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的生活》是一部散文随笔集,作者刘汀用一个个细小而特别的故事,串起人生中无可逃避的情境和遭遇,照出自我的底色,看见别人的生活。没有大道理,也不想教给读者什么,他只是处在卑微和真实的位置上,写下自己所见所闻的平凡人生,剖析那些不断成长和丰富的灵魂。
这些文字,温暖、朴素,可又涵义隽永,在这本《别人的生活》中,人人可看见不同面向的自己,更能见到生活中所遭遇的一个个熟悉的陌生人。这里有别人的生活,这里的生活也有你,有我。
★穿透整个70、80后人生的诚意之作!著名作家阎连科、梁鸿诚意推荐!
★许多篇章在微博、豆瓣网、一五一十部落感动万人,强烈的共鸣催人泪下!
★喧嚣世界里,我们依然寻求内心的安定与通向未来的力量。
这是一本动人的散文集,它写到了我们每一个人生活中*细微而撩动心灵的故事。这些故事让人痛,让人伤,让人温暖,也让人感怀生命中的每一处无可奈何。《普通人的病与痛》中写出了我们面对病痛的无力、脆弱以及疾病与医疗后面掩藏的不公;《身边的少年》是我们在遥远异乡的流浪;《别人的生活》让我们重拾旧日,看见生活里的别人和自己;而《我们选择的路》让自己去发现路在何方……
“别人的生活。”这几个字在脑袋里盘旋得实在太久了。
*初,我想它适合做一首诗的题目,可不管如何翻来覆去,也写不出这首诗来。又觉得写成那种无法归类的闲散文章,或许更好,可这文章也是越拖越艰难。直到有一天我想到,也许,它在我心里的漫长和重要,不只是一首诗、一篇散文,同时也是一篇小说。
但我只能先写这篇文章了,并且为了督促自己真的开始写,早早在微博上爆出这个题目,好多朋友都说:写吧,要等着看看。可见,不只是我,许多人对“别人的生活”都是极感兴趣的,又或者,他们把我和我的文章,当作了另一种“别人的生活”来期待。所谓别人的生活,也就是我们自己的生活,这必是老生常谈的道理,但实在是少有人真正注意这一点。我们经常弄混那作为个体的“别人”和作为整体的“别人”,以至于也就经常忽略了别人。当全世界都充满你的时候,你,是不存在的。
于我而言,发现别人和别人生活的漫漫路途,也正是自我意识真正形成的过程,这路途有前半程和后半程。前半程大致是拼命地要把自己从千万个别人那儿拉出来、区别开,而后半程,则是千方百计把自己融入到人群中去,如一滴水落进无尽的水里。因此,在这个时刻——我写这本书的时刻,也正是两个阶段的交接点,我如同独自驾着一艘小船的人,要渡过急流到达彼岸。我回到那儿,成为别人里的自己,和自己中的别人。
1年纪轻时,并没有一个清晰的“别人”的概念,倒是首先有了“别人家”的概念,或者说,那时候别人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家人。大概是八年前,在导师牙老的课上,他说:人们都是看着邻居过自己的日子的。我如同醍醐灌顶,这句话像手术刀一样帮我划开了迷雾,显现出一个被遮蔽已久的微观世界。
谁人不是呢?邻居家有了电视,咱们家也得有;邻居家又有了冰箱,这个,咱们家还是得有;邻居家的烟筒冒烟了,咱们家也该生火了;邻居家的灯亮了,咱们的手就伸向了灯绳……别人的生活,也就是别人家的生活。我也就才明白,从懂事起自己的所有好奇,都是对别人的生活的好奇。
小时候,大概是因为家里境况一般,又受着本能的欲望的驱使,我脑海中盘旋*多的一件事就是:别人家都吃什么饭呢?尽管我知道村里绝大部分人家的伙食都大同小异,可是具体到某一顿饭上,我还是好奇得不得了。简简单单的一餐饭,就是另一个家庭全部生活的征兆。在农民那儿,每一顿饭虽然不像城里那样讲究,简单而随意,但其实却有着内在的逻辑和规律。
什么样的日子,人们会吃肉、吃饺子,有大事好事时,桌上才会摆了酒。小小的餐桌,粗瓷碗和竹筷子,盛载了一家人的悲喜。
我不断地猜测,别人在吃什么呢?是面食吗?是米饭吗?炒菜了吗?是不是有肉?就算也是米饭,和我们家的米饭一样吗?如果恰好在某个饭点,走进别人家的门,我就会偷瞄人家的饭桌,想知道确切的答案。人们会客气地问,吃饭了吗?要不要一起吃?坦白吧,我真想一起吃。因为除了对他们吃什么感到好奇,心里还残存着另一个偏见——别人家的东西,似乎是比自己家的要好吃些,至少它是不同的。虽然我也吃过,并没有发现绝对的不同,可下一次遇到,我还是会忍不住要猜测、尝试。我所好奇的,既是食物本身,更是食物背后的故事。
……
刘汀,微博@刘村长 豆瓣@刘十三,青年作家,编辑,发表小说、散文、文化评论等若干,出版有长篇小说《布克村信札》《浮的年华》,曾获99“新小说家大赛”新锐奖、“中国文学现场”项目月度推荐作品、第十九届柔刚诗歌奖新人奖提名奖、第39界香港青年文学奖小说组亚军、2012年度《中国图书评论》最佳书评奖。2014年出版随笔集《别人的生活》,散文集《老家:微光与深痛》等。
二十一个故事 本书特色 《二十一个故事》是格雷厄姆·格林的短篇创作集大成之作,收录其写成于一九二九至一九五四年间的二十一部短篇小说。《地下室》中的小男孩因目击一...
