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世纪之交,国学大家、《儒藏》编纂与研究首席科学家汤一介先生萦绕于心中的一个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在传统的儒释道精神中耙梳、整理出适用于人类当今时代的有益的思想资源,从而使我们在华夏文明的丰厚遗产的基础上重建国人的核心价值观念,为党和政府在新时期所倡导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寻求一哲学依据。本书汇聚汤老的三十余篇论文、书序、演讲及访谈录,集中反映了汤老于新世纪伊始对华夏文明统序的深切反思,字里行间洋溢着一位士子的家国情怀与拳拳之心。
汤老早年学术活动的重心是在研究佛道两家思想及宗教问题;自上世纪80年代在国际新儒学的影响下,汤老逐渐将目光转移到儒家方面来。尤其是儒学自先秦孔子和孟子创立之初即自觉地继承了以“五经”(“六经”)为代表的夏商周三代文明的传统,以积极的入世精神践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伦理哲学,发展了一整套中国所独有的天人合一、普遍和谐、内圣外王之道的哲学体系,这不仅是华夏文明得以繁衍、成长的强大的精神支柱,而且还可为解决当今人类社会所遇到的共同问题提供极有价值的思想资源。儒家思想在华夏文明统序中的无可争议的主导地位以及这种亟亟以天下为务的入世精神十分契合汤老贴近现实、关注人生的治学理念,因而,汤老以古稀之年毅然承当起《儒藏》的编纂工作,并以愈加炽烈的热情沉潜于素称“无用之学”的哲学。他知道,偌大一个华夏民族倘或失掉了自身哲学的根基,那无论对国家、民族还是对每一个中国人,都将是一个万劫不复的巨大灾难,而时下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信仰危机已经为国人敲响了警钟。汤老有关我国传统哲学的一个重要思考,就是紧紧抓住当前这个中西哲学文化相互交流、激荡的契机,反思、自省其哲学传统,走上反本开新之路:反本才能开新,反本是为了开新。
“轴心时代”一词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其《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首先提出的。雅斯贝尔斯认为,在公元前500年前后,古希腊、以色列、印度和中国几乎同时出现了伟大的思想家,他们都对人类关切的根本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中国有孔子、老子,印度有释迦牟尼,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形成了各自独立的文化传统。这些文明统序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已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精神财富:“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汤老认为,在当今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这一总趋势的推动下,上述四种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在确认自身文化内在精神的基础上充分汲取其他文化的营养,形成新的文明的飞跃,整个人类文明必将迎来一个新的轴心时代。这是一个世纪老人对我们民族历经五千年发展与演进的华夏文明的热诚的祈望与祝福。
本书荟萃了汤一介先生于新旧世纪之交对中华文明的哲学思考,提出反本开新这一哲学命题,为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提供一哲学依据。
一 精神/信仰
自 序
在世纪之交谈精神与信仰
论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
中国先秦解释经典的三种模式
五四运动与中西古今之争
关于文化问题的几点思考
会通中西古今之学,创反本开新之路
走出中西古今之争,会通中西之学
新轴心时代的中国儒家思想定位
“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
在中欧文化交流中创建中国现代哲学
中国现代哲学的三个“接着讲”
儒家伦理与中国现代企业家精神
在西方哲学冲击下的中国现代哲学
寻求文化中的普遍价值
启蒙在中国的艰难历程
儒学与马克思主义
儒学与建构性后现代主义
论儒、释、道三教归一问题
附录:关于儒家思想第三期发展可能性的探讨
二 书序
《二十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总序
《文明对话》序
《画说经典》序
《第二次启蒙》序
《中国儒学史》总序
《马一浮全集》序
三 对话/访谈
不断提出问题 推动思想进步
访北京大学汤一介教授
中华民族需“反本开新”
汤一介教授访谈录
世事茫茫成烟云,六经责我开生面
在传统与现代化间踏出哲学道路
汤一介先生谈治学门径
否定普世价值无法建设现代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发展儒学与马克思主义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访著名学者、《儒藏》编纂与研究首席专家
汤一介
自由是一种创造力
思骋寰宇界,岁砺金玉心
用宽容、明智、理性的学术视角研究宗教
访北大著名教授汤一介先生
自我学术研究的回顾与瞻望
汤一介先生访谈录
汤一介先生(1927-),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儒藏》编撰中心主任、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一生精研中国传统文化,著作有《魏晋玄学论稿》、《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郭象与魏晋玄学》、《早期道教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儒道释与内在超越问题》、《儒教、佛教、道教、基督教与中国文化》(英文版)等。汤先生出身国学世家,早年究心释道研究,晚年致力于儒学第三期的发展,提出和而不同、普遍和谐、内在超越、新轴心时代等问题,推动文化界对传统哲学的大讨论;尤其于新世纪伊始联合中、日、韩、越400多人纂辑卷帙浩繁的《儒藏》,厥功至伟。
《古希腊罗马哲学讲演》思路清晰,比一般哲学史著作更易把握其内在线索,能获得更清晰的哲学历史发展的概念。一条显明的逻辑思路
什么是政治哲学 本书特色 《什么是政治哲学》是施特劳斯学述的标志性著作,尽管看起来是一部松散的论文集而非专著,其中有的篇章是书评,*后还附有十六则书介性的简短书...
