生于新旧世纪之交对中华文明的哲学思考,提出反本开新这一哲学命题,为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提供一哲学依据。
一 精神/信仰
自 序
在世纪之交谈精神与信仰
论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
中国先秦解释经典的三种模式
五四运动与中西古今之争
关于文化问题的几点思考
会通中西古今之学,创反本开新之路
走出中西古今之争,会通中西之学
新轴心时代的中国儒家思想定位
“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
在中欧文化交流中创建中国现代哲学
中国现代哲学的三个“接着讲”
儒家伦理与中国现代企业家精神
在西方哲学冲击下的中国现代哲学
寻求文化中的普遍价值
启蒙在中国的艰难历程
儒学与马克思主义
儒学与建构性后现代主义
论儒、释、道三教归一问题
附录:关于儒家思想第三期发展可能性的探讨
二 书序
《二十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总序
《文明对话》序
《画说经典》序
《第二次启蒙》序
《中国儒学史》总序
《马一浮全集》序
三 对话/访谈
不断提出问题 推动思想进步
访北京大学汤一介教授
中华民族需“反本开新”
汤一介教授访谈录
世事茫茫成烟云,六经责我开生面
在传统与现代化间踏出哲学道路
汤一介先生谈治学门径
否定普世价值无法建设现代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发展儒学与马克思主义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访著名学者、《儒藏》编纂与研究首席专家
汤一介
自由是一种创造力
思骋寰宇界,岁砺金玉心
用宽容、明智、理性的学术视角研究宗教
访北大著名教授汤一介先生
自我学术研究的回顾与瞻望
汤一介先生访谈录
汤一介先生(1927-),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儒藏》编撰中心主任、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一生精研中国传统文化,著作有《魏晋玄学论稿》、《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郭象与魏晋玄学》、《早期道教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儒道释与内在超越问题》、《儒教、佛教、道教、基督教与中国文化》(英文版)等。汤先生出身国学世家,早年究心释道研究,晚年致力于儒学第三期的发展,提出和而不同、普遍和谐、内在超越、新轴心时代等问题,推动文化界对传统哲学的大讨论;尤其于新世纪伊始联合中、日、韩、越400多人纂辑卷帙浩繁的《儒藏》,厥功至伟。
本书是我国学者欧阳康邀请英美哲学界一流哲学家专为中国读者撰写的学术自述。本书作者阵容豪华,有以赛亚·柏林、唐纳德·戴维森
传世·经典国学集了凡四训 本书特色 锁线精装,国风大美始于此。文白对照,零门槛深入国学。精准翻译,体会袁了凡内心所思所感。全本收入,阅读时再无缺漏之憾。收录名画...
该书为《二十世纪学术要籍重刊》中的一种。作者简介 张舜徽先生(1911-1992),湖南沅江人,着名历史学家、历史文献学家。生前曾任
黄侃曾对弟子陆宗达说:“记日记是很好的方法,既可留下心得,又能锻炼手笔。”黄侃作为一位经学大师、现代语言学大师,他的日记
哲学的精神 内容简介 哲学能使人对于宇宙人生,有理智底了解,亦能使人,对于宇宙人生,有情感上底满足。中国哲学,无论哪一家思想,都是或直接或接地讲政治,说道德。在...
《爱心中爆发的智慧》作者从藏传佛教中观派理论出发,对藏传大乘佛教作了系统的概括、梳理,并对《金刚经》、《般若心经》这两部
我的禅-文化名家话佛缘 本书特色 什么是禅?禅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禅是刹那永恒,一念三千。禅在云水,禅在形色,禅在本心,禅在文字。与禅结缘,用生命体验禅意的曲...
向印光大师学修行 本书特色 弘一法师云:大德如印光法师者,三百年来一人而已!梁启超云:印光大师,文学三昧,真今日群盲之眼也!岁末巨献,民国四大高僧学佛修身系列全...
我们合理的信仰 本书特色 著于100多年前的《我们合理的信仰》,用简洁、浅显、晓畅的语言讲述了简单而深刻的道理,对改革宗神学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内容涵盖上帝论...
经典国学集道德经 本书特色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
简明圣训学 本书特色 本书是圣训学的研究文献。圣训学家的研究不是旨在对圣训进行真伪的考证,而是对它进行是否具备接受条件的考证,以及就两段同等的圣训在表面抵触的情...
楞严大义今释 本书特色 历史文化,是我们*好的宝镜,观今鉴古,可以使我们在艰苦的岁月中,增加坚毅的信心。试追溯我们的历史,就可以发现每次大变乱中,都吸收了外来的...
画说道德经 本书特色 《画说道德经》作者张乐群细心研读道德经五千文,用国画的形式精心绘制成80多幅图画,配以原文和相应的解释文字,图文并茂。简洁生动的语言,配以...
涂又光文存 内容简介 涂又光,1927年生。著名哲学家、教育家。194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师从冯友兰教授。他在先秦儒学、楚国哲学史以及中国教育哲学研究上颇...
康德的上帝观 目录 导言 康德宗教哲学研究现状及本书主题一、国内研究概况及分析二、国外研究状况一瞥三、本书的主题**章 思想背景一、新教信仰二、近代启蒙运动三、...
天行健·《易经》新考 内容简介 何新涉研领域宽广、学境立意高远、观点坦豁新锐、见解独到达观。“何新国学经典新考丛书”精录了他的14部国学著作。本书为丛书之一。本...
美学原理 本书特色 本书共分五编,其内容包括:审美活动与美;审美客体;审美主体等等,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美学原理。 本书内容全面,条理清晰,结构合理,讲解循序渐进,...
理想国 本书特色 《理想国》又译作《国家篇》、《共和国》等,与柏拉图大多数著作一样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用对话体写成,共分10卷,其篇幅之长仅次于《法律篇》,一般认为...
论语名家注读辩误 本书特色 赵又春所著的《论语名家注读辩误》从共有500余章的《论语》中选出80章来。对当今四位极具影响力的注家——杨伯峻、李泽厚、傅佩荣、李零...
《养性延命录》,梁陶弘景撰,二卷。上卷叙教诫、食诫、杂诫、祈禳等项,下卷述服气疗病、导引按摩、房中术及养性延命的理论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