《水煮重庆(增订版·下册)》内容简介:该书为有关重庆历史文化的通俗读物,内容涉及重庆本土的美食、历史文化、逸闻旧事等等。全
不奴隶毋宁死(谈红说事)-王蒙文集 本书特色 在王蒙看来,《红楼梦》首先是一本人生的大书 ,值得我们用一生经验细细品读。这个比我们多了一 点细心的读者王蒙,这个...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标准教程(全彩微课版)》内容简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标准教程——全彩微课版》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详细介绍计算
季羡林卷-季羡林随笔精选-中外名家随笔精华 本书特色 著名学者、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素以学术造诣深厚而著称,且有大量散文随笔问世。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先...
芳草天涯·红蚕织恨记 本书特色 中国文史出版社策划出版了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系统整理民国小说家的著作。顾明道著的《芳草天涯红蚕织恨记/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为...
兰晓龙, 1997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后进入北京军区战友话剧团成为职业编剧。代表作有《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生死线》《好家伙》。曾获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
《依法战疫》内容简介: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国总动员齐心协力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
世说人语 内容简介 《世说人语》精选了郑逸梅写人物、谈掌故、品艺事、话图书的文章上百余篇,撷英采华,编成这部《郑逸梅美文类编》。共分人物编、书话编、掌故编、艺事...
宋词三百首笺注 内容简介 中国古典诗词的名篇佳作浩如烟海,由此而派生出的各种选本也多如繁星,读什么?怎么读?时代与读者呼唤经典的选本,而能够证明其经典性的又只有...
更野草 本书特色 你看见过被压在瓦砾和石块下面的小草是如何生成的吗?它向往阳光,生命开始的一瞬间就带着斗志而来。《更野草》——当代中国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散文集。天...
浮生六记 本书特色 《浮生六记》是一部水平极高影响颇大的自传体随笔,在清代笔记体文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舍、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而...
中国西部散文精选-全四卷 本书特色 ★ 从中国西部这一地理出发,以散文为凝聚依托,但每位作者都呈现了精彩和不同★ 这些可以视作是西部的大美和“灵魂之签”的文字。...
名家名著·郑克鲁文集·译作卷欧仁妮.葛朗台 本书特色 名家名著名译,著名法国文学专家、翻译家郑克鲁翻译,现代法国小说之父巴尔扎克代表作,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白云一片 动乡心 本书特色 《白云一片动乡心》是“乡愁文丛”之一,散文集。作者王充闾是与余秋雨、梁衡等大家齐名的当代著名散文家,其作品被海内外各界大众读者所欢迎...
在每一个时代,都有一种统治的权威性学说或工艺制度,但大家必须无条件地承认,唯有违反或超过这种权威的探索和研究,才能保证继续进步。所以权威是不可以没有,权威主义则...
《中国工业文化发展报告(2022)》内容简介:本书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编著的国内首部工业文化蓝皮书。报告共计33万
百花散文书系-现代部分沈从文散文选集 本书特色 一、本套《现代散文丛书》是《百花散文书系》的一个组成部分。选收一九一七至一九四九年期间散文家的名篇佳作,按人专集...
台湾老兵 本书特色 倾听台湾老兵与祖国大陆隔海相望而不能相聚,与亲人生离死别将近半个世纪的感人故事。再现台湾老兵在台湾40年艰难的谋生经历和他们为了与祖国、家人...
中国先锋作家。曾留学日本,现任教于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主要作品有小说《我们的苟且》《抓痒》《冒犯书》《大势》《移民》,随笔集《真日本》等...