学诚法师文集-(全八册) 本书特色 《学诚法师文集》为中国佛教协会新任会长学诚法师的佛法文集套装,共计8本,《学诚法师文集系列01:信仰与对话》《学诚法师文集系...
德国哲学是西方哲学的精华,也是许多伟大哲学家的基本理论的真正思想源泉。德国哲学史,不论对哲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对西方整
中国的道教 内容简介 《中国读本》系列涉及历史文化的各个方面,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本书是该系列中的一本,介绍了中国的道教史,书中包括了:东汉时期道教的创立...
《老子》一日一语-道法自然 内容简介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不争、不贪、知足、慈俭、去甚、去奢、去泰,追求内心的恬淡和宁静,追求思想的...
形而上学-最新全译本 本书特色《形而上学》是亚里士多德*重要的著作,他在《形而上学》中认为自然界有一种“原因”关系的存在。这种“原因”观念不同于近代以来的“因果...
佛教道德经典 内容简介 本书由有关佛教道德的四部经典组成:《善生经》、《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十善业道经》、《佛说业报差别经》。佛教道德经典 目录 代序善生经...
批评的希腊哲学史 内容简介 被西方和东方的列强强行拖进现代化以来,文明中国的变化真可谓“天翻地覆慨而慷”——山河如此,学术亦然。然而,新的中国收拾河山、重整乾坤...
大学译注-Vo1.75 内容简介 《大学译注》中讲述了《大学》为《礼记》中的一篇,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书中提出了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领,还提出了格物、致知、诚...
横向思维(上下) 本书特色 创造性思维管理工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运用横向思维可以轻松地产生新想法,摆脱固有的思维模式和思维惯性。本书打破了创新思维的神秘...
华夏文库.经典解读系列:人生的真经---《西游记》哲学 本书特色 作为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问世以来,在每一种艺术形式和手法上基本都得到了全面深入的表现...
中国思想地图-老子 本书特色 像李零修理“论语”一样看熊逸如何修理!从政治主张到生活哲学,直面《老了》的一切可疑之处。中国思想地图-老子 内容简介 “对待传统经...
传习录校释 本书特色 《传习录》集中反映了王阳明的心性之学,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直到今天,王阳明的思想在当代新儒家中仍有其深刻的影响。《传习录》是...
孔子评传 内容简介 本书是齐鲁书社1985年出版的《孔子评传》的修订本。作者根据近年研究所得,在齐鲁版的基础上,除增写了《经济思想》一章外,对其他各章也分别作了...
王船山礼学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逐字逐句研究王船山的《礼记章句》,钩沉其深层义涵,发明其内在结构机理。他着眼于本体论、人性论、人生论、道德论、伦理学、政治...
中国文化太极老子与孔子 内容简介 本书发现并重塑了作为中国文化太极的老子和孔子,著者本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哲诗交融、雅俗共赏的痴心,殚精竭虑十数年而推...
三月的哲思 本书特色 爱、爆裂与生命的归向,是人类恒久的话题。这部生活日记般的生命手记,高扬着爱的主旋律,阐释了哲人对爱的理解,反思了“文明人的爱情病”,用文字...
墨子-国学经典-珍藏版 内容简介 墨子(约前468-约前376),鲁国人,名翟。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出身徽贱.生活俭朴。青年时期。曾。学儒者之业.受孔...
现象学在中国:胡塞尔《逻辑研究》发表一百周年国际会议特辑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 内容简介 现象学的哲学与方法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以“面对实事”的思维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